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龙抬头
直到如今,中国人一直被一种深深的执念控制着,那就是——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
按照此说法,从农历初一开始的整个正月,人是不能剪头发的,只有到了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龙抬头节”这天后,才能去修剪头发。
二月二,迎富贵
龙抬头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正月节(春节、元宵节)之后的第一个大节。
民间将这一天又名“春龙节”、“春耕节”、“农头节”等,大家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它和农事的关系有多么密切吧?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啊!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二,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中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而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民间传说里,龙会在这天苏醒,腾云驾雾,遨游九天,兴风布雨,降下甘霖,滋养世间良田,也护佑着一代代龙的传人,也就是我们。
但是,这里说的龙,不只是存在于古人的想象中,是真的“在”天上呢!就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苍龙”。
古人之所以将这一部分的星象称为“苍龙”,也是因为它真的很有龙样,角宿是角,亢宿是颈,氐宿为胸,房宿为腹,心宿为心,尾宿和箕宿为尾,雄伟霸气。
而苍龙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也确实会格外亮眼。它届时会出现在地平线上,好似龙抬头(之前,就是冬季的时候,人们是看不到它的。)
此外,农历二月初二还是土地神的生日,古人称之为“土地诞”。
土地神是福德正神,保佑着自己管辖的一方土地之内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洁,出入平安。所以,民间会在这天拜他,求他保佑长命百岁、农业丰收,经商顺利,家和万事兴,甚至包括保佑自己远离邪祟。
由于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导致农历二月初二也是“社日节”,会举行酬神求福的“社戏”“土地戏”,以及组织一系列祭社活动。
久而久之,龙抬头节和社日节合二为一,成为了一个中国民间重要的祈福节日。
既然龙抬头节是每年开春第一个节日,那我们要做点什么,帮助自己万事开一个好头呢?
祭龙王
自古以来,农户们都会在龙抬头节祭祀龙王,祈求一年风雨顺利,年底丰收。
但,祭龙王分大祭和小祭,大祭宰牛,小祭杀猪宰鸡,整个礼仪由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而祭坛则被设在“龙树下”。等仪式开始的时候,各家各户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
如今,普通人在家也可以祭龙王,只要在家门口烧三次香,每次烧三炷香,时间分别在辰时(早上7点~9点)、巳时(上午9点~11点)、酉时(下午5点~7点),就算完成仪式了。
当然,烧香时,大家心中要默念一些不贪心的心愿,否则白祭龙王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无春年”(没有立春节气的一年),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在龙抬头节的时候,好好地祭祀祈福龙王,不然地话,断掉的春天大运就彻底接不回来啦。
放龙归
龙抬头节到了,可以考虑去河边做放生仪式,同样可以求得一年的鸿运。
顺便一说,放生的对象最好是活鱼,因为寓意鱼跃龙门,提升自己的学业、事业;放活乌龟的话,则寓意健康长寿、旺财旺收。
PS:放生的对象,一定是无害的,也不会危害环境和其他生物的,更不要犯“把海里的放河里去”这样的错误,否则就是杀生,对神大不敬。
引龙回
我们都知道,龙是掌管雨水的天神,而水润则生财,“二月二龙抬头”,则青龙高起主富贵。因此,想要获得龙王眷顾,还有“二月二,接宝贝儿”的习俗
明代举人沈榜在自编的《宛署杂记》中写道:“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即,古人会在龙抬头节的时候,到家附近的水井或河流处,打上满满一壶水,然后一路洒着水回家,意为让龙王循着水迹到家中,为家中带来财气和福气。
敲龙头
龙抬头节的早晨,还可以尝试以长竿击打家里的房梁,同时让大人和小孩一起念着:“二月二,敲门枕,金子、银子往家滚”,这一做法在古代被古人称作“敲龙头”,也是招财进宝的意思。
家里没有房梁的话,大家只需要以长竿敲击大门的门框也算是“敲龙头”了。
