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打孩子?记住“五打五不打“法则

2023-08-13 22:00 作者:心理咨询师小星  | 我要投稿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讲述了自己教育儿子的经历。


儿子很调皮,但是家里人很宠,导致儿子像小霸王一样。朋友每次都忍着,尽量不发脾气,口头教育,但是儿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收效甚微。


直到有一天,一家三口去逛街,妈妈在试衣服,儿子却在一边吵着要买饮料,他看到妈妈没有理会他,居然就发起了脾气,用手打妈妈,还用脚去踢。


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就给孩子狠狠打了一巴掌。孩子当场哭了,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但是很快就老实了,也没有在做前面出格的行为。


是不是只要惯着孩子,就是对孩子好?答案当然是:不是!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那样做了。


之所以说现在有很多孩子叛逆难管,就是因为孩子做错事了,父母也不舍得打骂,这样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还会让他变本加厉。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有“敬畏之心”呢?就一个字——“打”。


虽说打孩子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粗暴打骂,也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如何打孩子才是有效有意义的呢?这里分享“五打五不打”原则。


五不打


1. 父母情绪暴怒时,不打

打孩子不是为了打本身,更不是发泄父母的坏情绪,而是为了建立规则,让孩子树立更好的态度和观念。如果在暴怒的时候打孩子,很容易就会失去分寸,给孩子造成意外的伤害。


2. 如果孩子的错误父母也在犯时,不打

如果孩子的错误父母也在犯,这个时候父母还去打孩子,只会让自己在孩子的面前失去权威。


3. 在外人面前时,不打

就算你很生气,孩子很不懂事,也尽量不要在人前教子,更不要当众打孩子。当众打孩子,无疑是把孩子的尊严当众撕碎;孩子没办法反击,只能越来越叛逆,或者越来越胆小妥协。


4. 成绩没考好时,不打

孩子假如成绩一直不太好,自己的内心也会比较焦虑,父母的打骂只会让他更没有自信;如果是成绩很好的孩子,没有发挥好导致成绩下滑,那就更不要打了,因为孩子已经很沮丧。所以,如果孩子成绩没考好,多鼓励他,陪伴他才是上策。


5. 12岁以后的孩子,不打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的强烈要求。这时候打孩子,会让孩子的自尊受挫,加深对父母的抵触。因此,学会有效沟通就变得更加重要。


五要打


1. 触及法律底线,该打

如果孩子的行为可能违反法律,那么不管什么理由,都该打。如果父母不守好底线,孩子就会变得无所谓,以后就会闯出难以弥补的大祸。


2. 目无尊长,该打

学会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这是礼貌。有些孩子目无尊长不说,还对着长辈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做好规矩,不然孩子以后到社会上,迟早会接受教训。


3. 缺乏素质,该打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乱丢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上纲上线。但是,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行干预和教导,长大后就会更加放肆,因为在他眼里,所有的规矩都是虚无,以后就难免犯错,不妨给予他适当的惩罚,才能帮助他更好地记住。


4.做错事却推卸责任,该打

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事了还不肯承认,没有担当,做父母的就应该好好管教,因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特别自我,为人冷漠、自私、只顾自己,这样的品格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不利的。


5. 同一错误屡教不改时,该打

如果一个错误说了很多次,还在反复犯,那就极有可能是明知故犯。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加严厉管教,只有让孩子发自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最后,各位父母,惩罚结束后,别忘了第一时间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虽然这次你做错了事,我打了你,但是我依然爱你。

如何打孩子?记住“五打五不打“法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