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标化成绩不满意,到MIT,斯隆商学院,我来啦!

2023-06-20 10:15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中外合办 Honors Math and Data Science double major

申请时GPA 3.75  

研究生课一节

4段实习,量化两段

目前收获的offer:MIT MFin,Cornell ORIE,NYU DS,Uchi MSFM,JHU DS(带奖)



申请过程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申请过程的确是十分的紧凑。因为疫情的缘故,一直没有机会考标化。GRE拖到了去年10月份才得到了一个不那么满意的成绩,但是也没有时间重刷了。托福更是到11月初才考。我甚至一度想过要不然就只申请标化optional或者能waive的项目好了。幸好最终两个成绩都赶上了所有的申请deadline。所以这些可以提早完成的考试,确实是应该早做规划。

尽管校内的课业和一个接一个的标化考试花掉了很多精力和时间,选校的过程一点也没含糊。不断地上网查相关的资料,还有向学长学姐以及世毕盟的老师咨询,在多次调整之后,才确定了十余个目标项目。这个list在后面的正式开始申请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身边的同学也渐渐都进入了申请的状态,我也从更多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了新的信息。

其实申请的过程中,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自信满满—这个也体现在了初选的项目名单上,到后来申请时觉得自己毫无竞争力—所以想换上更多保底的项目,这两个想法反反复复地交替,一直持续到年初填完最后一份申请点击Submit的那个瞬间。幸亏提前定好了大致的list,坚定了不要再做出大的修改,后期我才没有在调整项目上花掉不必要的时间。



申请方向

相对于很多人来说,我的申请方向是很杂的,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统计、数据科学,包括运筹都有涉及到。但总体上看,都是在我数学+数据科学的学科背景,以及金融方向的实习上的延伸。也就是说,在针对不同方向的Personal Statement里,我都还是有话可说的。

其实刚开始进行规划以及联系世毕盟的时候,我的想法还没有这么杂,当时想的是金工为主,DS为辅。但实际上,在看过不同的一些项目排名以及描述以后,这个最初的计划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动。比如在进行哥大的项目选择的时候,第一轮我选中的自然是MFE,但是在考虑到申请难度、就业率、课程设置等等问题之后,后面的筛选中又替换成了同一个学院下的DS。

事实上,尽管方向看上去多,但这些项目需要的background差别并不大,包括课程设置都有很多相通的部分。所以方向多并没有对我造成很大的困扰,毕竟困难的还是项目本身嘛哈哈。



关于世毕盟

首先,非常感谢培训师老师和mentor在申请期间对我的帮助。前面也有说到,我算是比较晚才开始做规划的那一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指导老师带我迅速的进入角色有很大的帮助。世毕盟对庞杂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以后,我就只用针对性地对其中那些有帮助的部分多加了解。这个非常有效地稳定了我当时不安的情绪,也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才能够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完成后面的步骤。

在正式申请阶段,世毕盟也有很多的帮助。Mentor是根据一开始的MFE的方向分配的,非常幸运的是,我的mentor正好也有很多DS方向的经历,所以在选校和写ps前的自我挖掘阶段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除此之外,后期世毕盟提供的模拟面试对我帮助很大。我前后一共进行了3次模拟面试,遇到了两位不同的老师。他们的指导风格非常不一样,从答案本身的组织和内容,到回答的时候的神态语调等等不同的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同时,模拟面试对降低紧张感也很有效果,至少我在正式面试登录zoom以后,看到屏幕上突然出现的面试官的脸不会手心出汗,在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更快的组织好语言。



写在最后

我的申请季到现在也算是圆满结束了,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在对着没考出来的标化成绩发愁。其实过去的几个月虽然忙,但并不乱,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timeline,一件一件的跟着due的顺序做,问题都会解决的。Personal statement可能是很多人心里的一座大山,但也并不可怕。事实上构思的过程也是对大学几年经历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回想挖掘自己到底干了什么的同时,ps就有了大致的骨架。所以构思和修改的过程尽管很痛苦(这个不可否认!),但写完初稿的同时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最后感谢一直陪伴和支持我的家人,一起努力埋头改ps的同学,以及所有给过我建议和帮助的大家。祝学弟学妹们申请顺利,都能拿到想要的offer!


从标化成绩不满意,到MIT,斯隆商学院,我来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