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擦肩而过大二开始备考,应届上岸清华美院,这条路可行吗?

刘飞
录取院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动画设计专业
本科院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画设计专业
初试总成绩:393分(初试总分第一名)
政治 | 66分
英语 | 67分
史论 | 117分
手绘 | 143分
在被动中争取主动

尽管在写这篇文章以前,想要用比较轻松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但是仔细回想起来,考研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关于产生考清华的这个想法,是在我的高中时代,但是我在高考考清华这件事上确实不是很顺利,两年和清华擦肩而过,我也没有再强求自己继续在高中继续这件事情,好像是放下了,又好像是没放下。
于是我来到了我的母校,位于清华大学东南方向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时光,很庆幸能来到北航,其实后来仔细想想,这确实是命中注定更加适合我的本科归宿,在北航见到了了好多勤奋上进的同学和学识渊博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审视,临近毕业,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而关于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主动而又被动的选择,主动在于,我产生到清华读研的想法产生的很早且付出了努力,而被动在于,选择考研也是我在比较早认清在校内内卷达到保研清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作出的相对无奈的决定。


我对我考研经验的归纳大致为:提前规划、承担风险、收集信息、扎实复习。
提前规划:因为我对研究生期间到清华读书的想法比较笃定,且在校也认清了保送基本无望的现实以后,我很快就决定了考研,并在大二的寒假联系到了张老师报名了黑马计划。我认为能够清楚判断自己的现状尽快确立自己的方向并进行提前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以我自身为例,在大二中旬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是非常靠前就基本可以判断保研清华的可能性,其实无论选择考研也好,争取保研也好,从我自身情况来讲,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在内卷,需要做一些我当时认为“无意义”的事情,所以在这时选择及时抽身另辟蹊径早早准备考研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为我准备考研赢得了相对宽裕的时间,对我来说确实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效。

承担风险:考研的风险确实是很大的,近几年尤其是今年,考研人数上升,内卷严重,相应的风险也变得很高。我的经验是,在考研以前,尽量要对自己考研需要承担的风险进行核算,盲目一腔热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考研的风险确实很大,如果想考清华的话,不可避免的要错过暑期实习和春招这两个求职的黄金机遇,且考研所学的知识很大概率很大部分的内容除了应付考试并不会对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太大提高的作用。另外,从动画来讲的话,提升学历对于有志于从事动画同学的同学来说是不是真的是刚需,辛辛苦苦考研考上了或者没考上和找工作相比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承担这个风险呢?这都是需要提前想清楚并且进行衡量。当然论述这么多并不是否定考研的价值进行劝退,相反,真正认清楚这些反而更加能够让我们摆正自己的心态,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必然需要承担这些风险,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会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当然,高风险背后也会有可观的回报,“清华大学”金字招牌下所蕴含的社会效益,美院的氛围,优秀的校友资源,都将是今后宝贵的财富,求职时也会获得更大的选择宽度。

收集信息:相对于高考那种被动的老师给安排课程,教材固定,辅导书固定的学习模式来说,考研的学习是非常主动的,很多关键的信息和经验不会自动找上门来,这需要我们去自己收集和争取,闭门造车是非常不可取的(能力极强的同学除外),考上的学长学姐,以及二战的同学都有非常宝贵的经验,机构也会实时的在对授课内容有新的认识以后对教学方向进行调整,这些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去主动的获取也没有人会主动的送到手边,所以考研更像是一场信息战,谁得到的信息多,谁就能在考场上多一分胜算。
扎实复习:这一部分就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了,制定好计划在正确的方向上扎实复习,按部就班的坚持下来,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其实在考研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同学不努力,很多同学假努力,很多同学努力错了方向,还有很多同学坚持不下来,真正能够扎实正确复习到最后的人,其实已经是一小部分了。焦虑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谁都会迷茫,都会有自我怀疑的时刻,但是要能尽快的从情绪中走出来,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只要努力过了,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关于各科的复习方法,在长久的复习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有些科目也没有达到前期预期,所以我的经验也仅代表我自己的一个心得总结,
英语:因为我对自己的英语不是特别有自信,所以我的英语战线拉的比较长,很早就开始背单词了,我背单词使用的是新东方的《恋恋有词》单词书,这本书根据单词在真题中出现的频率归类,背诵起来也比较能抓住重点,而阅读我就只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把真题做了一遍又一遍,我个人感觉已经足够了,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留两套近两年的真题放到最后复习来模拟,我就忘了从而导致了我最后无题可做挺无奈的。当然如果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前期背单词的同时也多看看外刊,做真题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其他的卷子(个人认为可以但没必要),另外英语作文的模版也是需准备而且需要背的,这一部分可以安排在十一月以后的时间段,平常的作文练习我是跟着每年的真题在写,然后再进行句子的推敲。
政治:我个人认为政治不宜开始太早,太早也比较容易忘,因为我是文科生,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所以我的政治复习大概是在九月开始的,前期就是跟着徐涛的强化班,配合着做肖老爷子的1000题,到了中后期后期就是做肖八和肖四,肖八看选择,肖四看大题,后期不放心的话也可以跟一下腿姐的技巧班,我觉的就很够用了,我是1000题和肖八肖四分别刷了三遍,后期模拟正确率明显越来越高,虽然正式考试政治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也不影响录取。另外非常建议政治大题背肖四:“肖秀荣yyds!快去背!”

