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银英动画考古——帝国军其它舰艇

前情提要:
本系列专栏乃为怀旧之用,也可以作为对旧版《银河英雄传说》动画感兴趣但介于篇幅庞大而一时无法全部观看的朋友粗略了解旧版动画的切入点。
审美观是一种很难统一的东西,但不论如何,旧版动画那些颇有朴实厚重之风的舰船和其它武器装备的设定在今天也应该能找到喜欢它们的人吧?
帝国军运输舰:

和同盟军的同类舰船一样,帝国军运输舰的舰体布局相当地简洁,或者说还要更简洁一些:因为它基本上就只是一个有机动能力的太空集装箱,只不过前方多出来一个舰桥,后方多出来四个推进器罢了。在舰体长度方面它仅相当于同盟军运输舰的一半(考虑到帝国军战舰自持能力普遍强于同盟军这一点,帝国军大概不需要同盟军那么夸张的补给船),但在舰体的横截面积上它却略大于同盟军的同行,因此其物资和人员的运载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通常而言,帝国军的运输舰会被部署在远离火线的后方,但考虑到运输舰不像医院舰那样有着原则上不允许攻击这一规则的保护,它还是在舰首部舰桥的下方位置安装有12门用于自卫的低出力光束炮。
帝国军运输舰长968米,宽521米,高537米,舰员36人。

关于帝国军运输舰有两个比较值得记述的事件:
其一:帝国军“沉默提督”艾森纳哈曾经担任过运输舰的舰长,并主持了在危险环境下对莱因哈特指挥的“贺修里希·安琴”号巡航舰的补给工作。
其二:在帝国内战期间,配属于贵族联合军李典亥姆舰队的运输舰舰队在战局溃败之时曾因为未及时让出逃跑的道路而遭到李典亥姆本部舰队的攻击,此举令公爵尽丧军心,并很快死在士兵的报复之下。
在遭受友军炮火攻击而损失惨重的李典亥姆军运输舰队中,“帕萨三号(Passau III)”是最先被击沉的那艘,“迪伦八号(Düren VIII)”则因为幸存者中有两名“孔拉德”而为人所知。两名“孔拉德”中的孔拉德·林查后被调任至瓦列舰队并参与了对地球教本部的镇压行动。


帝国军工作舰:

在整体设计思路上,帝国军的工作舰与同盟军的同类舰船其实差不多,都是讲求用舰体从三面将对象舰船围住以便进行修理或是维护,但是比起同盟军凹字形截面,帝国军的工作舰选择了工字型的构造,因此一次可以同时对两艘战舰提供服务。
除去修理和维护战舰之外,帝国军工作舰也是多种工程设备的携带者,这之中就包括有工程兵部队常备的扫雷设备以及十分著名的指向性杰夫粒子发生装置(在这种装置面前,传统的雷场将变得十分容易突破,在亚姆立札会战和伊谢尔伦回廊战役中,帝国军都使用这种装置快速地在雷场中开辟出了舰队进击的通道)。







小型工程船只:
在凡佛里特星域会战期间,格林美尔斯豪简舰队一度登陆在凡佛里特4-2星球上对同盟军补给基地展开地面攻击。在登陆时,舰队采取了先向星球冰盖发射燃烧弹融化冰盖,再出动小型工程舰船在水面上敷设液态金属层的方式制造了大片临时的泊地。

强袭登陆艇母舰:

