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援助坦克是乌军快顶不住了,还是要打垮俄军?这问题非常关键

2023-02-03 12:04 作者:瞩望云霄  | 我要投稿

最近,在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国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300多辆主战坦克之后,又传出美国准备援助F-16战斗机的消息。在中国网络上,对北约国家的军援突破“红线”的原因产生了严重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西方之所以紧急同意援乌坦克,最重要的原因是乌克兰军队已经顶不住了;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方开始援助乌克兰坦克,主要是想促成乌军发起更大规模的反攻,通过击败俄罗斯军队来结束战争。


那么,我们如何理性看待这两种观点呢?

首先,西方援助坦克是乌军已经顶不住的理由目前并不充分。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可能有这么几种:

一、乌军最近在巴赫穆特、索列达尔一线战况比较被动,或者说在瓦格纳雇佣兵的打击下损失惨重。网上一些自媒体经常传出关于乌军多个建制在巴赫穆特被打残的消息,让人对乌军战斗力产生了怀疑。

二、网传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披露的数据,乌军已经死亡15.7万人,而俄军仅死亡1.85万人,俄乌死亡比率是惊人的1:7。

三、乌克兰7轮征兵之后,出现老年士兵参战的画面,乌军因为人力问题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

四、乌军自赫尔松市作战结束之后,并未取得明显的作战成果。


但是,如果我们从俄乌冲突全局来看乌军的表现,可能又能得出另外一个结果。第一、对乌克兰军队而言,在巴赫穆特长期采取防守,相比进攻作战伤亡交换比更小。而且就算巴赫穆特失守损失也不大,因为后面还有大片的坚固防御阵地。在俄乌两军打消耗战的情况下,每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都需要畜力,可能准备3-4个月才能打出一波攻势。

俄军在巴赫穆特攻攻数个月,本身就是对自身攻击力量的消耗,并不见得非常有利。而乌军在巴赫穆特防守时,正在畜力准备下一波攻势,现在还不能说乌克兰吃了大亏。

第二、乌克兰军队在克里米纳方向仍然保持攻势,而且在这个方向的作战行动比巴赫穆特更有价值。


第三、对于俄乌冲突任何伤亡数据的推测,其实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从俄乌两军交战的方式来看,俄军目前火炮优势并不特别明显,坦克装甲车的使用比例低,往往是班排级别的步兵进攻,这种作战样式就决定了双方死亡交换比可能是1:1左右。或者说,俄乌双方在作战样式上都没有优势,战场平衡并没有被打破

第四、瓦格纳雇佣兵虽然打得不错,但是要注意这不是俄罗斯正规军,以挣钱为目的的雇佣兵不太可能打赢乌克兰这样的一个军事大国。而俄罗斯正规军当前正进行改革,包括推动扩编到150万,推动旅改师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从一个侧面证明俄正规军仍未获得俄乌战场的主动权。

第五、从俄乌两军战线的变化来看仍然胶着,看不出俄军获得全面优势。


所以,基于我们对俄乌两军伤亡数据不了解,再基于双方作战样式和战线的变化,只能说俄乌双方作战能力仍处于平衡状态,还不能说乌克兰军队就顶不住了。

那么,西方扩大军援的原因更可能是第二种:西方认为现有军事援助力度无法帮助乌克兰赢得并结束战争。西方的战略目标已经从帮助乌军防御俄军进攻,改为帮助乌军击败俄军,那么对乌军援的“红线”除了核武器就不存在了。

北约可能会限制乌军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但是会帮助乌军建立能反攻1991年领土边界的能力,包括克里米亚。

只要西方军援的战略目标变了,只要乌军哪怕有一点点被动,以美英为首的北约国家就会失去耐性。


另外,西方观察几个月后认为普京不敢使用核武器,俄罗斯针对西方的警告正在被看成是纸老虎。所以,那些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犹豫的国家,正在被英美放在火为烧,德国被迫同意援助豹2坦克就是这种情况。

最后,在不提供攻击型武器红线突破后,突破其他红线也是迟早之事。西方军援不断升级,也吊高了基辅胃口,下一步目标指向美制攻击型无人机、F-16战机及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西方军援乌克兰的“红线”不再是攻击性武器,而是如何使用攻击性武器,击败俄军结束战争才是目标。

梅德韦杰夫已经警告,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西方国家的脑子该清醒清醒了。

西方援助坦克是乌军快顶不住了,还是要打垮俄军?这问题非常关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