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京吹+冰菓=?,PA给出答案——浅谈《春太与千夏推理事件簿》

2021-02-16 14:39 作者:芷璃破碎  | 我要投稿

对于粳米来说,《冰菓》和《吹响!上低音号!》两部作品绝对如雷贯耳,前者为京阿尼的“乙方”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甘城另算),后者作为京阿尼近年的人气IP更是贡献了。

那么现在来做个加法题:《吹响!上低音号!》+《冰菓》=?

一头雾水了吧?虽说两者都是京阿尼制作,也都是青春校园题材,但硬要结合在一起,似乎是木大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还真有这样的一部作品将吹奏乐和推理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我要讲的作品——《春太&千夏推理事件簿》(P.S.这本书翻译不统一,台版译名《春&夏推理事件簿》,也有直接按角色名叫《春太与千夏》的,这里采用的是天角的简中版翻译标题)

 

出色的原作

《春太&千夏推理事件簿》是有日本作家初野晴创作,角川发行的推理小说系列(P.S,这部同《古典部系列(冰菓)》、《吹响!上低音号!》一样,是!小!说!而!非!轻!小!说!),第一本《退出游戏》于2008年10月发行(这个时间米泽老贼的《古典部系列》第三部《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再版,第四部《绕远路的雏偶》出版也一年多了,而武田应该是还在初升高)截止今日,共出版了五部正传和一部番外。

该书讲述了在一个主人公穂村千夏和上条春太,两个分散多年的青梅竹马在一个行将废部的吹奏乐社再次相遇,在老师草壁信二郎的带领下,解决了一个个谜题,从而拯救吹奏乐部,并向全国大赛进发的故事。(P.S.小说里频繁提到“去普门馆”,其实指的就是参加全日本吹奏乐大赛。普门馆于1967年动工,1970年竣工,全日本吹奏乐大赛的全国决赛在此多次举行,2011年311大地震后因天花板被评定为具有高坍塌风险而暂停运营,也因此2012,2013,2014年的全日本吹奏乐大赛决赛改在名古屋举行,2018年因改建方案无法通过,开始了拆除工程……)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跟《吹响!上低音号!》很像?实际上,这番跟吹奏乐的关系不大,与其说是“冰菓+吹响上低音号”,其实更像是“以吹奏乐部为背景的青春推理故事”在小说第一部《退出游戏》的解说中有提到,作者初野晴在高中时期是柔道社社员,“只度过了体育系般的高中时光,和本书所写的文化系社团活动没有缘分。”(港真如果是按照立华或者北宇治排SUNFES那么练,说是体育系社团也不为过)“所以《退出游戏》所描绘的世界,对我(指初野晴)来说更像是盆景中的幻想。比起现在高中生的枯燥生活,我更想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的高中生那热忱满满的校园生活。”

关于本作的类型,在第二部作品《初恋侍酒师》的解说中是这么说的:

“既是高水准的本格派推理小说,又是让人心跳加速的青春小说。既是每隔数行就会让人笑出声来的幽默推理小说与此同时又是有骨气的社会派。”

在由台湾角川发行的系列第五部《行星凯伦》中有这样的介绍:“日本畅销60万册!继《冰菓》后最强校园推理小说”emmm......u1s1,米泽老贼只是咕,他还有其他系列,冰菓也没正式完结,这“最强校园推理小说”的帽子确实大了点……而且除了你俩我确实没怎么听说过其他的日本校园推理小说……(有听说过别的校园推理小说的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惨淡的动画

虽然是不是最强这事另说,但这部作品的热度是实实在在的。2016年,《春太&千夏推理事件簿》动画化,由P.A.WORKS负责制作,监督是由曾负责《TARI TARI》《噬魂师NOT!》以及多部蜡笔小新大电影导演的桥本昌和担任,系列构成是京阿尼老熟人,负责过《K-ON》《玉子市场》《紫罗兰永恒花园》系列构成的吉田玲子,音乐则是PA社老熟人滨口史郎,OP演唱者是演唱过《小林家的龙女仆》OP的fhána,ED演唱者则是《冰菓》OP1的演唱者ChouCho。

