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记之重生|第十一章 工作
在保研失败之后的几天里,杨慧其实没怎么纠结就决定自己要找工作了。一方面,她忽然察觉到,自己虽然学习挺好的,但对学术研究似乎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大学这几年一心想保研也无非是给自己找个念想罢了,保研这件事既不能让她以后过得更好,也不能让失踪的李红玲回来,保不上也罢。另外一方面,作为全国师范类院校的重点院系,她们系找工作还是蛮容易的,所以,与其在学校里为了自己并不是非常喜欢的学术浪费时间,倒不如先去找个工作,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也给奶奶和杨建军挣点钱,缓解一下家里的压力。
尽管苏心圆觉得她的想法很好,但还是在第二天张老师一上班就跑去张老师办公室给杨慧作证去了,和张老师据理力争地说杨慧社会实践都去了,她亲眼看到的,每周都去只有最后一次因为受到了熊孩子的人身攻击,伤心了所以没去。她可以用人格甚至性命担保杨慧去了。但张老师依然要求苏心圆提供更加客观的证据,否则不予采信。后来,杨慧中午从外面回来时,苏心圆正在给家里打电话,听她和小侄子说的话,似乎被她爸给骂了,说她去张老师那里胡搅蛮缠,打扰人家老师工作,学习好也不能这样,就是家里骄纵坏了云云。她和小侄子一边打电话一边抹眼泪,戴着耳机也不知道小侄子是怎么安慰她的,只听她说:“你乖啦,不要惹那老爷子生气,你看我就是个教训,呜呜呜呜呜,他怎么能那么说我?我没有去胡搅蛮缠,没有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杨慧坐在下面桌子旁,静静地听着苏心圆夺在床帘里和小侄子说话,心里无比感激这位为她出头、替她说话的好朋友,但她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这时她能不管不顾地去院里为她作证、宁愿被爸爸骂,也不愿意在她和李亚楠的矛盾中站在她这一边、一起对付李亚楠?
正在想着,苏心圆和家里打完了电话,头发在床上蹭得都立了起来,一张明朗的小圆脸上泪迹尚新。她看见杨慧在下面坐着,不好意思地用小白手抹了抹脸,发现抹不干净又看见杨慧递给她一张面巾纸,才勉强露出一点笑意地接过来,擦干净之后,好想心情也变好了似的,和杨慧说:“你保研这事儿本大爷也帮不了你了,我在张老师那磨叽了一上午,他非要我出示客观证据,可我哪里有嘛!你都没有我怎么能有。结果,等我一走,他就给我告我爸了,说我这么冲动不好,以后会吃亏的……简直是个事儿爹。你看,本大爷为你都和家里反目成仇了,你给爷笑一个呗?”然后她狡黠地冲杨慧眨了眨眼睛,自己先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杨慧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抓着苏心圆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然后想起来,她爱吃,就说:“晚上我请你吃火锅,我杨某人也要挣钱了,你一定要接受啊!”苏心圆看一向沉默冷静的杨慧今天都自称是“杨某人”了,一是觉得她找工作的事儿有戏,二是觉得她心情可能不错,于是一口答应,说晚上要把杨慧未来一年的工资都吃光,必须吃高级的,就……学校门口48一位的火锅自助吧。杨慧说,没问题,等我真正上班了,每周坐公交来请你吃饭。这话把苏心圆说乐了,说,要来也得打车来啊,朕可舍不得朕的爱妃舟车劳顿。
杨慧看苏心圆又乐呵了起来,内心的愧疚感也消退了一些,忽然想起来她刚才居然和几岁的小侄子吐槽她爸训她的事情,就很好奇地问:“你小侄子多大了?这么复杂的事情他听得懂?”
