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贾宝给林黛玉送两块旧手帕定情!典故源自《西厢记》崔莺莺表赠私物

2023-02-16 11:54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说说宝玉挨打后送黛玉两块旧手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定情的意思,至于为啥是送了两块,应该是要掩人耳目的做法。


无论是宝玉送手帕,还是林黛玉手帕题诗,皆从宝黛二人共读《西厢》等闺阁禁书传奇戏文中学来,可以说是活学活用了。


在古代,用手帕作本就是男女之间常用的一种恋爱信物,又因为是手帕是丝织品,所以富有诗意的古代男女又把它和相思之情联系在一起。


唐诗《书红绡帕》:“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千千万万的相思之情,都寄托在这一块小小的手帕上。


古代很多爱情小说里,手帕更是男女传情的常用媒介,在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中,有“王娇鸾百年长恨”的故事,只因一幅香罗帕,惹起千秋《长恨歌》、还有“吴衙内邻舟赴约”也是“花笺裁锦字,绣帕裹柔肠”男女主角靠手帕传情。


还有一首古代民歌还这样唱道:“不写情词不献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就算现代,至少在我们山东的一些地方,男女确定恋爱关系,还会被老人们称之为“换手绢”,然后就是订婚、结婚,有的地方甚至“换手绢”干脆就等于是订婚仪式。


贾宝玉送黛玉手帕,发生在他被打之后,但是再往前推,正是“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回,宝玉刚刚跟黛玉表白了心迹,黛玉也表示宝玉想说的话她都知道。这里相当于两人已经私下定情,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宝黛已经是确立双方恋爱关系,他们已经是男女朋友了。


宝玉要给林黛玉送手帕寄托相思和定情,林黛玉也一看就能明白,还与此前


这是因为此前的一个名场面铺垫有关,那就是宝黛共读《西厢记》,但是事实上他们肯定不止一起偷看过《西厢记》这一本,至少还有《牡丹亭》等“文理细密的”传奇脚本。



第三十二回中写道:(黛玉)因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之愿。


此处“鲛帕鸾绦”中的“鲛帕”就是手帕,陆游写给唐琬的《钗头凤》中就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的词句。


又因为黛玉前文中每每因为“金锁”、“麒麟”、“红麝串”等物猜疑贾宝玉的姻缘和感情归属,所以宝玉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心只属黛玉一个人,自己只对林黛玉有相思之意,干脆就铤而走险,给黛玉送上了两人之间的专属定情信物——手帕。


宝玉的旧手帕,是宝玉日常贴身的私密物件,自然要比什么“金锁”“麒麟”等更加亲密体贴。此处的典故也出自《西厢记》,戏曲中张生进进城赶考,崔莺莺送他私物留念想,其中除了一封情书之外,还有:汗衫一领,裹肚一条,袜儿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


红娘虽然是泼辣大胆的“m媒人”,但也不懂其中有什么意思,于是就问“姐夫得了官,岂无这几件东西,寄与他有甚缘故?”


崔莺莺就挨个跟她解释:你不知道,这汗衫儿,他若是和衣卧,便是和我一处宿;但贴着他皮肉,不信不想我温柔。

这裹肚:常则不要离了前后,守着他左右,紧紧的系在心头。

这袜儿:拘管他胡行乱走。这琴:当日五言诗紧趁逐,后来因七弦琴成配偶。他怎肯冷落了诗中意,我则怕生疏了弦上手。

玉簪:他如今功名成就,则怕他撇人在脑背后。

斑管:湘江两岸秋,当日娥皇因虞舜愁,今日莺莺为君瑞忧。似这等泪斑宛然依旧,万古情缘一样愁。涕泪交流,怨慕难收。对学士叮咛说缘由,是必休忘旧。


古人只有情深意重的相知,才会表赠自己贴身的私物,有一份“唯将旧物表深情”的意思。


林黛玉与贾宝玉是前世今生的知己挚爱,初见时彼此便有“远别重逢”的感觉,后来他们青梅竹马长大,感情“先不僭后”,亲厚异于常人,此时更是新手帕不如旧手帕,新人也不如故人。


“鲛绡”是传说鲛人所织的绡,入水不湿,宝玉是希望自己这两条旧手帕,能够安慰黛玉的心,让她不要再流泪了。


虽然他们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已经勇敢的走出了一步,他代表的他自己对林黛玉表白爱意,他要与林黛玉私下里定下两人的终身之约。


