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跳槽进国企并做到管理层的感受

2023-06-12 17:44 作者:职场蛙幽哥  | 我要投稿

大家好, 我是幽哥群友心随,今天有幸借幽哥的平台,分享我作为中年女性,对国企机遇的看法。

我的个人情况:我本人在上海一家区属国企,先生在上海的一家央企(属于事业编性质)。当年从外地来到上海,也是在学习了幽哥很多职场跳槽的经验分享,并在其亲自指导下,通过offer综合评分比选后,选定了这家企业入职。

入职至今差不多五年了,期间从部门主管升职为公司管理层。没有背景,全凭能力和运气升迁。从民企到国企,我对于不同体系的差别感触颇深。

幽哥的老粉都知道,在幽哥多篇提到就业梯队选择的文章中,国企是其中评分较高的选项,比如文章《都是年薪15万,国企外企民企,到底选哪个?》。

今天,我想从一名即将步入中年的女性视角谈谈对国企的认知,给渴望进入这个体系的群友们一些参考。


一、国企的稳定性及薪资待遇

国企给人的印象就是稳定、铁饭碗。当年我在抉择的时候,因为有太多选择,非常纠结。

一方面国企给出的薪资确实没有达到预期,有民营拟在上市,开出的薪资条件是远高于这个国企(至少是50%以上);

另一方面,国企给出的岗位又是我这次转型所期望的(虽然幽哥文章中一再说不要在意专业对口等,但自己这点确实做不到)。

此外家里老人一边倒地倾向国企,认为初来乍到稳定最重要。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国企。

那进入以后他的稳定性和待遇到底如何呢?

第一,就稳定性而言,相比民营企业确实稳定得多,一般没有犯原则性错误,即使工作能力一般,也不会主动辞退你,最差也会给你调岗。这个我见证过,这主要是因为国企员工背后理不清剪还乱的人际关系。

另外,很多人进来确实没打算离开,因为开除、辞退等弄个仲裁、劳动诉讼,对国企这种爱面子的单位不好看。

如果你进去以后能想办法跟公司签上两次合同,不管是变更还是其他事由尽快搞到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有可操作性),只要不是自己想走,那你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二,就薪资待遇而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大家都知道国企待遇好,但是进来才知道国企的对人力成本支出是有很严格的管控的,定岗定薪定标都是死的,所谓三年升一级、五年升一档这种仿照公务员事业体系确实存在。

国企比起民营企业还是比较死板,分配制度简单,喜欢平均主义,但是好在即使效益不好,一般薪资都是往上走,基本不会往下降,即所谓的“熬薪资熬资历”是存在的

当年我试图用倒逼法跟企业谈薪资,进来后才知道这个岗位预算就是这么多,招聘的时候报价没有隐藏,也没有预留谈判空间。

实际上入职以后却我收获了意外惊喜,这就是大家知道的国企福利这块,而且这些一般在招聘环节是不方便告知的,只是笼统说一般福利大家有的你都有。

为此我私下还跟朋友(上海某国企上班)打听,事实上确实是这样,而且只多不少,一般大家确实也不对外明说(这个心思大家懂的)。

我的感受是家庭生活需求(粮油洗液纸巾等日常用品)基本都给你解决了,如果双职工国企家庭,生活用品会越积越多,最后就是各种送人。

这些非货币性福利以及货币性福利(各种补贴、过节费等)将会弥补明面上的固定薪资缺失的那部分,而且会让你幸福感爆棚。

至于五险一金都是全额缴纳,只高不低,包括补充年金、补充公积金、商业保险等国家允许的都会给你。

上面这些结合我先生所在央企以及朋友的国企,基本差不多,我相信上海的国企应该还有很多比这个更好的。

一句话来说,就是能给你的都给你,对外工资不高,但员工幸福感高

二、国企的优势、劣势分析

任何单位有优势,自然有劣势,即使是公务员、事业编人员也都有流动、有离职跳槽,国企也不一例外,相对而言因为他的稀缺性、进入的壁垒等,人员流动性可能低一些,优劣势也是因人而已。

就上述国企的稳定性、薪资福利等确实比一般民营企业好很多,尤其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能进入这样一家企业确实值得珍惜。

但是换个角度,正是因为他的稳定性、他的企业性质,决定着他不需要参与太多的市场竞争就可以轻松躺赢。

对于个人发展也一样,国企有着温水煮青蛙般的效应。

前面我也说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国企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旱涝保收,一旦拿到许可,就可以安享后半生,据我观察,一般有80%左右这样的人。

但是对于个人能力比较出众或者自认为有能力无法施展,又看不惯体系中那套处事方略的人而言,国企就是一种煎熬。

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体制内编制、薪资福利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跳出去也不会太差,大部分可以做到在不同系统中跳跃。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略币驱逐良币”,当然这里的良币并非被劣币驱逐,而是环境或是那套死板的系统

对于真正有能力、想做事的、认真做事的会看不惯、不适应或因那套人人平均主义的不公而离开。

说话实话,我自己也是各种适应和调整,到了第三年头看懂了,适应了,却有了离开的想法,我朋友基本也是在第五个年头想要离开,但是最终因为升职加薪等原因还是选择留下,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从一个即将进入中年的女性视角在处理这个问题,温水煮青蛙效应在我们身上感受非常明显。

三、给不同阶段求职人员的建议

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考公考编进央企、国企一般都是这样的排序,自己当年也一样,考编失败、国企没关系进不去,最后一步去了企业,混了这么多年,换了几份工作,没想到人到中年进了国企。

像这些国企、央企每年校招进来的确实很多,但是过个两三年流失的也很多,这就是年轻人的不稳性。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企一般有校招名额任务,对于毕业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是好的国企还是要凭关系才能进的。

就像幽哥文章中提到的地方越小,国企优势越明显,求稳定的女孩子还是建议去的,一开始就有赢在起跑线的感觉

但是想真的历练成长、个人职业能有较高的发展在没关系没背景的情况下,国企是比较难的。

对于人到中年的职场人,几经历练后,经历过形形色色的企业,这时候能够进入一家国企养老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实际上这阶段想进去会很难,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国企低的人员流动性是普遍存在的。

关于求职应聘这块还是多跟幽哥的文章学吧,如幽哥的干货分享《央国企求职秘籍:极大提高成功率》写的非常全面,我就不再多述。

中年人追求的是稳定的薪资、轻松的岗位,养儿育女的传承,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国企抛来橄榄枝,除了咨询幽哥之外,还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

有一个群友写了两篇文章《从外企进国企的感受(上)》、《从外企进国企的感受(下)》,阐述自己从外企到国企的感受,并总结了十条外企与国企的差别点。外企我不清楚,但是这里描述的国企我个人感觉很真实、切合实际,有需要的可以找出来看看。

最终,在这个体系几年时间,看过、经历过一些后,我清晰的理解到一句话“有人错把平台当能力”,可能初入职场的人不太懂,总认为自己能力出众,没有伯乐赏识。

但是如果进入国企事业单位,记得一定要放低自己,能力是必须的,但有平台施展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职场宝典5.0

我跳槽进国企并做到管理层的感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