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纷核心要义(微观解纷策略及案例解析第二章第三节)
探寻纠纷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发现和掌握规律是从事一切工作、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如何将“调解人员的调解直觉,或繁杂而没有轻重先后的问题处理方式”系统化、规律化,从而产生可复制的、可继承的、可升华的力量?作者对基层中常见的各类型纠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帮助调解人员拨开迷雾,看透本质,抓住要害。
第三节解纷核心要义
调解矛盾是当前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每个矛盾都有不同的调解方法,但是也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准确把握纠纷的内在规律,结合实际,才能有所成功。因此,现就实践理解的处理各类型纠纷核心简要归纳如下:
一、治安纠纷
治安纠纷是指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从而导致双方的纠纷。适用治安调解的范围:一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造成轻微伤害的;二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情节轻微的;三是其他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四是违法行为造成伤害或损害,受害方要求赔偿损失,负担医疗费用的。不适用治安调解的范围:雇凶伤害他人、结伙斗殴、寻衅滋事、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挑起事端、其他不宜治安调解的[41]。
(一)老年人治安纠纷。核心:“为人父母天下至善(即善或爱),为人子女天下大孝(即孝)”、违法记录。由于老年人体力、思维能力的减弱,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日益缩小和减弱,容易形成一些怪癖,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固执、褊狭、幼稚、神经质、多疑。一般情况下,调解人员与当事人不能有效沟通,调解往往陷入僵局,就要善于利用父母对子女的善或爱和违法记录来做工作,往往能收到奇效;特殊情况下,回避当事人,就应承担的治安责任与其子女予以沟通,所谓“百善孝为先”,要善于利用子女对父母的孝,从而促使协议签订。
(二)未成年人治安纠纷。核心:“为人父母天下至善(即善或爱)”、学校、违法记录。特殊情况下,按“下管一级”原则,邀请学校参与调解,就应承担的治安责任与当事人父母予以沟通,同时,学校给予必要的施压,能快速、高效解决纠纷。
(三)成年人治安纠纷。核心:违法记录、“为人父母天下至善(即善或爱)”。成年人具有一定的预判能力,采用预判法和利弊分析法就应承担的治安责任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能快速、高效解决纠纷。特殊情况下,回避当事人,与其亲属进行沟通,大概率能促使双方签订协议。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治安纠纷。核心:关爱、职能职责。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主要指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特殊情况下,邀请基层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参与调解,对监护人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而促使协议签订。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换位思考法+明法析理法+多方协助法。
二、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合同纠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争议主体对于导致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合同纠纷的范围涵盖了一项合同从成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42]。
(一)个人与公司或私营企业纠纷。核心:灰、职能职责。一些公司、私营企业合同经专业律师审核或专业律师起草,调解人员对合同的理解和自身具备的法律知识不及律师,要想取得一定的调解效果,须掌控调解节奏,剑走偏锋(现实性与可能性解读[43]),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避法谈情和理(即“灰”),必要时借助“虎皮(县职能主管部门)”或邀请有关专业人士参与调解。
(二)个人与个人纠纷。核心:以法为基、结合情理,探求最佳契合点。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必须守住法律底线,特殊情况,基于现实性、可能性,结合当地风俗或习俗,实现情理法的融合。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换位思考法+明法析理法。
三、家庭纠纷
家庭纠纷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于人身关系及财产关系而产生的纠纷,比如监护、抚养、赡养、继承等纠纷。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按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血亲关系包括自然血亲和法律拟制血亲来分类。家庭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互缺乏基本的信任和由琐事日积月累引起的[44]。
核心: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大部分家庭纠纷无对错,因此,调解人员不应作出主观判断,一般情况下,避法谈情和理,必要时基于现实性、可能性,建议按当地风俗和传统观念进行沟通。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换位思考法+褒扬激励法+冷处理法。
四、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又称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45]。
(一)个人与公司或私营企业纠纷。核心:以法为基、狐假虎威。根据现行政策,按解决劳动纠纷所需的经济成本、时间、精力等其他成本,最佳途径为县职能主管部门〉县劳动监察大队〉人民调解。如采用人民调解,必要时借助“虎皮(县职能主管部门)”。
(二)个人与个人纠纷。核心:以法为基、狐假虎威。依法依规处理,特殊情况下,按当地惯例提出合理意见,必要时借助“虎皮(县劳动监察大队)”。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明法析理法+多方协助法。
五、房屋宅基地纠纷
房屋宅基地纠纷是指在房屋、宅基地的确权、占有、使用、流转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情况比较复杂、成因多种多样。房屋宅基地纠纷成因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宅基地的所有权人拿到宅基地的批准使用证明,这个过程是相对来讲比较困难。二是很多宅基地卖房的土地所有权的证明是无效或没有,因权属发生纠纷。三是房屋的建造以及改造实际尺寸和宅基地上标明的尺寸不同,买卖或拆迁补偿和其他公用的情况下引发的纠纷。四是因封建思想作祟,看风水、定走向、争高低引发的纠纷。五是离婚、继承以及分家析产等发生纠纷[46]。
