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雪:抗“疫”点滴

2020-05-12 23:01 作者:蒋楼老师  | 我要投稿

抗“疫”点滴

 

陈雪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

 

大概一年前,我在QQ空间看到一条为母校学弟筹钱治病的“水滴筹”动态,转发并留言说“我一怕疾病二怕歹徒,相比起来,生活中的小烦恼实在美的可爱”。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疾病与歹徒纷纷作恶,闹出了全国的甚至世界级的大动静。新年伊始,新冠病毒暴虐来袭,全世界的人民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而我身处这个时代,自有所思所感所得,谨记于此,以防遗忘。

我家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当武汉疫情开始爆发之际,我还处于事不关己的状态,疫情只是每天浏览的众多信息中的沧海一粟。直到有些QQ群发出确有人传人的特征,确诊人数从几十个人一路攀升到二三百,疫情信息铺天盖地,我才感到切实的恐慌:一场灾难,真的来临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依旧守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似乎一切照旧。而我的心情,却忐忑不安:妈妈有些咳嗽,爸爸呕吐头晕。以前常出现的本不至于提心吊胆的病症,如今都令我惊慌。我去买口罩,跑了四五个药房,都已售空。平日懒散的我把家里所有的毛巾用热水、消毒剂、洗洁精、洗衣粉泡个遍,洗个干净,把家里能擦的东西都擦个遍。以前睡觉雷打不动,如今半夜惊醒看新闻报道的确诊人数,做梦都期盼着它能降下去。可它却一路飙升,破千,破两千,速度越来越快,人数越来越多。年初二,天空飘下了小雪,我和弟弟在雪中打羽毛球,却听到消息,曲阜(我的家乡)城内确诊一例。村里的喇叭叫起来了,我们封村了。

即使封村,村民自由活动的空间也足够大。只是人们对食物的担忧日益加强。即使年货备的足够,村子里的人们仍争着买面粉、干粮。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形会持续多久。确诊数字还在升高,而我已经快要麻木。“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那些感染病毒死去的人,那些因疫情延误正常治疗的人,那些被封在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孩童,以及那些每天都在亏损的产业、公司,丢掉工作的农民工,因没有网络无法上课的学生…… 生命、生活,现在、未来,都被疫情改变。不论结局怎样,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没有赢家。“我们只是结束,从未战胜。”

纵向和其他国家比较,我们凭借鲜明的制度优势,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基本控制了局面,逐步复工、复产、返校。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仅十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占地34000平方米的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上千名工人、逆行者高度协调,背后不只是人们的自觉、勤劳,更离不开党中央及时的动员令,以及党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一省对接帮扶一市,全国是一盘大棋。湖北疫情严峻,各省市纷纷派出医疗救援队,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优势。我们奋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建造临时医院,就是为了让所有的病人都得以安身,得到治疗。而且,据报道,居住在方舱医院的病人生活有信心,甚至唱歌跳舞消遣助兴。这既是人民的乐观,更是国家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体现。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才得以建造大工程,才能为新冠患者免费治疗,让众多家庭无后顾之忧。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优势。在防疫期间,社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格化隔离,让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每天都承担着超负荷的劳动,还要承受比别人更大的风险。与社区类似的还有村委会成员以及村民中的党员,他们分发物资、守路、交涉等等。偌大个中国在这样的重大灾难前依然井然有序,与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者密切相关。而这,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优势。

经此一战,我有太多成长。防疫期间涌现了很多我辈榜样。很多的90后医务人员,志愿者都奋战一线,众多短视频制作者也都精心制作出科普视频稳定民心。众多的年轻人正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这一战役也提醒我们,居安思危,时代使命正向我们召唤。哪怕为了世间百姓能安心过日子,为了孤寡老人再也不用担心一日三餐没找落,为了各行企业安心推进发展,为了人们都能健康长寿,我们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负青春韶华,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陈雪


 


陈雪:抗“疫”点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