杨慧这样一问,苏心圆好像隐隐地抖了一下似的——如果不是后来她告诉了杨慧所有的事情,杨慧都以为她此时看错了——说:“哎,他懂什么啊,我只不过是把他当个情感垃圾桶罢了,反正他什么都听不明白,也不会被我搞得不开心,不过他什么有用的话也说不出来,就会说,想我啦想我啦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想想我还蛮生气的。”
“好可爱啊!那么小的一小孩儿就被你揪着钉在手机前看你哭,你也真是的。”杨慧又说,忽然想起来,她还不知道苏心圆的小侄子长什么样呢。于是她又问:“有照片吗?我想看看他长什么样,肯定和你一样,小脸圆圆的。”
苏心圆晃晃自己的旧手机,说,“本大爷这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手机里自然都是我的照片啦,这手机内存不够,他的照片我看完都删了,虽然老头儿今天骂我了,但我过几天就熊他个内存大点的新手机,哈哈!不过,你说说你工作的事儿,今天怎么感觉有眉目啊!”
杨慧说:“是的,但也不能说有眉目,只不过刚我去听了个师姐的报告,她去XX附中了嘛,就还不错。她刚说她们附中YY分校缺语文老师,说很喜欢咱们学校的学生,让我赶紧投个简历过去。能去XX附中多好啊!”
苏心圆说:“对对,高中净做他们出的题了,有些特别变态,我最不喜欢做的啦。你去了给我出口恶气。”
杨慧说:“一定的,我去出题比你高中做得还难。”
杨慧果然去了XX附中YY分校当语文老师了。最开始学校看了她在本科时的表现、尤其是她那令人惊艳的六级成绩以及听了她精心准备的试讲之后,纷纷表示,这种学生必须招进来,而当他们又听说杨慧的高考成绩是全省第八时,直接破格让她去总校教书,分校都不用去了。这让杨慧在受宠若惊之余,忽然感觉到,如果不再通过诸如高考保研之类的事情和过去种种遭遇纠缠,自己的人生其实也蛮不错的,至少在找工作这件事上真是一帆风顺,顺利到一个月前自己都不敢想象。
第二年的九月,杨慧去XX附中上班了,苏心圆和李亚楠留在本校读研究生。但让杨慧有那么一点点介意的是,苏心圆研究生竟选择和李亚楠住一间宿舍,似乎忘记了她和杨慧之间曾经的约定,也忘记了杨慧和李亚楠之间的矛盾。但介意归介意,杨慧也只摘不出来苏心圆什么,毕竟本科四年里,苏心圆用小太阳一样温暖一点点融化了她那颗在残酷命运中被冻僵了的情感,让她想起这个眼睛亮亮、笑脸圆圆的姑娘时,内心都会涌过一股有如春风拂面般的暖意。
虽然上班挺忙的,但杨慧还是会每月去学校找苏心圆吃一顿饭——此时,她的已经是苏心圆读研究生补助的几十倍了,哪怕她把每月工资奖金的三分之一都汇给奶奶和杨建军,剩下的钱也是一笔客观的数目。虽然苏心圆家境殷实且苏爸爸一直鼓励她好好读书同时也一直源源不断地在经济上提供支持,但杨慧还是坚持每次吃饭都她请客,搞得苏心圆直呼“慧慧你把我包养了吧!我会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就把我当个田螺姑娘包养了吧!”。尽管如此,苏心圆还是在过元旦时,拎着大包小包的食材来她宿舍涮火锅,然后送她一套美国产的护肤品,礼盒上被苏心圆用龙飞凤舞的大字写着:“阿美利加王国向我大天朝上贡的贡品,送给朕的爱妃使用。”
因为多年的皮肤病,杨慧其实对护肤品什么的已经不抱希望了,平时就用点价格便宜、成分简单的面霜,从未想过要用此类花费颇多的护肤品来保养一下,但苏心圆既然送了,她也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心想来年多请她吃几顿好的,于是她就每晚开始用那套护肤品。本来以为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但后来,用了几个月之后,不知道是工作之后心定了还是身边没有李亚楠天天烦她了,亦或是相对贵一些的护肤品真的有护肤养肤的作用,她脸上的粉刺和痘痘情况似乎有所好转,而且用了那家的身体乳,身上的湿疹好像也好几个月没犯了。看着自己慢慢健康起来的皮肤,杨慧觉得这样的日子也蛮好,如果能一直这样过下去,此生似乎也值得了,哪怕工作累一点,哪怕自己还胖得像个正方形。