史论:2020年考研我参加了试考,我亲眼看见了大批的考生栽在了史论上,所以我在今年的备考中对史论格外的重视,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在史论复习的过程中我的一个研友学姐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给了我非常多的有用的建议。在前期发现名词解释记不住以后,我也调整了我的复习战略,教材上只背诵论述和简答,因为在整理真题的过程中发现名词解释最高频的考点基本都会出现在论述或者简答中,而论述和简答中又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且2020年名词解释难且分值不大,所以只背论述和简答就能更多的照顾到重点且能节省很多的时间,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是非常适合我的,正式考试名词解释变成了选择,算是变相降低了难度,另外论述题我还按照梦清后期整理的论述题名单在知网上下载相关论文并总结了很多的主题的论述,这部分课本教材上没有,算是课外内容的扩展,但是核心还是我们经常强调的适用性原则,传统和创新巴拉巴拉各种知识点,这些论文中也会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例子,这为我在正式考试中答后边一些更加灵活的简答和论述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语汇。

手绘:关于手绘的练习我觉得开始的越早越好吧,2019年我也参加了梦清的暑假班,在那个时候大致了解了清华美院考研手绘科目的方向,在平日闲暇时间就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这也使我在最后冲刺阶段比较从容,可以有时间分享给我最拿不准的史论科目。“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话来形容手绘的复习我想是比较贴切的,大量的练习永远是提高手绘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肌肉的记忆也是不会骗人的。


另外我认为考研手绘科目对动画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不把它看作是一个任务的话,其实它是一个比较轻松愉悦的过程,我在考研白天文化课复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枯燥乏味以及身心疲惫的感觉,所以我会经常期盼晚上手绘部分的练习,插上耳机,播放上音乐,其实也是一个放松的过程,苦中作乐。在考研手绘的练习中,尽量形成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对动画的核心理解,老师也希望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才能让画面在一堆试卷中脱颖而出。


写在最后的话:其实在4月1日接到清华拟录取电话通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还是怀疑,不太能相信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反复确认以后才确定原来是真的录取了,其实这种不安感直到现在还没有消失,这好像是长时间不安状态下的一个惯性,一切尘埃落定后,回想起来才感慨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考研虽然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也断不可能成功上岸的。考研期间遇到了好多令人感动的事情,真实的感受到世界对我的善意,父母对我的无条件的支持,老师在得知我考研后对我课业的宽容,学长学姐不厌其烦的指导和经验的传达,研友的相互扶持,梦清老师对我提供的帮助,以及女朋友对我考研期间情绪的包容和支持,这些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令人感恩的经历,我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初试走出清华大门的时候,在所有压力释放后的身心俱疲,女朋友捧着鲜花站在校门口等我的情景,当时我就想,这大概就是黑暗隧道尽头最美好的景象吧。
最后感谢一起考研过来的战友们也祝福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考研只是人生路程岔道口的一个选择而非一个向上走的阶梯,就像我现在都没想明白如果当初我选择直接工作是不是会有其他的可能性,但是既然路已经走到了这里,自己做了选择,那就把自己选择的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吧,祝所有努力的人终有回报。

曾经都参加过清美的校考
纠结是否要提前准备考研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刘飞学长的早鸟模式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范例
如果内卷和竞争不可避免
早一点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要从清华美院考研中脱颖而出
这得益于刘飞学长提前了解清美考研
以及对于保研、就业、考研等关键节点果断的选择
以及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吸取刘飞学长的成功经验
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