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切精神“内耗”都是精神外耗

2023-02-17 03:25 作者:秋池晨雨  | 我要投稿

一切的精神内耗是精神外耗。

首先,需认识到精神内耗不是内耗,其依托着一种内在主义的意识形态。精神内耗被视为精神的内在性,而这种精神又被解读为主观的第一人称意识。从而可以更进一步解读里面存在的另一种意识形态,即主观主义。

从“精神内耗”的内耗一词看来,这又可以代表一个燃料机制,而从深层次看来,可以回归到力比多经济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所谓减轻“精神内耗”的说辞之下是资产阶级的意识欺骗。

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点来破除这种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陈述。第一点要批判包含其中的内在性。依托医学心理学,给了这些东西(如人的抑郁,自杀倾向等)以消极定位。这种消极指的并不是哲学中的否定性,而只是说这东西很糟糕,从而也可以引出一个问题:积极何为?这点常为人所忽视。按照他们的逻辑,减少精神内耗实则是减少劳动力的损失,这对谁有利就值得思考了。

再者,内在的东西本身已经是外在的东西。可以拿精神分析为例,精神分析不同于精神或者心理治疗,它恰恰在于揭示这种创伤,其目的在于改变结构了社会关系的那种话语结构。故而,精神分析是一种话语。要意识到,任何社会现实都是在意识形态的包裹下形成的,可以把这个意识形态理解为某种话语结构。精神分析是要介入生产和再生产的环节。

所谓的精神内耗就是精神外耗,具有阶级性,是一个阶级的危机意识。

第二点要克服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把精神解读为第一人称意识的心理活动,借助马克思主义可以破除这一点,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三点在力比多经济主义中,可以看到消耗和补充的概念对。心理能量论论调或许更为贴切,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为生理主义。这些忽视了我们每天生活在其中的断层,而其设想可以弥合这种断层,包含一种总体性的幻想。

所以如何克服以上种种?有两点建议可供参考。

在思想层面上,列林全集第23-24卷,1844经济哲学手稿等。参考劝学视频。

在现实层面上,走出一种幻想状态……

直面逃避的东西。


一切精神“内耗”都是精神外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