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收藏!必修一名词集锦!

贡、赋、役
贡:
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赋: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
役: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分封制:
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
指对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
郡国并行制:
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宰相和丞相
宰相:
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丞相:
秦汉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内阁
明朝的内阁: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内阁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英国的内阁:
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而不是君主负责,要执行的是议会的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内阁是国家的权力重心,君主不干涉内阁,更不能任意撤换内阁。
罗马法、习惯法、成文法
罗马法:
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习惯法:
又称为不成文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成文法:
指由国家机关制度和公布,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又称制定法。
君主制、共和制
君主制:
以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体。
君主立宪制度: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它保留君主,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也称为“有限君主制”。
君主专制:
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共和制:
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包括总统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行政机关(政府)和立法机关(议会)相互独立;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联邦制、邦联制
联邦制:
即“联合的国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邦联制:
即“国家的联合”,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制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另一缔约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
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了哦,
继续期待我们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名词吧~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戳下方小卡片入手提分神器,也期待你早日提分~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