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脚踏回击公式

a:未压缩后避震时五通与后轴距离
b:压缩后避震行程至极限时五通与后轴距离
θ:压缩后避震行程至极限时后轴相对五通偏转角度
R牙:牙盘半径
R飞:飞轮半径
中括号内是受力段链条在后避震压缩前后的长度变化。由此公式可知:
1、若转点在五通后方略偏上,两者连线中分后轴移动扇面时,|b-a|即后轴与五通中心距离的变化在毫米级。若后叉长40公分,偏角θ为44度,五通中心距离转点中心5公分,可知|b-a|最大值超过4毫米
2、若转点在五通前方略偏下,两者连线同样可以中分后轴移动扇面时,|b-a|即后轴与五通中心距离的变化同样在毫米级。若后叉长40公分,偏角θ为44度,五通中心距离转点中心5公分,可知|b-a|最大值达到3毫米
3、若转点在五通上方,且两者在初始位置时与后轴距离相同,|b-a|即后轴与五通中心距离的变化在厘米级。若后叉长40公分,偏角θ为44度,五通中心距离转点中心5公分,可知|b-a|最大超过3.5厘米
4、若转点在五通上方,且两者在初始位置时与后轴距离相同,|b-a|即后轴与五通中心距离的变化在厘米级。若后叉长40公分,偏角θ为44度,五通中心距离转点中心5公分,可知|b-a|最大超过1.5厘米
以五通作为转点为最优解,次优解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