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拍合拍片太多遭批,香港导演抱不平:不拍那些戏,怎么赚钱补贴港片?

古天乐自升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后,就为艺人、影视产业的发展操碎了心,早前看到香港娱乐圈因疫情而停工,马上宣布自家电影公司与英皇影业合作拍10部戏,为一众失业的台前幕后提供工作机会。但是尽管做了这么多,还是有一些当地后生不理解,他们认为古天乐这些年只顾拍合拍片赚人仔,而忽略了香港电影。

对于这些声音,香港资深导演郑保瑞看不下去了,参加节目时直批那些根本不懂行,因为现在纯港片绝大部分都是亏本,很少有投资人愿意出钱,只有那些真正爱香港电影的才会投资,而古天乐正是其中一位,“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论,香港电影5年前就该停了。”

而古天乐明知投资投资香港电影亏本,却还是义无反顾的持续注资。郑保瑞认为,他已经很支持本地影视产业,拍内地电影、合拍片也是为了香港电影,所以不应该受到类似的指责。“难道古天乐不晓得投资本地制作会亏钱吗?纯港片《逆流大叔》大收1500万,都是赔本的!所以他不能拒绝内地电影,如果不拍内地市场的电影,哪有钱拍什么香港电影?大家批评他拍太多内地电影,却根本不了解香港电影市场。”

香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古天乐虽然做了一些事,但对本地电影的关怀还不够。对于这种说法,郑保瑞嗤之以鼻,“难道要古天乐把每部内地电影的所有片酬,都花在香港电影上?这个说法很无脑。”事实上,很多当地网友都很难接受纯港片早已经不赚钱的说法,他们一直觉得是港星合拍片、内地电影太多了,才导致了纯港片的没落,事实上这是因果颠倒,港片衰落后,才有了港星大批北上合作。

有香港业内人士做过估算,3000万元的制作费都拍不了一部商业电影,小成本的文艺片倒是有可能,但这种电影根本没什么市场,拍出去纯粹是赔本赚吆喝。郑保瑞说:“如果真有3000万的制作费,在香港票房要达到1个亿才能不赔本,而香港有几个达到1亿元的电影?难道要大家倾家荡产去拍戏?”

至于有人表示可以将制作费、演员片酬再压低,走小成本电影路线,郑保瑞则称这个说法很幼稚,他举例称近来唯一赚钱的大概是《沦落人》,制作费仅200万,但那是所有演员友情出演才压下去的成本,“不能每次都求别人帮忙吧?这样的话就不是电影工业,只是个兴趣班啦!大家要求别人来拍,又总是要别人不求回报,就真的是个兴趣班而已,算什么电影工业?”

郑保瑞呼吁,市场小要认命,如果只靠700万人,根本养不活这么大的电影产业,“小鱼塘怎么养得起庞大的工业,当年的成功是因为有输出,大家不要以为当年香港市场很大,(纯港片)今时今日有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