囤粮、熏虫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这是一句民谚,意思是说龙抬头节到了,人们可以早上起来将草木灰撒在大门口或院子里,并将草木灰撒成一层一层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的圈,最后在最内圈的草木灰里堆上五谷杂粮,这样做能祈祷自家五谷丰登、不愁吃穿。
不撒灰的话,大家只要在家里,把米面堆得高一点也是一个意思呢。
“撒灰”的同时,人们还会把这些石灰撒在家里的边边角角里,这样做能够驱虫驱邪,保佑家宅平安,意为“熏虫”。
可以考虑熏香,一边熏香,一边口中念道,“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二月二,围墙根,蝎子蚰蜒不上身”等话语,都能让一家人一整年平平安安,远离病菌伤害,也远离小人奸人呢。
采龙气
古人认为,卯月的第一个卯日、卯时,是青龙露头,散发龙气的最佳时间,也就是龙抬头节的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大家可以面向东方,即青龙所在的位置,深吸几口气,谓之“采龙气”,能让自己一整年都生龙活虎。
剃龙头
民谚“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反映了古人认为龙抬头节是蛰龙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剃头,会让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特别是孩子在这一天理发,叫剃“喜头”,可以保佑他健康成长,长大后学业有成,出人头地;大人在这一天理发,则叫剃“龙头”,寓意辞旧迎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有很多的好兆头、好运气。
不过,可惜的是,今年的龙抬头节呢,好巧不巧,碰上了卯月酉日,在风水里这是日值月破,且天干三辛,即表示诸事不宜大家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凶日。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扎堆去理发店凑热闹了,可以在家象征性地给自己剪掉一根头发,同样有趋利避害、化腐朽为神奇的意思。
开 笔
古代的私塾先生都会在龙抬头节的日子收学生,并且要给他们举行“开笔礼”,祝福这些孩子们可以在学习方面得到龙的祝福,将来独占鳌头。
所以,要想在学业方面求得好运,不妨在这一天,用笔写一些字,即为完成“开笔礼”。
吃龙食
在中国,不管什么节日,都少不了美食。而在龙抬头节,大家为了讨个好彩头,吃的东西自然也都与“龙”相关啦。
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这些都是人们为了有一个个好的寓意,希望得到龙的祝福,生活美满。
而且,要是接着祭拜土地神的话,宝迷们还需要为此准备很多肉类。好在,这些肉类会在仪式结束后,被大家分着吃完,所以,也不算浪费。
所以在很多地区,也有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寓意吃了“龙头”就沾了“龙气”,寄托了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头。
还有些地方这一天有吃炒黄豆或爆米花的习俗,寓意“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戴龙饰
在命相学中,人们还会佩戴龙形配饰来让自己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运势都能蒸蒸日上,获得健康的体魄,广进的财源。
那龙形配饰有哪些呢?
戴龙尾:
在很久之前,大人们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圆形小块,中间夹以细秫秸秆,再用线穿起来,作长虫状,最后戴在孩童衣帽上,俗称“戴龙尾”,可以为其驱灾辟邪。
戴龙绳:
可能是人们嫌“龙尾”佩戴不够便捷,就衍生出了“龙绳”来替代它。
长长的“龙绳”如同弯曲的巨龙,周而复始,寓意福寿连绵。
PS:“龙绳”通常是由两种颜色的绳子编成的,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模仿龙鳞的金(黄)丝绳,少了它就没了龙的意味。
不过,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龙绳”在龙抬头节被戴上后,要到来年的龙抬头节才能取下它,且期间,不遇大事不能摘,无缘无故更不能摘哦!
除了一些开运习俗外,在此也为大家提个醒,有三件事,龙抬头节的时候是一定不能做的:
忌·伤龙身
在龙抬头节的日子里,不洗衣服,不是主妇们在偷懒哦,而是为了不伤害龙皮!(一定要洗的话,也不能在早上)
忌·伤龙目
龙抬头节的时候,无论男女都尽量不要动针线刀剪。传说,龙王会在这一天抬头观望天下,你们动了针线刀剪,有可能会刺伤它的眼睛。
忌·动龙身
搬家的日子虽说要挑吉日,但是如果遇上龙抬头节最好避开。因为传说,这天是龙王起身登天的日子,太动家宅风水,可能会伤到龙身,也是要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