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豆瓣小组的人,全都“不会说话”

2021-01-23 20:08 作者:四独木  | 我要投稿

我发现了一个豆瓣小组,里面都是些“失语症”患者。

这个小组成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帮助网友们学习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小组成员的发言也自然是自己遭遇到了各种话到嘴边不会说的困扰,诸如只能用网络用语表达心情,或者搜刮贫乏的形容词库来描述某事某物。

这的确也是很多网友的困扰,他们总自嘲用一个“卧*”就能表达出震惊、愤怒、开心等等多样的情绪,认为自己跟文盲没什么两样。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真的成了失语症患者吗?

看到了小组里的某些成员喜欢的表达,其实也不是引经据典,看起来学识很深厚的样子,而是利用奇骏的比喻、通感等等修辞,或者构建脑内图画,将平凡的表达变得令人感到陌生和新鲜。


楼主在后面贴出了她喜欢的影评


其实我之前在说话的时候,也喜欢用比喻来搭建出一个可以供人“观赏”的图景,传达我内心难以言喻的感受;

也很喜欢搜刮脑内曾经看过的章句,哪怕是冲浪时见到的各种APP推送的“金句”,来完善这幅图景。

有一次我和同学谈话的时候,对方感叹说:“你果然是中文系的。”我问,为什么这么说。

她回答:“你看你刚才用了‘编排’这个词,这不是《红楼梦》里才会出现的吗?”而事实上,我都忘记了自己说过这个看起来“古色古香”的词汇。

有时候跟陌生人谈话,对方也夸赞我说:“我看得出来你是个讲话很有逻辑的人。”

但我自己也依旧有着说不出话的困扰,很多时候我讲话断断续续,没有头绪,只能用那种看起来很“LOW”的网络词汇“绝了”“真不错”来填补言语间的空白,代替那些我无法传达的信息。


所以我觉得,未必我们真的失语了,好歹都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类,怎么可能不会说话呢?

若说互联网侵蚀了我们的语汇系统,我觉得也不尽然。互联网反倒将各种书中的黄金屋碎片化了给我们看,我们其实也学到了不少好词佳句。

只不过,很多时候大家像我一样,性格敏感,感受到的太多,想要说的太多,总觉得自己丰富的语料库无法支撑自己的感受,只好用那些给自己洗了脑的网络用语填补表达间的缝隙。


我们毕竟只是普通人,能看到的书终究有限;更何况人类创造出的所有语汇,都不足以表达人类的感受。

既然我们无法在表达上跃升一层,也不愿意用那些过时的表达,那只好不断努力用有限的语汇创造新鲜的用语。

所以说,表达也是会内卷的。



这个豆瓣小组的人,全都“不会说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