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以西,竟有这样的景观!(中)
山西由北到南景色众多,上次已经介绍了一些,下面就继续向南看看吧。
PART-01
固关

固关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其余三关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京畿藩屏”,在今平定县娘子关镇旧关村。固关长城依山逶迤,地势险要,与著名的娘子关、旧关共成鼎足之势,为历代军事要塞。固关长城是在公元前333年(赵肃侯17年)修筑的赵长城基础上,于明代万历17年(公元1589年)再次修复,成为明代都城第一道防线。现存长城为明代长城,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著名长城文物专家罗哲文教授称固关长城“有小八达岭之风韵”的赞誉。据他考证,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万里长城还早155年。虽然现存遗迹多为明代建筑,但从始建年算起,它已有2374年的历史,国内少见。
PART-02
藏山风景区

藏山是赵氏孤儿发源地、忠义文化发祥地、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因春秋时期藏孤救赵而闻名遐迩,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距太原121公里,东临石家庄,西靠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佛教圣地五台山和红色圣地西柏坡。藏山风景区游览面积十余平方公里,由育孤园、春秋藏孤胜地、三教文化圣地、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四大板块,山中古祠规模宏大,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是一个气势壮观的建筑群体。
PART-03
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南距离石区32公里,东北离太原 216公里。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北武当山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
PART-04
武则天纪念馆

武则天纪念馆(老百姓称为则天庙)位于女皇故里——山西省文水县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古迹。
则天庙以武则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价值名扬中外,是全国其中一座女皇主庙宇。它原建于唐代,现存结构是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的,但在殿内与顶部仍保存了一对唐代金柱与部分唐瓦唐砖。殿内梁架建造中,采用了三角形组合与杠杆原理分散了顶部对大梁的压力,故大梁跨度很大,经800多年承受压力而未见弯曲,整座建筑被专家评为唐宋建筑中的杰作。
PART-05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PART-06
绵山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PART-07
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绵延数400余公里。
TO CONTINUE 。
已经南下到了山西的南边了,山西的美景介绍未完待续哦!敬请期待!
文案|王钰文
修改|黄芹
排版|吕子怡
审核|高洁 陈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