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门了②:骑上车,向北海公园进发!

为某个景点骑车专门去一次,是我从小骑车十六七年从未想过的,总觉得自己的体能不行,总觉得自己没有耐性,甚至无法坚持20公里。
不过我在2020年打破了自己的想法,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赶在春转夏的头一天,我穿着厚卫衣,骑车奔向昌平新华书店。只因手里攥着50元礼品卡,往返55公里,以平均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虽然没有累到虚脱,但也是一次恐怖的回忆,毕竟差点在入夏之前中暑躺在路边。
而我为什么要回忆,是因为这次,喊我去骑行的人和我当时一样。头一拍,想法有了;手一挥,自行车到眼前了;腿一蹬,上车了,咱骑行去!


首先要去两人折中的起点--龙泽(然而有了自行车专用路,对于我来说根本没有折中),最后我只骑了10公里,友人狂奔20公里。到达龙泽后,我选择先上八嘎KING吃个早饭,整杯咖啡补充下精神。友人呢,在过些时间到达后,对路程长度不同一,表达了抗议、不满、以及不饿的态度,要求歇息后再出发。
我精力补充完毕,友人体力恢复完毕,一切准备就绪,出发。我们走下快速路,回到辅路,顺着G6一直走。欢声笑语伴随着路程的增长慢慢淡去,气温也慢慢升高,里程焦虑泛起,最重要的,是友人饥饿度逐渐拉满。
“有点饿,但没事,先给我瓶水。”在友人进自行车道别了一个老大爷后在红绿灯路口停下时说,“我这天天锻炼,不累,就是有点饿了。”他接过我从包里递过去的水,一口咽了半瓶,塞到自己的水架上。

“前面、歇一会,我喝两口水,给我吃口东西,饿得不行了。”在几次短暂休息后,友人终于撑不住了,因饥饿坐在马路牙子上,我也有些热,便也放下车在一边站着,给他掏出了零食。
我和他说,我骑他的车,我的刚调过骑得舒服,正好我也试试你的。交换后,骑出不到五百米,我换挡把变速器踩下来了。在路边修了好一会,但也没成功修复,因为已经烂到需要卸下来。万幸附近有个车店,借来钳子把残骸剪了下来,也没给装上(因为可以让卖家给补一个)。只能用固定的3*N,又骑了很久,连着买了两瓶水,才到北海北地铁站,离目的地也就亿步之遥。
又困,又累,又饿,我们决定先去吃个饭。但是没有提前规划,在景区门口吃了一顿高额盖饭。有为钱包心痛。友人刷着手机,靠着墙,说眯会,
时间来到半个小时后,醒了,继续向北海公园进发。不得不说,假期的第一周,在景点门口举步维艰,从未感到买票这么困难(主要是有人没带身份证)。


天太热,就如同过了一个月我来写这篇专栏一样,热情迅速被削减。在快速的在公园走了一圈,对着白塔和故宫角楼发出了“好耶”的呼喊之后,我们时隔一个半小时,去吃了“午饭”之后的“晚饭”。钱包再一紧,去买了四瓶矿泉水两瓶功能饮料,钱包三紧,走到北海北地铁站,取自行车,回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