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找同类的我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个真正可以称之为同类的人。我一直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忍受着非议和误解。这让我觉得很痛苦,孤独,寂寞。长久以来,内心压抑着痛苦,想发泄,却不知如何发泄,对谁诉说。常常一个人自自言自语的找快乐,想象着另一个世界的我与我对话,和我激烈的辩论着,愉快的谈天说地着。就这样,好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在书上遇见了,这让我觉得特别欣慰,让我感觉内心不再是那么的孤独。那天,我看书看得泪流满面,感慨万分,想一整天都沉浸在主人公的故事里难以自拔着,晚上久久不能入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从那时起,变得越来越沉迷于书中找同类,找共鸣,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一次又一次在书中找自己的影子,寻找着和书中人物的种种相似之处,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会因为找到同类而开心的笑了又笑,兴奋许久,甚至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不过,现在已经不再那么沉迷了。 正如很多事情一样,我都只会沉迷一段时间,不哭一直那么沉迷下去。在沉迷了六年之后,我终于不再如此的沉迷于此事。然而,我还是会喜欢读能够让自己产生共鸣的文字找快乐。 我常常都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仿佛就是主人公,和他经历着同样悲伤的故事,在他的人生中,体验了一把游戏,刻苦铭心的走了一回。 二十岁以后的我,因为迷上了社交网络,变得爱交网友,因此利用网络,选择和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谈天说地,认识的人越多,看的书越多,就越是发现,原来是自己的世界太小,才会一直以为,这个世界极少存在和我相似的人,和我有同样思想的人。网络,让我看到了另一片天,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其实存在不少和我相似的人,只是我刚好没有遇见罢了。一些人,虽然表面上和我性格迥异,家世背景也差距很大,但是,在喜好上、品味上、感知上、思想价值观上、人生经历上等等,多多少少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多多少少存在相似之处,关键在于你是怎么看待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只刚好我的特别之处比较多,或者说是我的体质,我的基因天生就比较特别,比较小众化,而身边人刚好和我很不一样,让我找不到同类,不得不孤独得活着。 而有些人,虽然家境和我差不多,学历也差不多,甚至工资也差不多,人生经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可是,人生发展的境遇却也是千差万别,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价值观,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等等却差距挺大的,这些差距让我觉得,还是本身的基因和天赋之类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