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是让人对比亚迪刮目相看的一辆车
➤昨天我们分享了今年传统汽车厂商两款非常有看点的全新电动车之一的“卧龙”——长安深蓝SL03(传送门:《都想干掉特斯拉,包括这个长安深蓝,这车有机会?》),今天接着聊“凤雏”。
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跟“卧龙”一样想干掉特斯拉的是上周五(20日)已经宣布开启预售的比亚迪海豹。
21.28万元~28.98万元的预售价,目标明确,攻击性极强。

其实起初听闻海豹这车的时候,我看了一眼轴距,2920mm,噢,这不就是海洋系列的汉吗?所以我不以为然,毕竟对于不少自主品牌(本文尤指传统汽车厂商)来说,一直以来都在不遗余力地把一款车做成N款车的样子,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面”。而在这“丰富”的过程中,最不容易改动的就是轴距,有时候他们连车身都懒得改。这样的例子在比亚迪身上也是能够找到的。

然而这一次,随着海豹的相关信息越来越多,我发现事情逐渐偏离我的臆测,因为海豹和汉之间,似乎只有轴距是一样的。而且不得不说,海豹已经成为了最吸引我的那辆比亚迪。
比唐二代更惊艳
虽然自主品牌的车越来越好看是不争的事实,但讲真,要说设计水平真的很高,经得起推敲的车,还是没那么多的。当然了,我这里说的设计经得起推敲的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即便放眼豪华品牌,那也不是一抓一大把的。

而由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主笔设计的第二代比亚迪唐一度是我认为设计水平最高的比亚迪,我甚至认为如果把这车放在尺寸相仿的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车型旁边(如汉兰达、宝马X5等),唐的外观无论是整体气场还是细节拿捏,都是不落下风的。甚至把各车的logo遮起来,路人并不会觉得这辆唐二代是最便宜的那辆。
这时候得来个防杠声明,这里讨论的仅仅是设计水平,不是综合产品力水平,各位切勿断章取义地认为车辙君说唐二代赛X5,我会被网暴的。
而在唐二代之后,比亚迪的设计水平确实比以前是提升了不少,例如秦、宋等系列车型,但它们也只是比以前的比亚迪好看了很多,不输于同时期的合资品牌主流车型而已,跟唐二代这种惊艳是比不了的。即便如此,我认为一家厂商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带来像唐二代这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也已经足够了。

时隔数年之后,比亚迪刷新了我对他们设计水平的认知上限,这款海豹不仅不是我臆测中的那辆拉皮汉,它更是比亚迪家族甚至中国品牌轿车(注意,这里囊括传统厂商和新势力,也包含轿跑细分领域)的颜值天花板。

我不打算花费过多的篇幅将海豹逐个面、逐个细节去展开了讲,毕竟审美还是见仁见智的,我猜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辆好看、漂亮的车。我也认为海豹无论是整体的车身比例,还是细节设计的拿捏,都展现了比唐二代更高的高度——该有的细节都有,但又不会用力过猛。
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这些
说到底,好看的外观设计其实都只是一块敲门砖,虽然脸是很重要,但是车嘛,还是得讲究实力的。之所以开头说如果海豹就是换脸拉皮的汉我会不以为然,是因为汉身上除了刀片电池之外其实真的没有过多可以拿出来鼓吹一番的技术了。

时至今日,刀片电池该吹的也吹够了,它现在也只是海豹身上的一项基本功,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刀片电池在海豹身上的布置方式。
前些天我们聊过零跑C01,说到那是首款国内采用了CTC技术的车型,也就是将电芯直接放在底盘车架上的技术,当时我们也说到了,其实零跑C01是将一定数量电芯组成一个个的模组,再直接放置在车架上的,虽然跳过了电池包,但还是存在模组,是MTC而不完全是CTC。

但比亚迪海豹则是直接将刀片电池电芯直接固定在车架上了,他们管这叫CTB,Cell to Body,实际上意思也跟CTC差不多。
考虑到比亚迪海豹和零跑C01的面世时间差不太多,我们愿意将这两款车一并归为中国首批采用CTC技术的两款车型。这样的技术带来的优势就是相对节省空间,并且对车体的抗扭刚性也有好处。