虽然说帝国军舰普遍都具备进出大气层的能力,但专用的登陆舰艇在帝国军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不外乎矛与盾相生相依而已:帝国军战舰的登陆能力拿来欺负一下没什么防御能力的星球尚可,但在面对攻防兼备的宇宙要塞时还这么干就近乎自杀了。哪怕仅仅是为了预防某种可能性,专业的登陆舰艇也完全有必要列装*
*毕竟,热衷于建造宇宙要塞的就是帝国自己,同盟军又没有类似的东西……
依据作战的常识,在登陆战中轻小灵活的舰艇总是比大而笨重的船只更有生还的可能,因此真正迎着要塞火力冲锋的登陆艇绝不可以设计的十分笨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若是为每一艘小型的登陆艇都单独配备瓦普引擎又显得太过奢侈(帝国军倒不是没有给小艇配备瓦普引擎的技术能力,但成本总归是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帝国军的解决方案是:用具备瓦普跃迁能力的强袭登陆艇母舰携带大量登陆艇行动,到了地方再释放登陆艇并让它们依靠自己的动力以常规航行方式前往登陆的目标。
强袭登陆艇母舰的作用仅限于携带者大量的登陆艇前往战区,因此它的舰体设计非常地简洁,看起来就像是一枚地球时代时期的木柄手榴 弹,共计16艘强袭登陆艇如同流苏一般从强袭登陆艇母舰的端部“垂下”,从正面望去,它们完全处在母舰舰首的遮蔽之下——不出意外的话,强袭登陆艇母舰的舰首应当是全舰装甲最为厚重的区域,因此在正式的登陆战开始之前,这些登陆艇的安全应当是有相当保障的。考虑到这种舰艇的“母舰”性质,它应该并不适合出现在敌方火力密集的一线,而是应该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就释放自己的“货物”。
强袭登陆艇母舰长752米,宽180米,高180米。
强袭登陆艇:

在实际战斗中,强袭登陆艇母舰会留在相对安全的后方,真正活跃在前线的还是这些体型轻小灵活的登陆艇。每一艘登陆艇可以携带三个小队的装甲掷弹兵以及它们的附属装备,它们既可以通过设置在舰体前端的跳帮通道出入,也可以从舰体侧面的舱门那里进出。在舰体端部设置有四根大型的固定桩,一旦强袭登陆艇和目标的外表面确实接触,这四根固定桩就会立刻打入目标的外壳以将登陆艇和目标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在部分情况下,强袭登陆艇也会先对目标的表面发射锚索,随后再收紧锚索将自己拉近目标。

因为在周身多处设置有喷口的缘故,强袭登陆艇可以选择的飞行姿势也相当多,它们既可以通过艇首/艇尾处的喷口沿舰体轴向前进/后退,也可以通过呈圆周阵列布置在舰体首部的推进器实现横向的“漂移”——在登陆作战中,更高的灵活性总是能带来更多地好处。
为了支援登陆部队或是为了自卫之用,强袭登陆艇上也配备有光束炮和导弹发射装置,从战场观察的结果来看,这些武器的安装部位都靠近登陆艇的前端。
强袭登陆艇长93米,宽31米,高31米,舰员9人。




强袭登陆艇最有意思的一次战例大概发生在第六次伊谢尔伦攻防战中:是役,同盟军方面的蔷薇骑士联队乘坐着强袭登陆舰到处跳帮帝国军舰船,抢夺舰船上通讯设施并在公频喊话邀战他们那叛逃回帝国的前长官留涅布尔克。结果,最终帝国方面为了名誉方面的考虑也不得不把留涅布尔克当成牺牲品推出来应战。气势汹汹而来的留涅布尔克驾驶着一艘强袭登陆艇,在左闪右避之下成功跳帮了同盟军的666号强袭登陆舰,创造了史上罕见的“登陆艇”“登陆”“登陆舰”的奇妙战例。



医院舰:

