压岁钱,一个烫手的山芋...
年前,跟一群哥们吃饭叙旧。
有个哥们表示:“今年疫情严重,终于可以不回老家了,各种人情债,末了,还要为孩子的压岁钱发愁。”
压岁钱,一个烫手山芋……
因为真的很难搞。
压岁钱压的不是岁,而是人情世故,本质其实小孩无关。
但是孩子不懂啊……
更不愿意懂。
在他们看来,钱是长辈给他们花的,就应该任他们随意挥霍。
现在很多地区攀比心理重,一个年过下去,压岁钱往往要发出去几万,收回来也往往是几万。
抵普通人小半年的收入了。
作为家长,把这个钱全部给孩子霍霍,显然是心疼的。
前不久有人在王者荣耀吧爆料,15岁小孩,一口气往游戏里充了几千元,真是气不打一出来……

但是也不能直接没收对不?
现在的小孩不比以前,都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敏感的很啊……
处理不当,父母与子女的互信没了,产生了隔阂就得不偿失。
在心里留下点“爸爸妈妈不爱我了”的阴影,更是得不偿失……
1.0
网叔调研了一下身边有孩子的朋友,
他们的压岁钱一般有这么几种处理方案:
(1)直接充公
行事风格粗暴一点的家长,会直接把压岁钱大头充公,小头则留给孩子自己花。
很显然,这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上面我们说了,这里就不罗嗦了。

(2)以孩子的名义存入银行
稍微聪明一点的家长,会半哄半骗,让孩子把钱存入一个银行账户。
一般会开一个孩子的专户,
让孩子每年都把压岁钱存进去,
然后画一个大饼:
以后上大学用,以后娶媳妇或者做嫁妆用,以后买房子用……

本意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国内大多数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可能都跑不赢通货膨胀。
很可能就是现在存进去10万,20年后拿出来,可能只剩下6、7万的购买力……
(3)替孩子做投资理财
一些喜欢投资的家长,则会把孩子的压岁钱拿来投资理财。
比较典型的就是去投资股票、买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
比如雪球有一位投资者,用10年,把孩子的压岁钱账户从10万滚到了100万,给女儿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但大部分的父母,大概率是亏的……

这显然非常考验父母的水平...
2.0
网叔倾向于用来投资理财。
用压岁钱做投资理财不是目的,也生不了多钱。
但是如果利用了这个契机,给孩子做做财商启蒙,让孩子知道了下面这几点,我想价值更大。
(1)如果想要变得有钱,首先要学会延迟满足,努力工作去攒钱。
(2)如果不想让攒的钱贬值,就要学会让钱生钱,投资理财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3)投资理财也是有风险,如果操作不当,钱就会“不翼而飞”。
(4)钱是人的胆,有钱也会让人活得更有尊严。但不应该为钱而活,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将教育和实践割裂。
比如,一边粗暴地收走孩子手上的压岁钱,一边又被忽悠去带孩子上各种财商教育课。
其实最好的财商教育,就是跟孩子一起规划这笔钱投资理财细节,未来的使用分配。
3.0
拿压岁钱给孩子培养财商,最好能找一套趁手的工具。
要不用Excel管理也挺繁琐的。
年前,网叔在网上找了许多相关的产品和工具,最后锁定到了“广发基金的亲子账户”这个产品。
它基本把网叔想要实现的都设计了出来。
说是账户,其实是一个从孩子的成长出发,兼顾理财和财商教育的解决方案,实用性是比较强的。
网叔自己开通了一个账户试用了一下。发现有几个优势:
(1)账户独立,专款专用
这一点我们在之前也说了,亲子理财账户是一个专门为孩子设计的账户,账户里的资产仅限于对孩子的投资。
账户是可以用孩子的名字命名的,孩子看到一下子就有小主人意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这是财商培养的第一步。

(2)资金分类,紧贴需求
亲子账户根据孩子最常见的三种用钱途径把账户分成了存钱罐、教育金、心愿盒这三笔钱。
每一笔钱都有相对应的投资方案,以便满足孩子不同的用钱需求。
网叔个人觉得存钱罐和心愿盒是比较适合用来培养财商的,教育金更多是父母来为孩子准备的,数额可能比较大。比如网叔就给孩子定制了个“家庭旅行”心愿计划。

(3)理财规划,科学配置
当然,这个亲子理财账户本质的是个投资账户,根据资金用途的不同,亲子理财的不同场景会有不同的资产配置方案:
如果是闲钱理财,就投“存钱罐”,底层资产是货币基金;
如果是长期投资的教育金,底层资产比较丰富,可以选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权益类基金等。
如果还有其它投资计划,可以用“心愿盒”定制方案,输入投资时间、目标金额,就会生成各种解决方案。
工具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投资底层,不过基金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来选择。

此外,这个亲子账户还支持“家庭共同投资孩子的理财计划”的功能,并且提供免费的财商教育服务如儿童财商启蒙课、家长亲子财商课等。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