而书中的小红林红玉和贾芸定情也是这个套路,通过互相交换自己用的旧手帕私定终身,同时也折射出宝玉给黛玉送手帕的真相。


而其实早在宝玉给黛玉送手帕之前,黛玉已经给宝玉送过手帕。


正是清虚观打醮之后,因为张道士给宝玉说亲,黛玉和宝玉闹的非常厉害。宝玉不但气得摔玉,还要把这劳什子砸个粉碎,已经是他对金玉良缘所能做的最激烈的反抗了。


这件事还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王夫人愁的一脑门黑线,什么话也没说。贾母却趁热打铁,当着二人的面,说出了宝黛是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宝黛二人各有领悟,宝玉先来赔了不是,黛玉也暗自后悔,这里两人其实已经彼此心意相通,再无阻碍,只是没有表白而已。


黛玉见宝玉来赔不是,又说的恳切,就用手指戳了他脑袋一下,然后两个人对着哭:


书中写:林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宝玉见她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


正是黛玉把自己的手帕给了宝玉,正好合上书中林黛玉比宝玉更早明确他们之间的感情的设定。


宝玉给林黛玉送手帕之前,他先是公开对湘云、袭人、宝钗维护黛玉,又对黛玉诉肺腑表白,两人的感情此时已经经过长期发展、重重考验和彼此的试探与磨合,可以说相当成熟了。


且看黛玉听闻宝玉赠她旧手帕的反应:黛玉细心揣度,一时方大悟过来。


晴雯和红娘一样懵懂,不知道宝玉送旧手帕给黛玉什么意思,但是林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


此处也照应着《西厢记》的典故,就是张生收到崔莺莺的表记之后,他很快明白这几样礼物的寓意,其中最私密的“裹肚”,他理解出来莺莺要对他说的话:“手中一叶绵,灯下几回丝”的意思,宝玉的旧手帕也是这个意思。


黛玉明白了宝玉送她旧帕是表达爱意,是要与她定情。


然后她的内心有五种心理变化,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


喜的是宝玉明白和回应她的感情;悲的是无人主张他们的婚事,未来还不知怎样;笑的晴雯等外人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情意;惧的是宝玉竟然如此大胆不避嫌给她送手帕来;愧的她自己之前对宝玉的猜疑试探,每每因为感情的事烦恼伤心落泪。


古人自来有在手帕上题诗寄情的爱好,如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也因此成为情人之间书信的代称,比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林黛玉果然也馀意缠绵,不顾嫌疑避讳也写下了饱含自己情思的《题帕三绝》,其中“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等名句,写的都是她和宝玉的爱恋与情愁。


依然与《西厢记》中莺莺赠物等情节中的很多典故都重合,比如湘江、娥皇、泪斑,竹子等,这才真是“万古情缘一样愁”。


至于宝玉送黛玉旧手帕定情,为什么不送一块,要送两块呢?这里应该是宝玉体贴黛玉,为掩人耳目所为。


封建礼教男女大防,别看宝玉和碧痕洗澡不是什么大事,贾琏和鲍二家的、多姑娘也只是馋猫偷食一般的“常理”,但是如果青年男女自由相爱,私下里送个定情信物就可就是私相授受、伤风败俗的“丑祸”。


不信就看贾芸和小红传递手帕定情是多么的隐秘小心,小红和坠儿谈话的时候推开窗子看见薛宝钗都唬怔了,还有丫鬟司棋和其表弟潘又安的私物被查抄出来,直接就被撵了出大观园,可想而知,若是荣国府里最尊贵的少爷宝玉和小姐黛玉私下定情被发现,可能贾府都要风云变色吧。


宝玉其实并不是不避嫌疑的,他也怕给林黛玉惹来无妄之灾,他自己也刚挨了一顿狠揍,所以为了掩人耳目,他这一次可以说既铤而走险,又非常小心了。


宝玉不仅给林黛玉送了两块手帕,还专门把听到了之前他对黛玉表白的袭人给支走了。让懵懵懂懂,不明人事的晴雯去送,怕的就是那位“贤袭人”又要劝他,甚至更怕袭人把这件事给他捅到王夫人那里。


宝玉送帕表白爱意,黛玉题诗剖白心迹,自此两人情定而心安,感情归于平稳,互相体贴爱护,再没有吵闹过。


黛玉终于放心,她真的只要宝玉的一颗心而已。


她也不在计较什么“金锁”“麒麟”,与薛宝钗、史湘云从此坦诚相待,从容相处,就连后来贾母非常宠爱的薛宝琴,林黛玉也一点也没有吃醋。


贾宝玉从此以后,也没有再到处闲撩了,因为他已经顿悟:他只能得林黛玉的眼泪罢了。



红楼梦:贾宝给林黛玉送两块旧手帕定情!典故源自《西厢记》崔莺莺表赠私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