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辉煌与悲哀: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现状简评

2021-11-05 23:59 作者:大海无量海洋机器人  | 我要投稿

最近,“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刚开始接触水下机器人行业的一些事。

“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亮相成就展

我国载人潜水器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经无需多言。今天主要聊聊悲哀的部分。

 

17年下半年的时候,就算我这样当时是水下机器人行业外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的大名。所以那时候,当我知道我国的海参养殖产业急需捕捞海参的水下机器人的时候,我当时觉得:“杀鸡何必用牛刀?都已经有了‘蛟龙号’这样的高精尖设备,难道还做不出来捕捞海参的机器人吗?”

然而,事实证明:牛刀是不能用来杀鸡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实用的捕捞海参的水下机器人依然还未能面试。

也是在17年下半年的时候,当我知道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报道的第一届“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我的内心是有点诧异的:为什么有些队伍好像犯了低级错误?具体多低级,大家看看比赛的视频就知道了。

具体比赛的情况大家可以看这个央视网的视频。

 《走近科学》 20171220 水下机器人抓取大赛_CCTV节目官网-CCTV-10_央视网(cctv.com) http://tv.cctv.com/2017/12/20/VIDEsbbqWMxNyAV4yRHiRrJ7171220.shtml

 后来我想:毕竟是第一年的比赛嘛,不熟练,可以理解;第二年肯定会好很多。结果呢,18年比赛的时候,一个个人参赛选手得了人机协同组的冠军。他是一个人做的机器人,愣是打败了一堆的高校做的机器人,其中不乏985、211高校。

 

再后来,我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了三个重点项目,承担单位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经费分别是265万、285万、265万。再后来,我了解到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也有大连市资助的项目,其中大连海事大学的项目是300万的经费。这里面可是有3个985高校、2个211高校。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蛟龙号”等知名水下设备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想,有了国家的经费支持,有了这些知名的高校,应该很快就能做出来捕捞机器人吧。

一年又一年。到了21年,比赛已经举办了五年了。有实用的捕捞机器人面世吗?

并没有。

这个事情已经显得比较魔幻、荒诞了。为什么啊?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多的知名高校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还是没有做出来实用的捕捞机器人?难道实用的捕捞机器人真的不可能存在的吗?那些教授们的机器人五花八门,哪个是正确的技术路线?还是说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技术路线?还是说都已经在比赛中证明都不是正确的技术路线?

……

一时之间,我都不知道怎么吐槽这个事情了。

尤其是,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那三个项目,项目指南中有:“项目负责人需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竞赛。

具体链接详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6项目指南

https://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16xmzn/05/06.html

 前三年似乎是参加了。20年呢?21年呢?反正他们的机器人是没有参加比赛。前几年的比赛,他们的机器人成绩并不好啊,甚至很多没有得奖。难道是“从心”了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截图


这个事情为什么这么荒谬呢?

如果大学的科技创新项目都是这个样子,那……太悲哀了吧?

同时也是是中国水下机器人产业的悲哀。

辉煌与悲哀: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现状简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