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以西,竟有这样的景观!(上)
山西——一个 “资历很老”的省!
山西是一座历史十分悠久的省,有着“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这样的称号,这是因为山西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上至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中至明朝的大槐树移民,下至抗战时的平型关大捷。山西,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几千年来一直默默记录着我国的历史。自然,在历经历史的洗礼后,山西拥有了无数的景点。
这里既有壮美的大瀑布、绵延的山脉,也有奇异的万年冰洞、千年地火,更有数不清的文化古迹,让我们由北向南来看看吧。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开凿在武州山的山崖上,武州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州山?这与武州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州山坐北向南,武州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
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于公元491年,不只是一座简单的寺庙,而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这座寺庙造型如此奇特,建筑难度如此之大,以至于诗仙李白在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两个大字,但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便在“壮”字上多加了一点。比“壮观”还要多一点
(李白在那么早就已经开始这么玩汉字了啊)。
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烈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但是在历经数次修缮后,直到现在还屹立在那里。
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在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海拔2300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而在距冰洞不远处,还有一处“火山”, 该“火山”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火山”,而是埋藏于地下的煤层因多种原因造成的历时千年的自燃现象(千年地火),做了邻居的“火山”与冰洞形成了一大自然奇观。
全年都结冰的洞穴才能被称为冰洞,世界上也只有像西伯利亚和南北极等地,纬度高、异常寒冷的地方才被发现存在冰洞。而这里,并非南北极,也不是终年积雪的雪山,而是四季分明的中纬度。这为冰洞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正是万年冰洞洞口造就了万年冰洞,洞口的形成让冬天的冷风进入洞穴,但是夏天的热风却进不去,所以造成了天然的“冰库”。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自古就是边防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雁门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五台山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亿年以前。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冰缘地貌。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发育典型,已经成为全国研究对比的重点地区。
五台山风光壮美,景色独特。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五台山又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三伏骄阳炎炎,燥热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在这清凉圣境避暑调养,确实是一件称心惬意的快事。
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云山雾海沉浮中,楼阁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世人赞说:“五台归来不看庙”。
芦芽山

芦芽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教名山,毗卢佛道场。内有300万年前的国家地质公园万年冰洞,有中国华北地区罕见的水平联洞型栈道,是世界罕见的生态基因库。景区以芦芽山(太子殿主峰)为中心,包括马仑草原、小芦芽山、万年冰洞、千年地火以及悬崖栈道、天池湖群和情人谷等诸多景点。
文案|王钰文
修改|黄芹
排版|陈思宇
审核|高洁 吕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