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务员工资这么低,还有那么多人考?
这个问题反映了提问者出现的几个思维上的问题。
第一是以个别代替全部,不实事求是,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务员工资在不同地域,差异很大,甚至不同部门,差异也很大。
比如说广东珠三角,苏南地区,以及一些高新区,开发区,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很高。普通公务员有的就能达到20多万一年。但河南,黑龙江,甘肃等地,公务员有的进去一个月平均就三千多,确实很低。而且高和低是相对的。在北京,部委公务员拿1万块,这个收入就只算是需要救济的中低收入群体了。但一万块在西部地区,属于很高收入了。比如云南2017年调整工资后,普通公务员一个月也有七八千,在当地的物价水平下,这很高了。再比如贵州山区,一个月四五千,似乎不高,但相对当地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此外,不同部门差异也比较大。比如政法部门,普遍比公务员高出四分之一。原来的国税地税,一般也比地方公务员高出不少。
第二个思维问题,是思考不全面,管中窥豹。
公务员的收入和经济福利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只是工资。比如一些地方财政好的,会给公务员发年终奖。有的地区年终奖比工资收入还高。再比如说食堂。老司机在机关食堂吃一顿,五毛钱,外面吃一顿=三十,一天能省六十左右,一个月一千多。再比如说住房,有的单位提供宿舍,特别在大城市,房租比较便宜,一个月又相对省下几千。比如中央机关,给你分经济适用房,虽说只能住不能卖,但要是靠工资,部委公务员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所以,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豹子的一个斑点,是要不得的。
第三个问题,是思考不深入,停留在自己的逻辑和价值观里,没有从他人的逻辑和价值观上思考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要考公务员呢?如果问问上一代人,他们怎么想,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公务员具有一定的体制资源和社会资源。
简而言之,有权力,可以办事。在落后地区,办什么事情,都要找人,不找人,不好使。而且从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还是政府主导的多,凡是和政府搞好关系的房地产商,骗补贴的汽车商,煤老板,都发财了。权力和经济从来都是不分家的,而且权力能够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好处。孙小果犯了那么多事,人家还是出来了。
而且在落后地区,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具有一种迷之色彩。只要你是公务员,顿时就不一样了。所有人都会高看你一眼,你父母家人的地位顿时高了不止一点点。光宗耀祖啊。你说这社会地位值多少钱?还有,现在很多企业里工作的人,都纷纷加入公考大军了。就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生,华为的向老司机咨询过公考,老司机也辅导过不少名企名校的。无他,经济形势不好了,挣不到钱了,累死累活996都挣不到几个钱。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公务员很多岗位虽然收入不高,但清闲啊,性价比杠杠的。更重要的是,人到了一定年龄,经历了社会的丛林法则,如果没有自己成熟稳定的事业,都会有被社会遗弃,被辞退等中年危机和其他危机感。而体制的保护机制,让你免除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你说,这算成工资,一个月多少钱?
后记:各位考公务员的童鞋可以注意了,老司机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观点是从高度概括,到相对概括,再到用具体事例来解释说明。
比如:“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不同地域差异很大”,再到“苏南20万,河南三千多”。这是一个观点从归纳概括到具体解释说明的写作方式。也是申论写大作文,面试时阐述观点的逻辑。另外,老司机个人认为,公众号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老司机10来年的体会和收获,都值得每一位想考公务员,想了解体制的人好好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