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任务重!


瀚海狼山多次强调,我们现在就是在和时间这个第一要素赛跑。目前主要的新一代三军主战装备的技术本身,基本都已经完成了突破,唯独缺乏时间把这些已经突破的装备生产出来,并且装备到一线。在未来的斗争中,空天海上斗争是主战场,因此特种载机大船是最重要的力量节点,围绕着载机大船的全维度的攻防护卫,是军备建设的第二个重点。
关于对外部的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对超级大国干涉力量的战场拒止战略中,到底需要多少载机大船?前几天的推文中,已经明确在未来7到8年中,不得少于8艘,有9艘最好。若能及时甚至提前完成这个建设指标,那么则可以掌握西太战场的主动权,甚至可以控制冲突的规模。若不能完成这个目标,则冲突有不可预测、难以了结的风险。还是那句话,提前准备的越充分,战争的规模和破坏性越小。若到时我方真有一打的10万吨级的载机大船,则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现在装备的建设,必须打破常规,实现南北双线甚至是三线同时加力。对手给我们的时间窗口越来越有限,节假日不休息,甚至24小时轮班工作都已经没什么奇怪的。以上的八股,就是北方厂工作现状的描述。现在公开可以看到的2艘翘头大船,都在北方厂。目前最早的一艘的升级已经进入尾声,而国产自造的新舰被认为今年也可以交付。这样会形成首个双发作战群。在双舰交付前,相关航空单位宁愿一年多没有实际上舰训练,也要完成升级改造。这说明这次升级的作用非常大,就是要变过去的训练舰为实战化单位。让两舰在未来3到4年内,实现同时战备值班。应对战力更强的新型弹射大船批量装备以前,战略上最严峻的3到4年的这个风险最大的敞口期!

而真正可以和超级大国的主力舰队在西太对峙的,是未来的批量的新型弹射大船。生产数量和生产速度必须同时上去。要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就必须确保实现当今全球唯一一家载机大船双线同时生产的实力。这种能力已经是事实,而不是仅仅是计划。因此作为北方的主力,今年的任务确实很艰巨、也很光荣。首先就是翘头大船实现双交付,再就是已经开始加速的神盾舰队的舾装和交付。上文明确提到了两型重点工程,这其中恐怕不单单是指已经看到的双翘头大船和神盾的建设,新型载机大船肯定是今年工作的超级重点。对比南方的兄弟厂,两者的开工差距在大半年之内,考虑到生产厂区条件的不同,北方的新型大船,应该不会长时间在陆地预舾装总段,而是可能直接进入3号重点船坞建造。
今后几年,不分南北,同型舰将出现:1号舰下水,2号舰合拢,3号舰入坞,甚至4号舰总段已经开始上船台的局面。这才叫流水线式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