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妇女节丨致敬所有不被定义的“她”

2023-03-08 11:48 作者:我从新疆来官方号  | 我要投稿


今天,是第113届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第100届中国妇女节。


近日博主全嘻嘻与上野千鹤子的对谈引爆全网,上野千鹤子之名更是火上加火。关注女性主义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豆瓣2022年度读书榜单第一是她的著作《始于极限》,去年一年她就有7部作品在国内出版,今年2月新书《快乐上等》又刚刚问世……


上野千鹤子,日本知名女性主义社会学者,出版了许多女性主义著作——《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始于极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为了活下去的思想》《女性的思想》……

即便没看过她作品的人,也许也听到过她的经典语录: “女性主义,绝不是让弱者变为强者的思想”“被爱即等于被珍惜;而被珍惜,意味着对方懂得尊重你的想法与意志”……

因为太“毒舌”,她甚至被称作全日本最可怕的女人。

而以“全嘻嘻”为代表的“北大女生三人组”却被网友怒斥。起因是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全嘻嘻等人的婚姻困扰展开,甚至出现了“不结婚是不是因为被原生家庭或者男人伤害过”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提问。

其实,上野千鹤子谈女性主义,对方是否已婚在她看来并不重要,女性对自己是否诚实更值得讨论。




矛盾的女性主义

《始于极限》以豆瓣9.6分高居豆瓣2022读书榜首,在去年一年都保持着超高热度的讨论。


该书另一对话人铃木凉美以其坦诚矛盾的人生而引起众多女性共鸣和好奇。铃木被周刊曝光过往之后,反而频繁以“曾经的AV女优,如今的作家”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


即便如此,过去的一切还是给铃木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印痕。

AV拍摄期间,“有人点着了喷在我背上的杀虫剂,留下一大片烧伤疤痕”,甚至“被人用绳子吊在半空中,因烛火缺氧窒息”。

为了掩盖疤痕的存在,她不得不在烧伤的地方做了纹身。

与此同时,她也承受着“AV女优”这一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她告别AV女演员这个身份之后,参加活动时主办方还是会对她提出特殊的着装要求。媒体也会提议把当年的AV照片放在简介的显眼处。

这些要求她都会接受,主要原因在于她害怕拒绝这些要求后自己会被抛弃。



在《始于极限》中她声称自己每天在“讲述伤害”和“摆脱受害者身份”之间纠结。

这种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矛盾让她的人生处在纠结与矛盾的痛苦中。

后来铃木凉美在与公众号“女孩别怕”对话中指出女性主义者在他人眼中的矛盾——“满嘴都是高大上的女性主义,实际却靠男人的钱过活/明显在工作中利用了女性的魅力/穿着彰显性魅力的衣饰”。

她讲到“在我看来,对那些正在缓步推进、为赢得更多的自由不懈奋斗的女性而言,矛盾不是什么值得惧怕的东西。因为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思想。”

找到答案的过程其实也是与矛盾相处的过程。

至于怎么面对女性主义思想上的主张与行为不一致的矛盾?

上野千鹤子给出的建议很简单——

“女性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的自我效能感。因为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才会被无力感侵袭。”

“所以不要贪心,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把能做到的一件件做好。”


自我效能感带给人直观的感受就是自信。当一个人有了自信,她也同时有了力量。


另一名女性主义知名学者戴锦华老师近日的发言对解决女性面对这种矛盾也很有帮助,即“不要加盟对手,去进一步伤害自己。”


我无法被「女性」的标签定义,

我只是我自己

“我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是追求自由的思想,只要自由自在地活着,怎样都可以。”

——上野千鹤子


从小到大,每个女孩在潜移默化中被社会认知塑造成如今“女性该有的样子”。小时候爸爸妈妈说,“女孩是贴心小棉袄。” 于是,她们真的按照“懂事听话”的标准长大,被教导要注重梳妆打扮、举止得体;

“女性该有的样子”如烙印般刻在脑海里,以至于每当她们脑海中闪现冲破社会认知边界的想法时,随之而来的便是“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自我否认。


定义「女性」该有的样子是标签化思维带给人的束缚。

这种束缚会扩大标签化的差距,让女性和男性、独立女性和非独立女性彼此对立,同时也会淹没人的个性,让人忽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真正的女性主义,让女性拥有不被外界标准束缚的自由,能遵循自己的内心,真正成为她们自己。

女性主义者想要的从来不是超越男性或者替代男性,而是得到尊重。


成为女性主义者有什么用

成为女性主义者能让我们和内心的厌女倾向,和我们的女性身份和解。



上野千鹤子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中承认自己也厌女,并且提出女性主义就是自我和解的战斗。

如何理解“自我和解的战斗”呢?

我也曾经无数次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羞耻,生理期时男同学们嘲笑包里有卫生巾的女同学,青春期身体发育时还嘲笑“飞机场”“大胸妹”。

这个社会处处是对女性的评论——要漂亮得体有气质,要善解人意且温柔,要笑不露齿还要坐得端正,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等。

她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有女孩子的样子,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的厌女练习。

女孩们是如此熟练于“改变”自己,以取悦社会得到认同,变成了一个除了自己以外别人都喜欢的“好女孩”。


成为女性主义就是不再以父权制社会下为女性定义的标准严苛对待自己,而是开始欣赏自己并拒绝任何的标签化。

开始欣赏脸上长满的痘痘和斑点:“嗯!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我!”;

开始不再厌烦每个月来临的月经;

开始放心大胆享受美食,不用再担心会不会长胖;

开始穿上让自己感到舒适的衣服,开始全素颜出门;

开始对自己说,要保持愤怒,警惕那些试图教导女性顺从的话术……


成为女性主义者之后能理解这些对过去的自己而言想都不敢想的变化,甚至发现这些变化背后的思想已经被自己所内化!

接受自己,明白很多问题不是自己的错。这便是女性主义首先教会我们的事。


不羡慕白幼瘦,享受年龄一点点增加带来的丰盈的变化,享受身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生命体验。


写在最后


每年的妇女节成为了一种“狂欢”,我们打着尊重与爱的名义消费着女性。

然而女性需要的不是只有一天的特定节日,女性需要每天都能得到这个社会给予女性的尊重,甚至女性只想要得到一个可以有所选择的权利。

她是你,也是我!

愿你我都挣脱性别枷锁,自由快乐地生活。

最后,祝所有女性同胞们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妇女节丨致敬所有不被定义的“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