医院舰大概是帝国军中最为庞大的舰船,考虑到一场战斗下来伤兵常常以万为单位来计算这一点,它们的体型会如此硕大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无需考虑战斗以及贵族那些奇怪的审美观的缘故,医院舰的舰体设计充满了实用主义的色彩:整体来看,它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方块外加一个推进器而已。和同盟军的医院舰一样,帝国军的医院舰也喷涂有非常显眼的宇宙时代双方公认的医疗救护标志,不过在整体涂装方面,帝国的医院舰比同盟军修饰得更加彻底一些:它通体纯白,而不是像同盟军的医院舰那样只在舰首处喷涂有宽白色条纹。
帝国军医院舰长2000米,宽525米,高526米。
*关于帝国军医院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在一次大战过后,毕典菲尔德曾经专门在报告中请求奖励医疗部队的功绩,令莱因哈特大感诧异(考虑到黑色枪骑兵舰队的战损率,老毕你是得好好谢谢帝国军的军医)。
导弹舰:

比起同盟军的导弹巡航舰来,帝国军的导弹舰要显得更加专业也更加紧凑一些,和沿用了同盟军巡航舰舰体,在设计上有诸多妥协之处的前者相比,帝国军的导弹舰根本就只是个自带推进器的导弹发射架:它在40X40米的前部舰体主体部分中以39x4的形式足足塞下了156个导弹发射单元,火力密集程度远超同盟军的94单元。这当然同时也极大地强化了在战舰被命中之时殉爆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但就算是同盟军那种把导弹发射架分布在各处的导弹舰在中弹后的表现也没有好上太多——这大概就是第六次伊谢尔伦攻防战之后导弹舰少见于双方舰队序列中的最大原因了。
帝国军导弹舰的舰尾推进器布局很有意思,每一部推进器都由一个独立的小型反应堆供能,而不是像绝大多数战舰那样所有的推进器都从主反应堆中汲取能量。除此之外,大概是为了尽可能消除发射导弹时的后座力与振动对舰船姿态的影响,帝国军导弹舰的推进器喷口布置得非常对称,应该是可以保证舰船大体上不会因为大量导弹的持续发射而翻滚或是偏航。
帝国军导弹舰长250米,宽40米,高65米。
主要武器:
舰首39联装导弹发射装置4部。
小型运输船:

一种运送兵员的小型舰船,似乎没有武装。

交通艇:

交通艇是帝国军战舰上普遍搭载的一种小艇,它们在通常情况下会被用于舰队内部的交通,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充当战舰的逃生艇。
交通艇长33米,宽8米,高12米,舰员2人,准载60人。


在这种交通艇的基础上还演变出一种可以瓦普航行的长距离交通艇,相比于普通交通艇它加长了约20米,这应该是帝国方面最小的具有瓦普航行能力的宇宙船。
长距离交通艇长51米,宽8米,高14米,舰员2人,准载60人。

小型高速艇:

一种具备瓦普航行能力的交通艇,可以充当信使的角色,在艇首有一定程度的武装。在巴米利恩会战期间,希尔德·冯·马林道夫曾乘坐这种交通艇前往米达麦亚舰队处劝说他和罗严塔尔一道向海尼森进军以逼迫同盟投降。
小型交通艇长135米,宽41米,高53米,舰员12人。
强袭侦查舰:

强袭侦查舰是一种专门用于侦查和情报工作的舰艇,其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摄像、监听和反监听。这种战舰没有武装,因而在行动中它只能依靠隐蔽性来保护自己,处于这个目的,舰体表面的涂装是与星空背景相近的深色。考虑到即使是帝国军的战车都配备有较为完善的防探测和电子战设备这一点,在更加需要依赖隐蔽性的帝国军强袭侦察舰类似的设备显然只会更加齐备和强大。
除去深色涂装外,强袭侦察舰在外观上的另一大特征是舰首部硕大的摄像头。
帝国军强袭侦察舰长125米,宽35米,高39米,舰员8人。



帝国军强袭侦察舰最为著名的一次行动是现场拍摄了贵族军用核子武器毁灭威斯达朗特聚居地的影像,这些视频资料的公布使得旧贵族彻底失去了人心。

内容出处见链接,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https://gineipaedia.com/wiki/Category:Imperial_vessels
https://asahiwa.jp/g/c/r_hilfsschif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