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中谁成名之前最低调?别人都膨胀,就他深藏若虚
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里,大家对关羽的认识都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基本上我们了解的就是温酒斩华雄,阵斩颜良那几个典故,但是对于真实的关羽到底是如何扬名立万的,你又清楚多少呢?

关羽本是河东郡解县人,以看门护院卫生,伐董之前的他只是一个无名之辈。不过乱世出英雄,就是这样一个无名之辈,却在之后的群英荟萃上大放异彩。

《三国演义》中对关羽一战成名是这样描述的:刘备为了以正统的身份兴复汉室,携关羽张飞二人前去赶赴袁绍的英雄联盟大会,不料临到门口却因身份低微被侍卫拒之门外,好不容易碰上了曹操将他三人带入了营中,却还是被在场的各路诸侯指指点点,连座位也就只给刘备配了一个草凳,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这兄弟三人的时候,他们却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董卓这厮派华雄来战,袁绍盟中接连损失两位大将,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关羽挺身而出,请战华雄,临行前曹操替他温好了酒,估计这会儿是已经做好了准备,眼前这位八成也有去无回了,却没想到,酒未凉的功夫,关羽便提着华雄的脑袋淡定地归来。这一战让军中所有的将士全都刮目相看,自此,关羽便成了温酒斩华雄的英雄人物。

不过说来说去这也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罢了。真实的历史上,关羽的成名之路其实并非如此。

史书当中描写关羽个人生平的文字并不多,不过有三件事确实是记录在册:阵斩颜良、刮骨疗伤和威震华夏,这当中对于后两者的描述是比较详尽的,而真正让关羽一战成名的就是"阵斩颜良"。可能陈寿本人不喜过多描绘战争场面,所以对阵斩颜良只有短短记录的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虽然简短,但还是可以看出想要斩颜良也是比较困难的,兵荒马乱之中,不知是关公眼神儿真的1.0还是靠上天眷顾的运气,总之,他这一战是实打实的为他创下了华夏威名。

所谓关羽的成名之路,其实就是他把握住了机会,白马斩华雄一战成名,而后又靠着自身的实力博得了天下人的认同,威震华夏。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我们除了要看到关公的威名之外,更应该看到的是他成名之前的对刘备的衷心追随和任劳任怨。把握好时机固然重要,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达到质的飞跃之前,还需默默积累,方能马到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