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时间管理让人内心安定
之前跟朋友聊过,大概是说哪段时间我只要一看书,睡眠就很好
当时给自己的解释是感觉自己获得了知识,心里踏实
但“世事洞明皆学问”,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是学问,为什么看书的效果就那么好呢
(当然,去年年底那会儿状态差,看书、看电影都救不了_(:з」∠)_)
最近在看《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对时间管理有了点新想法
里面李笑来老师推荐一种方法是记录自己在每段时间内完成的事,加强自己对时间的认知
记录得越久,我们对自己花费时间的认知就越强,思路就越清晰
对自己时间、人生的规划就会慢慢变得更宏观(当然,不同时间跨度的记录方法也会相应地不同)
这样制定当天计划、周度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半年度计划、年度计划、三年或者五年计划就会越来越接近实际
这个方法在刚工作时我老板也教过我
原因是我事情太多做不完
后来就开始列每日清单
中间犯过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是非要让所有事情按照计划来,不然就情绪不稳定,就急,而且非要逼着项目上所有人按照计划来,搞得大家做事体验不是很好
后来才慢慢改过来
去年因为要处理的细节很多,就开始给每件事约束做的时间
这种感觉真的就像通关打游戏,一个个划掉做的事,感觉特别爽~
后来对要做的事情感知强了以后,就懒得列了
但最近忙起来以后发现事情搞不完,刚好看了这本书,那么时间管理就又要提上日程了
但时间管理毕竟是管理,所以一味地量化,一味地push自己,就很难做到细水长流
比如,我闺蜜有段时间就遇到了这种问题,她忙起来忙得昏天暗地,一旦决定休息一下,就马上跟开了口子的气球,玩得停不下来,加上玩得是农药,还谈个屁的时间管理~(游戏这玩意儿啊,早上瘾早戒掉比较好~)
我当时给她的建议就是每天给自己留出固定时长玩游戏,不要想着一下子戒掉
慢慢减量,跟想玩游戏的那个自己和谐相处,慢慢就好啦
我当时戒也是有契机的,大概是学python,发现敲代码跟玩游戏一样可以即时反馈,加上玩游戏有时要看队友,慢慢就不玩了(因为游戏给的正反馈不如码代码稳定,哈哈哈~)
大概也戒了一年吧,而且前一两年那也是玩得昏天暗地的
考研那么紧张,每天还是要固定半小时到一小时玩的_(:з」∠)_
而且吧,时间管理能力强的人做事能力应该也很强
哪段时间我散漫,大概率脑子也跟着散,整个人就活得有那么点不清楚
比如前一两周,我觉得我脑子是有点散的
发现问题也是今天思考时才发现问题的
所以,我也是今天开始认真执行感知时间的做法
前阵子暴露了一个让人不愉快的问题
而且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那么简单
我觉得可以上升到在做事上存在“侥幸”心理
这个“侥幸”暴露的是:对自己不了解,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没有勇气去解决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时我理智上建议你解决,但感情上还是担心,结果还是那句话:我要是坚持理智的自己的建议就好啦_(:з」∠)_
实际发生的事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将永远是肉里的刺,你状态好时可以忽略不计,你状态不好分不出时间、精力协调时,这个刺就变成了你当下生活的定时炸弹
作为一个认真做事的成年人,我觉得我离开是个比较好的决定
需要给你留出时间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独自面对,独自化解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也不想趟别人成长过程中的浑水,一而再再而三地当受害者
有些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接二连三次,很可怕的
也有可能,我就是把自己保护太好了,才是今天这种不那么理想的样子
我也不知道,假如我放开对自己的保护,一切会不会更好,无从得知
至少说,当下来说,我还是愿意观望一下
正如我身上那种理智、认真的光曾经照耀你,你身上那种逍遥、自在的光也曾照耀过我
现在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遇到了一个看起来是小问题的大问题
我觉得你需要独自面对,我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我也需要内心安定
过河的泥菩萨是保护不了别人的
遇到问题就想着让队友受伤的队友也不会是好队友
那些一而再再而三被打破的计划和承诺,只能说明我们在管理时间、认识自己上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