海豹和汉另一大区别在于,海豹也是一款以后驱为基础的电动车,这跟前些天说的长安深蓝SL03、零跑C01都是一样的,对于电动车来说,这无疑是更优的布局。
这里还可以展开说说,汉EV高性能版前后电机的输出功率分别是180kW和200kW,而来到海豹这边,则变成了160kW和230kW,不仅总功率比汉EV进一步微涨了10kW,从功率分配来看,也是更倾向于后驱的特性。
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3.8秒,比汉EV的3.9秒略快一丝。
而在单电机长续航的版本方面,汉只有“区区”180kW,海豹有230kW,这也让两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有了7.9秒和5.9秒的天壤之别。不过海豹还有一款标准续航版,仅有150kW,但也有7.5秒的破百能力。

还有一个细节,在高性能版的电机类型上,汉EV前后电机都是永磁同步电机,而海豹则将前电机换成了交流异步电机。这两种电机哪种更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们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取向不同。或许正因改用了一颗前桥交流异步电机,海豹高性能版即便在电池容量稍微小于汉EV高性能版的情况下(82.56kWh VS 85.4kWh),CLTC续航里程也能以650km赢过汉EV的610km。

从设计风格和动力配置来看,海豹相比汉都是更重运动性的取向。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继续说说底盘形式的变化了。
海豹采用了双叉臂前悬架和五连杆后悬架,前桥的刹车卡钳也改为了更优的后置。
这也是海豹与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让人对比亚迪刮目相看的要点,你懂的。
对了,随着海豹整个前桥都跟汉彻底不同,海豹大概率是不会再有汉身上那方向柱不正的“小毛病”了。

所以海豹这车从硬件基础来看,真的就只有2920mm的轴距是跟汉是一样的了,它不仅是从看得见的地方就让人眼前一亮,看不见的地方也让人很感兴趣(甚至有一种想订一辆来一探究竟的冲动)。
可是,海豹会不会有点贵?
海豹的预售价为21.28万元~28.98万元,不知各位对这个价格有何看法?虽然海豹的轴距跟汉同为2920mm,如果是以轴距论级别,这两款车妥妥地属于同级了,但海豹的车身长度为4800mm,而汉却有4995mm,几乎差了20公分,这就妥妥地属于两个级别的产品了(至少从主流的以尺寸来划分级别的方式来看是这样)。

至于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两车车身长度差那么远,轴距却一样,我只能说,不仅是因为汉有DM混动版本,更是因为海豹是个真正的纯电动车。你细品。
取两款车电池容量相近的版本来比较,汉EV改款之后起步就是26.98万元的单电机长续航创世版,而海豹方面,与之相近的则是26.28万元的长续航后驱版,两者大体上的配置是非常接近的,只是海豹多了感应后备箱、真皮座椅、氛围灯等配置(注:汉EV这个版本虽然没有感应后备箱和真皮座椅,但也有电动后备箱和皮质座椅),最大的区别或许还是加速能力方面的7.9秒和5.9秒。

这样看来,海豹的定位其实跟汉是非常接近的。
其实汉EV在改款之后把包括标准续航版在内的25万以下的版本全部取消,多少就有一点为海豹让路的意思,因为海豹真纯电动车的身份,几乎可以确认不会推出混动车型,因此在21~25万元的价位,纯电由海豹负责,混动由汉DM-i负责。这分工好像还挺合理。

但是再回想一下我们昨天说的那位“卧龙”,海豹这个“凤雏”的价位似乎就会高了些,毕竟两者在车身尺寸上可以说是匹配得门当户对,按照“卧龙”的疑似价格表,其纯电版长续航顶配的价钱就跟海豹标准续航入门版差不多。尽管“卧龙”的价格表只是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但我们认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如果两者在体验上比较相近,那我可能还是更倾向于“卧龙”。

然而这就是比亚迪现在的厉害之处,从海豹的定价就能看出来,比亚迪当前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定价权。
前不久,改款的汉和福特蒙迪欧相继上市,我们就有此感慨,汉EV可以把价格拉到接近33万,蒙迪欧却只能下探至不到16万,真是不知不觉,后知后觉。
以前我们总说,花20多万去买一辆比亚迪,不是我买不起,而是我没有理由这么做,而现在,似乎已经没什么人会觉得花20多万买比亚迪是件不合理的事了。

海豹这么一款令人刮目相看的比亚迪其实出现得很是时候,它身上的技术亮点需要当今比亚迪的品牌力来支撑才能相得益彰,同时比亚迪也需要这样一款车来展示他们对于造车的理解,因为造车不仅是造电池、造混动系统、造车机内饰。这也是我个人对海豹非常感兴趣的原因。
至于价格是不是真的贵了,那就交给市场来投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