但杨慧以为会一直过下去的平淡生活却被一件事情打破了,但准确地说,并非是一件坏事。
本来,XX附中招杨慧进来当老师时,是打算让她教普高年部带高考的,现实情况也就如此,杨慧一入职就被学校分配教高一两个班的语文。杨慧人本就聪明,而且做事还认真,再加上学生们听说新来的老师当年高考文科全省第八,更是对她甚是佩服,无论是上课还是课余时间,都喜欢和这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交流,有时候课外活动也愿意找杨慧帮忙,其中就有一个叫李秋若的女生。
李秋若是个安安静静的女孩,成绩很好,虽然说不上总能第一第二,但也是班级前五,基本上属于全国高校随便挑的学生。她长得高高瘦瘦的,笑起来斯斯文文的,平时不言不语,看到人就把眼睛眯起来笑笑,在班级里,和谁都挺好,但也说不上和谁特别好。她本来是学习委员,但因为会画画,而且读书读得特别多,平时也被安排帮着出出板报、策划策划班会什么的,是个很有天分但不显山也不露水的姑娘。杨慧最开始也没有特别留意她,毕竟,在这所超级重点中学里,每个学生都有着不一般的背景、受过非比寻常的教育,如果不看学习的话,李秋若在其他方面也并不是非常拔尖,而且她为人本来就低调,所以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
但在给这个班上了两周语文课后,杨慧还是留意到了李秋若。最开始是她批学生的周记,发现这不声不响、见谁都笑眯眯的李秋若写得一笔龙飞凤舞的好字,而且她的周记也是别具一格,角度和思维的广度都不太像高一学生写的,只看了一次她的周记,杨慧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就是当杨慧和学生们熟悉起来了之后,李秋若总有意无意地下课和她聊两句,有时候课余时间还跑去办公室问她问题,如果时间充裕,还和她探讨一下文学方面的问题,有时候也让杨慧给她推荐两本书看看。
“杨老师,我上大学要读文学专业的,这个我早就想好了,毕业之后要么去高校当教授,要么去出版社当编辑,我反正特别喜欢文字词语组合带来的那种复杂的美感,天生就喜欢。”李秋若对杨慧说。
当然,杨慧也喜欢,如果她不喜欢,怎么会在家境如此贫寒且自己理科成绩也很好的情况下舍弃了计算机和金融这样的热门专业而去读了个纯文科专业?她也喜欢李秋若和她说的“文字词语组合带来的复杂美感”,这是她大学时期从未想到过的,读文学对她来说,也许更是一种对李红玲离开家之前生活的怀念,那种怀念在之后漫长生活的不断回忆里被打磨得闪闪发光,最后好像成为了一种天生的、刻在骨髓里的喜欢。
但不管怎么说,杨慧还是对现在的工作以及生活非常满意的,她喜欢李秋若,喜欢她在作文周记里写得奇思妙想,也喜欢她下课来和她讨论的那些问题,更喜欢她教的两个班同样也喜欢她的学生,如果不是那天下午忽然发现了那件事,她觉得她会一直把这两个班的学生教到高三毕业。
那天是高一下学期、快到期末的一个周三下午,外面的阳光已经有了夏天那种明媚,办公室里也热了起来,从上午开始空调就一直开着,但胖胖的杨慧也需要一直喝冰水来解暑。正在她读学生们的作文时,年级组长张老师忽然走进办公室,径直走到杨慧桌旁,小声对她说,“小杨,跟我出来一下,有事儿找你。”
当时正值课间,办公室里老师学生的人来人往、人声鼎沸,杨慧只能跟着年级组长走到外面走廊里,以为组长要交代期末考试的事情。但很奇怪,张老师带着她出了办公室之后并没有在安静的地方停下来,而是径直带她出了教学楼,向学校后面的国际部走去。
“张老师,我们这是去哪儿啊?”杨慧问,“是去国际部吗?去那儿干什么?”杨慧又问,实在想不出来去做什么。
“嗯,国际部的刘校长要见你,刘校长这学期刚从市八中调过来,我也不太熟悉,但她秘书刚打电话来通知我,说她想见你,让我带你过去,我就直接来找你了。没打扰你批作业吧?你和国际部是怎么联系上的?”