核心:以法为基,特殊情况下,按当地风俗或传统规矩提出合理意见;必要时,借助村组干部、宗族或亲属的力量。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换位思考法+明法析理法+现场调解法+多方协助法。
六、损害赔偿纠纷
损害赔偿是指致害人或加害人因侵权行为或债务不履行使受害人财产、人身遭受损害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由此而产生的纠纷称为损害赔偿纠纷。这里所说的损害赔偿包含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两方面的内容[47]。
(一)个人与个人纠纷。核心:保险、责任划分、职能职责。一是保险。已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同意理赔,可以减轻赔偿责任;特殊情况,保险理赔手续涉及职能职责的,告知当事人解决的方式。二是以法为基,进行责任化分。赔偿金根据责任划分进行赔偿(一般情况下,同等责任五五开,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四六、三七、二八开)。三是职能职责。慎重表态,应借助县职能主管部门的力量。
(二)个人与企业或特殊行业纠纷。核心:责任划分、职能职责。建议行政调解,根据行业类别到县职能主管部门报案。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时,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调解或借助“虎皮(县职能主管部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换位思考法+明法析理法。
七、群体性纠纷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耦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群体性事件具体特征是:一是有一定数量和规模;二是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三是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四是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对抗化;五是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六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48]。
现场处置核心:
缓或稳:稳控事态,调解宜缓不宜急,争取拖延调解时间,便于后续查明事情真相。
求(借助有关力量):一是及时汇报;二是慎重表态;三是应借助基层政府和县职能主管部门的力量。
疏(堵不如疏);一般情况下,反映的诉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堵住源头易激化矛盾,应进行疏导。
调处核心:
带头人(利益受损者):俗话说“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即查找带头人,与其沟通。
关系(既得利益者与利益受损者):俗话说“不是猛龙不过江,强龙不压地头蛇”,即理顺关系。
分化:分而化之,纵横埤阖,必要时震慑带头人;特殊情况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主要调解方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换位思考法+案例引导法+冷处理法+多方协助法。
八、山林权纠纷
山林权纠纷,是指对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的争执,是民事产权纠纷的一种。山林权争议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有林权变动、调整和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有行政区域界限争议造成的。山林权纠纷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民事纠纷。因此,处理山林权纠纷一定要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去解决。有关双方要认真教育干部和群众,讲党性、讲政策、讲团结、讲风格,提倡互谅互让,从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林业,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安定团结出发,依靠各级党委和政,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严格依照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和法令,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核心:坚持“分级负责、就地解决”和“协调为主、裁判为辅”的原则。
现场处置:缓或稳、求、疏。
主要调解方法:与现实相结合,以“和”为贵。若不能解决纠纷或有效稳控纠纷时,勿简单用黑白、对错、善恶来判断,否则极易激化矛盾。处理该类纠纷特别注重沟通技巧。
纠纷关系流程图

备注:第三方是指与当事人在其他方面或生意往来中能震慑当事人的第三方,但不涉及有关纠纷。
重点:针对事物的漏洞和人性的弱点(最在乎的人和事或惧怕的人和事),运用合适的调解方法与技巧和当事人单独博弈,能快速、高效解决纠纷。该方法特别注重沟通技巧,一旦操作不慎,易激化矛盾,加大调解难度。
[41]《哪些情况会造成治安纠纷》,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59359544959453404.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2年3月1日。
[42]《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与法律应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第53页。
[43]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其是客观论证,而非主观验证。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44]《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与法律应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第1页。
[45]《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与法律应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第105页。
[46]《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与法律应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第39页。
[47]《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与法律应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第83页。
[48] 《群体性纠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E%A4%E4%BD%93%E6%80%A7%E4%BA%8B%E4%BB%B6/1116140?fr=aladdin,最后访问时间:202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