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异史第一期
魔仕未央宫献计焚城
主臣二人双簧唱假戏
楔子
麒麟阁前,太师注视着那十一张画像:“未央宫若是......”旁人道:“太师功高卓著,太师在东,未央宫就在东,太师在西,天禄阁就在西。太师恩泽,足以令天下水凼皆盈沧池水!”

未央宫的夜额外的长,额外的空荡。椒房殿是空的,椒粉的香气袭满了整座宫殿。石渠阁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冷冷的空页,待人书写。沧池水中隐藏着几颗星星......
董卓腆着肚子坐在建章宫某殿榻上,那圆滚滚的肚子里似乎盛满了忧愁,对着李儒说:“文优,此番八路诸侯发难,那庶子王匡虽已伏诛,但恐再起兵谋反,这百足之虫,日日在我心头上爬的心痒啊。”李儒着玄色宽衫,两面大袖上用金线绣着饕餮纹,手持绿孔雀翎扇,夹杂着些许雕羽,戴着切云冠,两颗隼目尖利而不失潭水深沉。
他转了转眼睛,用手磨了磨扇柄上温润的象牙,心想:“水要干了,是时候打鱼了。”只见他面露难色,对着董卓说:“卑职有一计,可......”董卓皱了皱眉头,手点了点榻延,道:“但说无妨!”
“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如此一来,当务之急自然迎刃而解”
“可黄琬一流认为迁都有损汉威,怎可弃汉室王幾不顾?”
李儒内心冷笑:“我岂不明白你所想,汉室宗亲在你眼里还不如一个伶人,只是不愿放弃这洛阳城的繁华,欲醉生梦死罢了”
“太师细想,若是不放弃洛阳,八路诸侯顷刻而至,太师虽有虎狼之师,然敌众难攻,即使吕奉先率众出征,恐不胜叛军,汉室倾颓,太师丞相之位......何况洛阳多豪强商人,素不行良民之举,多有暴虐之行,太师已抄灭数家,此次迁都,正好一网打尽,豪强家产,尽数抄没,何愁军费空虚?”
听到“军费” 二字,董卓两眼顿时有了光彩,肥油油的手捏了捏榻延,“黄琬还奏:‘长安地少民稀,门可罗雀’如此穷山恶水,如何能养天子之气?”
“什么是‘天子之气’?孟子有云:‘水能载舟,君舟民水’,民就是‘天子之气呀!’太师进京平乱,威加海内,洛阳民众敬太师如紫微星君下凡,迁都岂有不从之理?”
董卓正了正身子,李儒靠近了董卓,把耳朵往他耳朵边贴了贴,用羽扇遮在一旁,细声说:“如此这般诛杀豪强以正宗室,一来携百姓求新府,二来兵需亦无所困,岂不是两得其全?”
董卓咂了咂嘴,细细咀嚼这般话,李儒看大事已成,便不再劝说董卓迁都,而是顺着讨论迁都后的细节:“太师只须派奉先镇守虎牢关暂时阻挡叛军,再一把火烧了这洛阳城,叛军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来,他们那些愚忠迂腐之辈,定会先护帝都,如此这般,何愁无前往长安的时机?”
董卓脸上泛着油光,向着李儒面露难色:“黄琬......”李儒顿时明了,只说:“黄琬包藏祸心,执意不迁都,公然对抗太师威严,坏民心,定是叛军内应,以待争取时间里应外合!卑职请求太师向陛下奏明斩立决!”
......
清流和泥而浊,孤松雪压而折。
太平天下何时至?灯灼铁锁融断时。
欲知毒仕焚城如何,且待下期分解。


小花絮:
我的这个小说风格其实是类似于儒林外史的风格,以对联形式写题目来讲述本期内容,但是不是严对奥,只是随手对的,也不讲平仄,哈哈哈哈哈,毕竟本事不行,要是章章严对有点浪费时间哈哈哈哈。
然后最后的六言诗,在古代基本不流行,但是也有名家写过,比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但我依然是随手写的,只是为了讲述情节,也没有平仄韵律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