杨慧也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国际部?她这辈子离出国学习最近的时刻,就是大二大三李亚楠天天准备托福GRE考试那段时间,后来连李亚楠那种家境优越、英语考试都考完了的都没去成美国,她这种根本想都没想过。今天这事儿也真是奇怪,她也是完全摸不到头脑。
国际部的教学楼和前面普高的教学楼设计布局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课间走廊上学生的数量相对少一些,而且还时不时能遇到外国人——前面普高班级的外教也是从国际部来的,杨慧也见过几次,但没有什么交集,也就是有一次一个英国外教第一次来普高年部上课、找不到教室了,杨慧正好没事儿把他带过去,顺便路上和他说了几句英语。但这一幕恰好让李秋若看到了,她后来和杨慧说,杨老师没想到你英语说得那么好,那外教是苏格兰人,说得苏格兰英语我们都搞不太清楚,但没想到你对答如流,真是厉害。
杨慧也觉得很奇怪,因为她丝毫没觉得和那英国人沟通有什么问题。但她也清楚,和向老师学的那几个月的英语像打开了她的任督二脉一样,很多以前不清楚、不明白、在脑子里模模糊糊的问题在那几个月里变得清楚明白,而哪怕是在向老师后来失踪之后,她也没有扔下英文,而是去学校图书馆借来很多英文小说和学术书籍看。虽然那会儿除了兴趣之外也为了保研之后的学术,但每天读英文读物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杨慧很喜欢这样,没有什么压力,也不考虑这样学英文将来有什么用处,就是兴趣使然,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但她其实没有想到,她的英文很快就要派上用场了。
到了后楼的国际部之后,张老师带着她直接走到国际部三楼的副校长办公室,敲了敲门,只听里面说了声“请进”,两个人就推门进去了,看见了新调来的刘校长。
刘校长是位有着浓重书卷气、高高瘦瘦的中年女人,虽然穿着利落的职业套装,但丝毫不露锋芒,眉眼长得很舒展,笑起来很温暖,让人觉得,哪怕还没和她说上话就已经如沐春风了。但令杨慧感到惊奇的还不只这一点,而是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刘校长看着眼熟,好像之前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但又明显没见过。在刚见到刘校长的那几分钟里,她甚至都在想,刘校长会不会也是她母校毕业的,但就算是也是好多年以前的事儿了,她不可能见过。那这种奇怪的感觉是怎么来的?
就在杨慧百思不得其解时,刘校长先开口了:“这就是小杨吧,我听说过你,说你高考成绩特别好,英语也特别棒,现在你教的学生都喜欢你,我也是,一见就喜欢,我们学校就需要你这样的老师。真好。”
张老师也在一旁帮腔,说:“小杨确实非常好,本身就聪明有灵性,工作还特别认真,她这种教学水平根本不像是第一年教书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思维也灵活,真是非常好。那行,刘校长,我走了,你们聊,小杨你下午没课了吧?不着急回去,和刘校长慢慢聊。”
张老师说这番话时,杨慧因为刚在外面被大太阳一晒再加上紧张,出了一身的汗。张老师离开之后,刘校长从办公室的小冰箱里给她拿了一瓶纯净水,又让她坐在空调下面,笑眯眯地看着她,直到她吹凉快了,才又开口,说:“小杨,凉快了哈,那我接着说了,今天请你来呢,是想问问你,你有没有调来我们国际部工作的意向?我们是非常看好你的。”
“在国际部工作?”杨慧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刘校长没开玩笑吧?国际部……不都得有国际背景么?“刘校长,这个我没想过,我以前只想着把普高部那两个高考班的学生教好,而且,我也不知道这个消息准确不准确,国际部的老师不都得有海外留学背景吗?我从来没出过国,更没有在国外留过学,甚至连国外大学怎么申请都不知道……”她越说声越小,后来的声音连自己都听不到了。
“我知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但其实是否留过学,并不是我们招收老师的硬性指标,因为我们这边也有不少外国学生需要学汉语,正需要你这种既学过教学法又学过和汉语相关的语言学英语还得溜的老师。这是我想调你来的第一个原因。其次,如果你愿意,但我绝不是增加你工作量的意思,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国外的IB和SAT考试,以后说不定在工作中也能用得上,以你的文学功底和英语水平,我相信,没问题的。而且调来之后,在其他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压力不会像在普高年部那么大,工资也会涨一点。你看可以吗?如果可以下学期就过来吧,我会介绍这边的汉语老师帮你熟悉情况的。”
“嗯嗯,谢谢您,刘校长,我真的没想到,而且,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如果离开普高部,我那两个班的学生怎么办?我教了一年有感情了,是否可以……?”
