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教学常用的术语和口语
乒乓球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术语和口语来自两个方面:
a. 教练员和运动员自己打球感觉
乒乓球运动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虽然打法、器材、挥拍动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发力结构“躯干发力腿支撑”没变,躯干大小臂的发力匹配的“条件极值”要求没变。所以,一代代乒乓球运动员挥拍发力的感觉一致,他们描述感觉的教学术语和口语很容易被教练、运动员认可。
b. 观察运动员打球时的身体形态变化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乒乓球教学变的越来越精细,那些来自观察运动员身体形态变化的术语和口语有越来越多现象。运动员打球时的身体形态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也很容易被教练、运动员认可。
这些术语和口语流传普遍,但缺失严谨的运动力学证明,并阐明它们的具体含义。教学中用没有经过证明的教学术语和口语,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这些术语和口语,往往会对初学者产生误导,造成学员的动作错误或浪费大量时间。但是,对于整体框架和发力结构基本定型且没有大问题的球员或专业运动员,这些术语和口语对他们不会有多大的负面影响,有些简洁形象的术语和口语反而会帮助他们体会打球中的正确感觉。
术语:
1. 蹬转收
蹬转收是乒乓球教学中的常用的术语,它通常指正手拉弧圈时要蹬地、转腰和收小臂。这个术语是运动员对发力时身体感觉的描述和观察到挥拍时的转腰动作。腿上感觉有蹬地力,腰扭转发力以及击球瞬间收小臂。教学实践中,要求学员按蹬转收的这三个动作完成弧圈动作,会产生发不出力的结果。
蹬转收感觉的来源:发力结构口诀中“躯干发力腿支撑”,躯干是发力结构的核心。躯干发力会对地面有一个压力和一个扭矩,地面产生支撑反力和支撑扭矩,所以腿有蹬地发力的感觉,胯有扭转发力的感觉。躯干发力时,腿上会产生两种支撑反力,所以蹬转是同时发生的(图12.1-3)。“收”通常指的是收小臂,这里把收的含义约作修改。“收”指的是收小臂和小臂收缩平面向中间转动(图12.4)。在挥拍发力过程中,收小臂和小臂收缩平面打开和“收起”,挥拍过程中身体有打开收起的感觉。
待续
欢迎读者在评论栏中告知还有哪些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