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丰年-三色矛头蝮
2020年7月14日,哥斯达黎加一个小村庄的一天傍晚,12岁的陈丰年刚上完课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因为作业比较少,于是他决定跟着他的同学去他家里的后院里踢足球。他同学家的后院刚好是个很好的运动场地,每次陈丰年想来的时候都会去他那里跟他一起玩。
由于后院旁靠着一片长满茂密草丛的一块草地,附近几公里处就是丛林,因此在这一带丛林里的居民们时常会来拜访这里,不过这一家似乎不是很欢迎这些丛林居民的到来,一般有看到都会将其驱赶。随这人类不断对森林的开发,居住在森林里的动物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不得不进入人类居住地与人类共享栖息地,有时遇到不友好的人类甚至会遭到虐杀和驱赶。然而正是这样,人类也正在一步步向着危险靠近,其中一种中美洲最致命的毒蛇也在人类居住地之中,它就是-三色矛头蝮,也叫粗鳞矛头蝮。

三色矛头蝮是矛头蝮属体型最大的成员,平均长度在1.2-1.8米之间,最大可以长到2.5米,同时也是体型最大的蝰科和蝮亚科蛇类之一,于1884年被阿斯皮尔描述。分布范围为墨西哥东部的大西洋海湾,北至塔毛利帕斯州,南至南美洲北部,不过相比与中美洲,在南美的分布范围并不算广。分布的国家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伯利兹和哥斯达黎加,南美洲的种群分布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地,是适应性很强的毒蛇,分布范围很广。

三色矛头蝮喜欢栖息于潮湿的环境,主要在低海拔和中海拔大约600米的地带出现,有时也会在更高的海拔地点出现,在中美地区生长在海拔1200-1300米的地方或南美地区的海拔还要高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一带2500-2640米的海拔处。哥斯达黎加的山前森林、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的云雾森林,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低山间湿地森林都是它们喜爱的场所。主要居住在森林中,也会出现在靠近湖泊、河流和溪流的热带落叶林、荆棘林和松树大草原等地区。

三色矛头蝮喜欢昼伏夜出,独来独往,在寒冷和干燥的天气下不会那么活跃。白天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地晒太阳,并利用森林地表的落叶与自身的颜色进行伪装,使其路过的生物很难发现它的踪迹,等待着伏击它们的猎物,啮齿类动物、青蛙、小型爬行类以及鸟类。
它们的头部宽大且扁平,颜色为浅棕色到深棕色,甚至是黑色,枕骨处有斑点和条纹,从模糊到明显不等,底部呈淡黄色,背侧和腹侧有不同的图案和颜色,并有显示出一条后纹。腹侧呈黄色、奶油色或灰白色,靠近后端处有较多黑色斑点。并且不同地区存在个体色差的不同,因此分辨时最明显的特征多通过黄色或铁锈色调,矩形或梯形的斑纹来区分。




三色矛头蝮的产仔数量和繁殖周期与它们生活的地点有关,例如哥斯达黎加的一些地区要比其他地区产量更多,并且繁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哥斯达黎加地区的繁殖周期与降雨模式密切相关。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低地,不同种群的繁殖期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太平洋一侧的发生在9月-11月之间,雌性在4-6月之间分娩,平均后代数量为5-40只,新生儿体长从28-34.6厘米不等,体重6.1-13.1克不等。大西洋一侧的蛇在三月份进行交配,分娩期在9-11月之间,产仔量14-86只,刚出生的幼蛇长度在27-36.5厘米之间。并且两个种群中一窝的大小与雌性的大小相关。