其实她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后面想说什么,但刘校长好像和她心有灵犀似的,说了让她无比安心的话:“是这样的,高三年级有两个语文特级教师,本来就要教完这届高三下到高一高二年级的,如果你调来国际部,你的班就由其中之一接手了,这你完全不用担心。”
听刘校长这样说,杨慧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既然国际部这样看重她,她为什么不调来呢?于是她也没多考虑,直接就答应了刘校长的提议。但回去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想,这件事好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刚调来的刘校长到底从谁那听说的我?而我到底在什么地方认识的她呢?张老师?不可能,张老师都不是教语文的,那几个语文老师?也没听说过谁和国际部有联系啊?
虽然当时杨慧没有想清楚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所有的问题都在新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她去国际部上班的第一天揭晓了。暑假里,她和国际部教汉语的江玥老师(请注意这个江玥老师,她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一起熟悉了整体的备课和教学情况,而且通过阅读国际部的英文材料和上网搜索了解了IB考试和SAT考试的目的和内容。所以,当新学期开学时、她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觉得在如此准备下,学生们绝大多数的情况和问题她都能应对。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李秋若竟然坐在国际部的课堂上,笑眯眯、眉毛弯弯地看着她——那是刘校长的笑。
说实话,李秋若这种暖暖和和、眉毛弯弯的笑容杨慧在叫普高部时见过很多次,但从未和刘校长联系在一起过,直到她在国际部的课堂上又看到这位低调谦和、不声不响、满脑子天马行空幻想的学生时,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源自她。下了课,李秋若不用她招手就快步走到她身边来,说:“杨老师,没想到是我吧?您猜到老刘是我妈了吧?”
“嗯嗯,今天看到你,猜到了,之前真没想到。你怎么到国际部来了?不是想参加高考吗?”
“是啊,本来想参加高考来着,但后来暑假读了些比较冷门的文学作品,发现国内研究得比较少,就想着出国读了,本来我爸妈也想让我出国读,是我最开始拧着非要参加高考的。这个暑假我觉得出国读也挺好,我妈就把我转来了。嘿嘿,没想到吧杨老师?”
“没想到,不过上学期见刘校长,我还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原来在你这儿见过。”杨慧说。
“是啊,其实我硬件长得更像我爸啦,精神气质比较像我妈,所以您一下子没看出来。”李秋若说。
“那刘校长选中我,是你说的咯?”杨慧问。
“是啊,我说的,有天我妈在家里,念念叨叨地愁说国际部汉语老师因为有一个辞职回家当全职太太了就缺一个,而且缺的还是汉英都得好的那种。从海外硕士里选了一圈儿感觉没有特别合适的,就很犯愁说这学期的汉语课怎么办,给其他老师加工作量也不行。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一下子想起你来了。我和我妈说,我们语文老师好,人聪明,对语言文学的领悟力强,而且英文也好,嘿嘿,我听过你和那苏格兰外教说英语、也看到你办公室桌子上放的英文书了,而且听说你六级考了将近满分,真是厉害啊。所以,我就跟我妈推荐你了。推荐你的时候我还没想转到国际部来,所以,转过来可能也是因为你。不过,不管怎么样啦,我们以后还能继续聊天。杨老师我可喜欢你了!”李秋若又笑眯眯地说,虽然语气波澜不惊,但真挚的感情已经向着杨慧扑面而来。
杨慧看李秋若说得真诚,不由得由衷感激,说:“多亏你想着我啊,谢谢你了。”
“哎,谢什么,你没有实力我和我妈说破嘴也白搭,不过呢?要不中午你给我买盒冰激凌?”李秋若又笑眯眯地说。
