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 白骨之路

2022-11-21 01:51 作者:喝啤酒的猫头鹰  | 我要投稿

 尸魔

       刚刚离开地仙仙境的五庄观,紧接着就是白虎岭,白骨夫人的地盘。镇元子,不但非常低调,还是个十分守家的地仙,就这么近在咫尺的事情,他都不管。

       镇元子守的是修道的根本,不可轻动,这也是他为什么与孙悟空结拜,一个是根,一个是苗。孙悟空,这颗心,就是修行的苗。

       人身果,刚吃完,转眼就遇到了尸魔。

       白骨夫人,其实人家是白骨尸魔,而不是白骨精。人参果,最大的功效就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身体这个臭皮囊的归宿只有一个,腐朽成白骨。

       一前一后,这是对应着的。

       身体,人身果,是修道的根基,是非常珍贵的;同时,不可贪恋这个身体,贪则入魔。任你如何荣华富贵,身强体健,短短百年后,不过几节白骨而已。

       唐僧,就是肉身。尸魔想要修成,就得夺他这个肉身。所以西游一书,想吃唐僧的妖怪多了去了,只有尸魔最执着,两次差点被孙悟空打死,不死心又去了第三次,结果一金箍棒下去“断绝灵光”,落得个魂飞魄散的下场,万劫不复。

       尸魔,就是对身体的过分贪爱。而人绝大部分贪爱,包括对物质、名利、美色等的贪爱,都是从这个身体延伸开来的。身体,是贪欲的源头。

       身体,只是一个“皮囊”,所以尸魔能幻化各种人物,少女,老妪,老者;所以尸魔能够进行“解尸法”。

       本回目开头,唐僧饿了,就是这个身体饿了。人们忙忙碌碌一生,其实大都是为了供养这个肉体。荒山野岭,野兽很多,要素斋可就难了。唐僧抱怨孙悟空不知道感恩,自己把他从五行山下救出,现在弄点吃的都办不到。而回目结尾处,孙悟空含泪辞别唐僧化身四个围着他参拜,师徒二人对“恩情”的理解被写的明明白白。

       趁孙悟空远去摘桃,尸魔就来了。其实主要是八戒的挑唆,使得唐长老恨逐美猴王,尸魔其实挺冤的。

       猪八戒,在这里就是这个贪欲的具体体现,他饿了想吃,吃不到,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怀恨在心。可后文书,依旧是八戒智激美猴王,又请来了孙悟空。书中虽然没有说明,但冤枉悟空,唐僧是主犯,猪八戒只是从犯。

       后来唐僧被变成了老虎,就是他的报应。古人云,三人成虎,说的就是人言可畏。

       在过去的一些戏本中,白骨精是黄袍怪的结拜义妹,黄袍怪之所以把唐三藏变成老虎就是为了给“白虎岭”的白骨尸魔报仇。这就有点牵强了,这两个人物除了回目相邻外,其他方面从法力到出身,都差的很远。

       这一个回目讲的就是,唐僧贪恋身体,放纵欲望(八戒),失了“心”。孙悟空逼急了,直接说,你把我赶走就没人了。其实这是一句实话,猪八戒好吃懒做混吃等死;沙和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纯纯一个木头人。

       唐僧直接怼孙悟空,说人家悟能悟净,也厉害的很,不差你一个。孙悟空听了这话,一下子就伤心。他走,在外是唐僧赶他,在内却是伤心于唐僧的“不明”。看不透尸魔的变化,情由可原;看不透团队各人的内心,这才是致命的。

       在最后打死白骨尸魔之时,悟空曾要求“当坊土地、本处山神”作个见证,见证了白骨尸魔的灭亡,也见证了美猴王被逐的真相。

       在这一回目中,猪八戒一顿搅和,沙僧却不曾说一句话。坏话一句没有,好话依旧一句没有。

 

白骨观

       为什么是“白骨”尸魔,这里对应了佛家修行中,“不净观”中的“白骨观”。简言之,就是通过观想肉体各种骨肉血脉,息灭对于色身的贪恋。

       好比,一个人非常喜欢一个美女。可美女也不是玉石所化,只要是人难逃屎尿屁,那么放屁的美女还喜欢嘛。大体就是这么一个思路。

       佛经《大毘婆沙论》云:“修行者,起不净想时,先往冢间,观不净相,所谓:死尸青瘀、膖胀、脓烂;或虫兽食啖,血肉狼藉,支节分离;或肉尽筋连,唯观骨锁,次第连接。取是相已,至一近处,闭目思惟,若皆分明现前者善,若不明了,当更往观。如此,善观不净相已,疾还所止,洗足敷座,结跏趺坐,调滑身心,令身心柔软,身心堪能,身心无热,身心离盖。

       既令身心离诸盖已,取先外相,以方己身,如彼此亦尔,如此彼亦尔,谓:我此身,具有如前诸不净相,因于足骨,以拄踝骨;因于踝骨,以拄胫骨;因于胫骨,以拄膝骨;因于膝骨,以拄髀骨;因于髀骨,以拄髋骨;因于髋骨,以拄腰骨;因于腰骨,以拄脊骨;因于脊骨,傍连肋骨;又因手骨,以拄肘骨;因于肘骨,以拄臂骨;因于臂骨,以拄肩骨;因于肩骨,以拄脊骨;复因脊骨,以拄项骨;因于项骨,以拄颔轮;因于颔轮,以拄齿鬘;上有髑髅。”

       一点点观想这个肉体是如何败亡,一切都是无常。

       但在实际坐禅修行中,白骨观并非如此简单。前文说过,在止观修行(参见,太乙金华宗旨)到达一定境界时,容易陷入一种极乐之境。就是太舒服了,其实这个境界不可取。而白骨观就能应对这种容易使人迷惑的境界。

       白骨为肉身的框架,通过观想全身白骨,在意念的带动下,能够促进身体气脉的流转。以白骨“观空”身体,能使得身体生理的欲望慢慢被从意识中剥离,进而观空,达到“精”不外泄,无漏的状态。

       转换到西游的情节中,假如唐僧修了白骨观,能解尸魔真相,猪八戒(欲望)也就不能兴风作浪,这随后的一切灾祸自然也就不会发生。

       此一回目很短,但很要命,是唐僧西游一路上犯最大失误之一,取经团队差点散伙,白龙马都被逼的出手受伤。白骨是肉身的归宿,取经不成功,唐僧最后也是一副白骨。


20. 白骨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