动画主视觉图


声优方面,女主穗村千夏的声优是布里德卡特·塞拉·惠美(看着不像日本名?确实,因为她是个日澳混血),最近配的比较知名的角色是《工作细胞BLACK》里的肝细胞;男主声优齐藤杜马,作为主役配过的作品有《琴之森》的一之濑海;剩下的配角的声优,就……自行体会:

草壁信二郎——花江夏树(《TARI TARI》维也纳 《四月是你的谎言》有马公生 《琴之森》雨宫修平)

成岛美代子——千菅管香(《白箱》坂木静香)

马伦·清——岛崎信长(《FREE!》七濑遥)

芹泽直子——濑户麻沙美(《TARI TARI》宫本来夏 《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樱岛麻衣)

桧山界雄——冈本信彦(《魔法禁书目录》系列 一方通行)

……

因为同《吹响!上低音号!》一样以吹奏乐部为背景,所以也被一些粉丝亲切的称为“啪(PA)吹”

看到这可能会有人觉得此番不错,可实际上此番BD销量433,壁吧在19年的BD统计数据表明其排在当时PA社BD销量的倒数第三(比倒数第二的玻璃之唇仅高了1个),谈及作品时,壁吧的评语是这样的:

“青春、悬疑、吹奏乐……囊括了多重元素的《春&夏推理事件簿》却并没有将这些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1+1>2的效果。”“本片可以说是‘什么都涉及一点,什么都做不精’的典范。”

U1S1,QS。这部番的元素过多,尤其是“推理”和“吹奏乐”两大主要元素,P.A.社或许没有找到两者的平衡。诚如前文所说,此作品“是建立在吹奏部舞台上的青春推理故事。”原作者初野晴所幸将“推理”无限放大的同时缩小了“吹奏乐”元素,所以实际上原作相较《吹响!上低音号!》更接近《冰菓》。但P.A.很显然想把“推理”和“吹奏乐”两头都顾好,做成《TARI TARI》第二,然而很可惜,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却不尽如人意。

推理方面,动画里用“前十几分钟交代背景,后续几分钟才开始推理”,大量推理成分被压缩,以至于有时候根本不像推理。而且推理上还存在硬伤。比如《退出游戏》里,春太是怎么知道马伦生父生母在苏州的?虽然根据前后文可以推出是通过话剧部部长知道的,但作为一个推理小说不交代清楚前因后果就让人觉得味儿不对了。

吹奏乐方面,而《春太与千夏推理事件簿》中,王牌老师(设定上草壁老师曾经是被认为可以成为世界级指挥家)+两大王牌乐手——马伦·清(萨克斯手,养父母都是音乐圈的)和成岛美代子(双簧管乐手,曾带领一支只有23人的吹奏乐部冲进全国大赛并获得银奖(这不比北宇治NB?)),用了两年的时间准备,后续还不断补强,结果……B组地方铜奖。(当然这是到动画结束,原作已经写到高三了而且还没完,只是上一篇正传已经是6年前出版的了,外传也是4年前的事了……又是一个鸽子啊……)


类似缺点还有不少,好比配角人物塑造上,整部作品的模式无非如此:某人出了什么岔子→男女主帮忙解决→事件结束后成为吹奏乐部的死忠。也因此除了男女主以外的其他配角大多塑造单薄,他们的事件结束后就逐渐被路人化了。

当然,这部番也并非没有优点:此番人设延续了PA社的风格,尤其眼睛是真的好看!真正意义上的“目不转睛”!

给各位放几张眼睛的图,看过的可以猜猜都是谁


诚然,光有一副耐看的皮囊是没有用的。PA社对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描写向来是他们番剧的主打看点,在《春太&千夏推理事件簿》也不例外,为此甚至用上了CP组合大法(改天单独拎出来讲讲其中几对)。正如名作之壁吧所言:

“男女主间充满青春味的互动,终于让P.A.WORKS在最擅长的部分留有一丝亲切感。”

总体而言,《春太&千夏推理事件簿》在“推理”、“吹奏乐”等元素的结合上不尽如人意,但在自己的长处——“青春”元素上发挥了应有的水平。动画或许难以出续集,但我们可以期待初野晴带来的小说续集,希望小说里春太和千夏可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梦想——让草壁老师登上普门馆!

京吹+冰菓=?,PA给出答案——浅谈《春太与千夏推理事件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