“没问题,中午你吃完饭到教师用餐区找我,咱俩一人一盒。”
就这样,杨慧在国际部按部就班地教了八个月,期间虽然也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但她基本上都能处理得了,而且处理得还很漂亮。虽然也有一些海归硕士对她略有微词,意思说她怎么回事,没出过国怎么还能在国际部教?但听了她的课再见识了杨慧的英文水平之后全都不说什么了。而杨慧在本科阶段经历和李亚楠之间的那些事情之后,现在同事间的这点小摩擦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于是她又觉得,这样过下去也不错。一直这样过下去也不错。
第二年四月,又到了一年一度选拔国际部老师去美国交流学习的时候了。据今年的通知说,要派业务骨干去纽约一高中学习考察并参加哥大教师学院的一个暑期项目,整个暑假都要在纽约度过,开学前10天回来。虽然杨慧也看到了这个通知,但她觉得自己年纪轻、资历浅,应该不在此次出国学习的名单当中,能出国的应该是像江玥老师那样的教师中坚力量,所以她也没把出国学习这事儿放在心上。
那年五一,苏心圆考下来驾照了,非要租车带杨慧去秦皇岛玩,俩人从北京开车开到北戴河之后,发现五一人太多,海滩上人挤人人挨人,杨慧索性让苏心圆一路往北开,去她在东北的老家看看。苏心圆也很高兴,说自己还没去过东北呢,不过要是冬天去就更带劲了,夏天也不错啊。小丫头高兴起来,一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念念叨叨,吓得杨慧在高速公路上让她闭嘴、双眼直视前方、手握紧方向盘,千万不要出事,然后苏心圆就哈哈大笑起来。
一路上虽然惊险,但俩人也安全开到了杨慧家,苏心圆说,回北京再开一趟高速公路,自己就是老司机了,然后眨吧着一双圆眼睛露出一脸坏笑。在杨慧家待的那几天,俩人把杨慧小时候去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玩得非常开心。奶奶和杨建军也非常喜欢这个白白净净的南方圆脸妹子,都觉得杨慧认识了她是杨慧的幸运。虽然杨慧家条件依然艰苦,但当时她家在泥泞胡同里的平房已经拆迁,奶奶和杨建军已经搬到了明亮的两室一厅的楼房,二位的身体也因为杨慧找到了工作、一切都安稳了下来且吃得比以前好了而变得相对好了起来——相比于杨慧上高中大学时,日子已经好了太多太多。杨慧知道苏心圆了解她的家境,带苏心圆回家住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苏心圆长得可爱嘴又甜,在杨慧家待的那几天,把杨慧奶奶哄得天天心里都像开了花一样高兴。
五一假期结束的前一天,杨慧和苏心圆打算收拾收拾东西就开车回北京了,奶奶也给她们买了一大堆路上吃的和回北京用的东西,杨慧一边收拾一边说,奶奶不要买啦、包儿都装不下啦,然后苏心圆在旁边坏坏地说,没事儿没事,奶奶,我车后备箱全能放下!正在杨慧假装对苏心圆“怒目而视”时,她的手机忽然响了,江玥老师打来的。
杨慧忽然觉得很紧张,以为学校出了什么事情,让江老师假期给她打电话——要知道,江老师早年也是留学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掌握得很精准,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她绝不会在假期给她发消息,更别提打电话了,但今天,江老师就破天荒地在五一假期还没结束时,out of nowhere地给她打了个电话。
“奇怪,江老师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杨慧一边拿起电话,一遍嘟囔。
“快接吧,别学校有什么事儿,如果有,你就坐飞机回……”苏心圆话还没说完,就看杨慧一脸严肃地接起了江老师的电话,但从她“嗯,嗯,都有,好的,好的,今天就回去了,谢谢江老师”的回答来看,也听不出来这通电话到底是关于什么的。
几分钟之后,杨慧挂了电话。苏心圆急切地问:“是学校出了事情吗?”
杨慧摇了摇头,脸上也看不出来高兴还是不高兴,只听她说:“没出什么事儿,江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出国名单里有我。我暑假要去纽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