陈丰年在同学家很早就吃完了晚饭,和他的同学一起在后院踢起了足球。玩了将近20分钟左右,陈丰年的一脚一不小心用力有些大,把足球踢到了附近的草丛里,这下踢远了可麻烦大了,陈丰年只好走进草丛去捡足球,可他一心只想着把足球捡回来继续玩,但他并不知道自己进入了一个危险猎手的攻击范围。
足球踢到了一条三色矛头蝮的身边,刚刚足球踢过来的那一下把三色矛头蝮给吓了一跳,对着足球干咬了一口,但不一会,它又感到了一个活动着的更大的物体正在朝着这个方向靠近。作为蝮亚科的一员,三色矛头蝮具备敏感的颊窝,能够感知周围物体体温的变化,使得它们能够分清猎物与敌人或活动着的物体,就像一台热呈摄像机一般。看到了足球的位置后,陈丰年刚想伸手去捡,突然间,这条蛇猛地窜起身子前半部分,就像弹簧一般突然跳起,张开大口露出那如匕首一样的尖牙,狠狠地刺入了陈丰年的体内,刺穿了它的皮肤直到肌肉组织,注入了大量的毒液。
陈丰年顿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大声吼了起来,后退了半步捂着自己被咬伤的位置,但即便这样,他仍捡到了球,忍着痛捡回到原处。看到陈丰年的状态很不对劲,他的朋友赶忙上前看看他的情况,只见他的手臂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血洞,并且慢慢地渗出血液。这伤口一看就是蛇咬伤导致,于是他同学赶忙跑回屋里告诉了他父亲陈丰年被蛇咬了。他同学父亲走了出来看了看陈丰年的伤口,于是赶紧把他送上了车,将他送去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三色矛头蝮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危险的毒蛇,虽然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很容易被激怒,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并且行为难以预测。作为大型毒蛇有这很广的攻击范围,因此即使人站的稍远一点仍有被攻击的风险。三色矛头蝮的国际LD50跑分为腹腔2.844㎎/㎏,静脉为1.244㎎/㎏,毒性较为一般。尽管毒性一般,但只要从三色矛头蝮的体型来看它的毒液量绝对是非常大的,三色矛头蝮的平均毒液量可达458毫克,最大的一次记录有1530毫克,可谓是世界顶尖级别的排毒量,且拥有非常大的毒牙,毒牙是所有中美洲蛇类中最长的,可以达到1.5-2.5厘米左右,可以把毒液注入得很深,在捕食猎物时甚至可以不用毒液直接用毒牙将小型猎物戳死。

他们家距离医院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然而仅有12岁的陈丰年对毒液的抗性远不及成年人强,咬伤仅过了1个小时他的反应就开始剧烈起来,一直伴随着他的是那无比的疼痛感,并且伤口处出现肿胀、发黑和出血现象,越是后面他就越疼痛难忍,视线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他同学的家长也想将他快一点送去医院,但可惜距离医院还有较远的路程,而且他开车也开得较慢,陈丰年只能忍耐着疼痛到医院为止,别无办法。

与绝大多数的蝰科毒蛇一样,三色矛头蝮的毒液为血循毒素,类型为凝血、抗凝血、溶血活性、肌毒性等构成,咬伤可导致疼痛、肿胀(可长大36小时)皮下出血、麻木、水泡、血泡、发热、头疼等。严重的可导致全身性出血,包括鼻子、眼睛、耳朵和牙龈出血,呕血、消化道出血、尿血、便血、低血压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甚至是肆亡。并且三色矛头蝮也拥有出众的坏死表现,并且经常引发,尽管坏死能力不及普通矛头蝮和巴西矛头蝮,但也足够强大到让患者有截肢的分险,曾经有个小男孩被三色矛头蝮咬伤了小腿,两周后导致整条腿坏死,画面惨不忍睹(图就不放出来了)
在有记录的12例三色矛头蝮咬伤死亡病例中有5例出现败血症,3例颅内出血,急性肾损伤2例、出血性休克1例。在哥斯达黎加46%的蛇咬伤由他所为,1947年抗毒血清出现以前死亡率更是达到了9%,然而随着抗蛇毒血清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这种蛇咬伤的死亡率,该地的血清由克洛多米洛.皮卡多研究所生产和蛇类毒液的科学研究,向农村和医院推广。
在哥伦比亚的安蒂奥基亚州,三色矛头蝮造成了50%-70%的蛇咬伤,截肢率9%,死亡率6%。而在委内瑞拉的劳拉州则造成了78%的蛇咬伤,该地这种蛇的活动与人类的居住地紧密相连,大大提高了与人类接触的概率,很多的咬伤且都发生在室内。

