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它的一首歌.02

今天累了,就继续写其他的东西。
3.书房!

我们家书房是很少见的,那里不是做摆设用,每一本书家里每个人都可以看。这一点我小时候没有意识,到长大了才会发现它不是每个人家里都这样的。 (当然也因为我朋友少,能到别人家里去的机会少。) 这里左边中间2格和右边下面两格基本是我买的书。(当然也有我爸爸和妈妈买的。)
一开始这个书架上属于我的只有漫画,那是我6岁时阿姨送给我的一套韩国人画的世界历史漫画。那应该就是我第一次有记忆的看完的一套书(从史前讲到二战结束,那套漫画的确不错。生动形象)
高中时特别喜欢读小说,当时就是在幻想中渡过的2年,想象自己活在19-20世纪前叶的欧洲(没错我就是精神欧洲人(?)。当时是追随着企鹅经典以及书的封面(即封面漂亮我就会去看)。
这里一定要特地说一下,呼啸山庄最开始的封面是真的漂亮且符合故事氛围。是一幅 一棵大树在风暴中屹立不倒 的画。可惜现在我找不到了。当时在图书馆里看到我就对它很好奇。
yysy我的阅读之路是真的很有阶段性。。。小学读漫画和历史书,初中看读者,儿童文学这些杂志,高中变成18,19世纪精神欧洲人(我当时最喜欢的小说大概就是指 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双城记,以及之前的勃朗特三姐妹,以及芥川龙之介,太宰治,菲茨杰拉德。说白了就是在批判社会制度与歌颂人性之间渡过的。),喜欢的时代还附带上民国。(看了这方面写民国大师的书)到了大学开始接触现代文学才发现原来有的小说可以没有那么强的社会指导性,也一样写得很好。当然现代(指20世纪后文学)彻底粉碎了我的精神欧洲人。(没有那么高尚的事情,但是会有闪光) 就,感觉不知不觉间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一,二战后欧洲人的精神幻灭。(因为自己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和文献。比如茨维格与海明威的战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