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眼睛干涩有异物感干细胞疗法有望帮助患者摆脱干眼症

2022-06-14 23:17 作者:干细胞精研社  | 我要投稿



干眼症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病因与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但当前医学界还没有完全解开其致病机理。近年随着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增高,空气污染以及精神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干眼症。



虽然成因成谜,但干眼症带给患者的痛苦是确确实实的,眼部泪液或油脂分泌不足,不止带来眼部不适,还有包括角膜损伤在内的眼表损害,眼睛干涩以外,烧灼感、畏光流泪,角膜损伤带来的视力损害也是常有的伴生问题。

因此干眼症并非很多人想象中“多滴眼药水”就能解决的病症。作为一种进行性慢性疾病,一旦弭患想要彻底治愈非常困难,患者需要怀着长期抗战的心态进行持续的治疗。“一招制敌”的快速愈疗方式并不存在,尝试各种偏方、妙招,非但不能治疗,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引发其他问题。当下除了直接滴入的、缓释型人工泪液外,还有泪管塞、眼部按摩、热敷仪等器械缓解眼部干涩问题。若是由红斑痤疮导致的干眼症,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IPL强脉冲光治疗。

除药物和通过医疗器械对干眼症症状进行缓解外,也有大量医疗工作者将眼光专注于当下成果频出的干细胞疗法上。

2019年9月,日本大阪大学对外宣布,通过手术,医疗团队成果将一份通过iPS细胞培养的人类角膜组织移植到一名女性患者的左眼上。


图|由诱导多能干细胞制成的角膜组织片(来源:大阪大学)


观察显示,这位女性视力已经改善,并能够正常进行生活。这例手术于同年7月进行,患者则在8月出院。移植手术的成功,对外证明iPS细胞是有能力培养出可以在人类身上发挥正常功能的眼角膜组织的。

角膜移植手术,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838年,就有医生尝试移植猪角膜给患者,但由于移植排异问题并未完全成功,到20世纪初,捷克境内出现了第一例成功的角膜移植手术,而在各种专业手术器械和手术精度提高的前提下,大规模的眼角膜移植成为可能。此后角膜捐赠者增多,人工角膜技术提高后,人工材料和生物工程材料角膜产量都在提升,角膜移植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移植手术。

移植手术,或多或少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排异。

就像1838年的那位患者一样,手术本身是成功的,但来自其他个体的生物组织,会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患者需要在获得光明的同时,面对免疫抑制带来的副作用。免疫反应剧烈的患者,甚至可能在一年内因为自体免疫效应出现移植角膜脱离,重新陷入黑暗的境地。这种结果不仅让移植手术的费用被浪费,对患者的心理也有极大伤害。



如今通过去分化技术,可以使用iPS细胞培养出角膜组织,相比于捐赠者的眼角膜,其最大优势在于源于自体组织,不存在免疫排异问题,移植成功后,基本不会有常规移植手术出现的各种副作用。

作为人类观察外界最重要的途径,眼部疾病是患者痛苦的根源之一,而无副作用的移植手术,则给这些徘徊于黑暗中的人们一个重获光明的机会。当下我国也在加速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预见,通过iPS细胞培养技术重获光明的人会越来越多,因角膜损伤导致的眼部疾病也不再会是一种难以应对的疾病。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眼睛干涩有异物感干细胞疗法有望帮助患者摆脱干眼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