更倒霉的事发生了,车开到半路时居然没油了,此时距离咬伤已经过去2个小时,陈丰年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他不停地哭喊着,身上也开始出现出血迹象,伤口周围肿起了水泡,并且开始化脓,他的头也开始痛起来,昏昏沉沉的,如果再不及时治疗的话陈丰年的伤势只会更加严重,并且面临死亡的风险。
好在加油站就在附近,加油也耗费了好一段时间才出发,于是他们继续上路赶向最近一家医院的方向。
过了4个小时,此时已是夜晚时分,他们终于抵达了医院,他同学的家长立马带着陈丰年走进医院的门口,并到医生旁边把陈丰年被咬伤的手给医生看了下。随后医生检查了下他的情况为他做了些基础治疗,并经过了毒理学检测,经检测得出陈丰年被一条三色矛头蝮咬伤,而且症状时分严重。
但可悲的是,该医院没有储备三色矛头蝮的抗毒血清,只能继续为陈丰年做基础治疗维持住他的生命,而血清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运到,也不知道陈丰年能称多久。
咬伤过去了8个小时,陈丰年症状越发严重,他的全身都开始出血,很明显三色矛头蝮毒液中的出血活性起来作用,而在出血的同时,组织坏死引发的疼痛也在伴随着他,他手上的血泡越肿越大,这正是引发坏死的缘由,如果没有消停下来到一定时间后会破裂导致脓液流出,更容易腐蚀肌体引发坏死,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医生此时正在为他输血以维持他的生命,但不断的输血并不能停止毒液的破坏,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毒液依旧在消耗着他的凝血因子。
12个小时过去了,此时已是第二天早上,但血清依旧没有送达,陈丰年的出血症状越来越严重,器官衰竭的现象也开始表现出来,这下病情可严重了,就算血清能送到,也不知道能不能揍效。终于,早晨时分血清终于送到了这家医院,于是医生还没来得及做血清过敏测试就已经对他注射了抗毒血清。但治疗或许太迟了,陈丰年可能已经挺不住了,毒液的溶血活性还在不断侵蚀着他的肌体组织,出血症状任然在持续,器官也还在渐渐衰竭没有出现减退现象,只能等时间看揍不揍效了。家长和同学都一直在门口等着,这是他们经历过的最漫长的等待,他们也没想过自己会遭遇不幸。
几个小时以后,不幸的消息来了,陈丰年最终没能挺过来,因器官衰竭和出血而肆王,他同学和家长悲痛欲绝,他们遇到了他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小学还没毕业就已提前断绝了他们的友谊。最后,他们领回了陈丰年并埋了起来,此事件后他们再也没提起过此事。

作为中美洲最致命的毒蛇之一,三色矛头蝮恶名远杨,令当地人敬而远之。尽管伤人无数,但它们对控制该地啮齿类动物极其其他小型动物的数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咬人事件发生往往是人们的不小心或误入居民居住地导致的悲剧。人类住处的扩张也使得人蛇冲突不可避免,人类今后仍需面临这一问题,想想如何与他们共存,如何适当处置。当然,在自然界三色矛头蝮也是别的更大掠食者的猎物,生活在此地的拟蚺天生就具备猎杀毒蛇的能力,它们坚硬的鳞片、致命的杀手锏和抗毒能力都让包括三色矛头蝮在内的本地毒蛇畏惧三分。它们也有效控制了毒蛇的数量,让这片神奇大陆上的生态得以循环。

生物信息
名称:三色矛头蝮
拉丁学名:Bothrops asper
分布: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和蛙类等
体型:平均1.2-1.8米,最大2.5米
杀伤力评估
毒性:★★2
毒液量:★★★★★★★★★★10
毒液类型:★★★★★★☆6.5
致命率:★★★☆3.5
致残力:★★★★4
综合:26
危险性评估
亲密度:6
破坏力3.5
综合:21
注意:本文纯属作者虚构,文中人名作者自编,非真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维基百科、百度贴吧蛇吧、世界记忆大师龙雅
感谢聋雅很爱吃对我的帮助
如果喜欢的话点个赞就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