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回忆录】之stiga CL
现在很多人瞧不起纯木屌丝cl了,觉得的是低端了。或许现在真的是低端了。但在本世纪初,遍地都是下岗工人。自己刚上班,工资不到2000。一支CL挂在店里要卖580元,两根红线甚是夺目,正经瑞典进口货,根本不讲价。一支底板能挂很久。每次经过店里都要进去看它,老板也不让你多摸,多宝贝似的。有一次刚发了工资,鬼使神差地逛过去,终于咬咬牙拿下这只stiga CL,真的有点奢侈。
那时候觉得CL很耐看,古朴典雅。买下来之后,把玩了很久,舍不得打。每天放到枕头边,没事了闻闻他的木头香味。
摸了很久之后,终于开打。CL那时就刘国梁用,被普遍认为是正胶板、快攻板,弧圈性能不太被认可。但我打了之后发现,CL拉球的球质很重,完全不亚于五夹,加上击打和借力速度甩五夹几条街,其实是一支性能非常全面的底板。
现在来看,找一块手感硬挺但又底劲十足的底板,已经有很多选择,也不稀奇了。可在那时,要找到这种底板,却着实不容易。别说硬而吃球了,单单是有那种明显吞吐感的底板,已经能让球友啧啧称奇了。因为那时大部分国产球板都做不出来这种手感,很多底板都死硬的很,再配上粘的不得了的胶皮,打着打着就变成干蹭的拉球了。CL拉球可不是蹭,发力吃住之后甩出去,暴得很。现在大家都说CL容错不高,其实都是被现在的好器材惯了。
用了很多年的CL,还是挺有感情。但现在我也不怎么玩了,确实选择太多了,CL也变成了屌丝。或许确实是时代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