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在RPA 6.6.0:创新变革,打破传统,让RPA人人可用

2023-01-10 16:33 作者:实在RPA_IPA  | 我要投稿

“RPA人人可用”,这是在RPA行业,人人都听得耳朵起茧的一句话。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不得不提到RPA自身的优势,它具有快速连接已有系统且又不侵入到系统里面的特性,相当于是锦上添花来做增量。RPA通过模拟人的操作,实现对工作操作的自动化流程配置,无论是对企业、团队还是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好处。加上RPA本身的技术门槛不高,意味着可以承接更多需求,市场空间也就更大,因此各个RPA厂商都想在此争一块蛋糕。

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内RPA厂商“内卷”程度空前白热化。在产品上,各家产品大同小异,几乎都是采用传统的“拖拉拽”模式;在定价上,你低我更低,频繁价格战;在营销上,RPA厂商清一色都在宣传人人可用,但实际上只是一句口号,并非真正实现了人人可用。


传统“拖拉拽”模式并非是RPA的最优化形态

传统RPA并非是人人都会用的傻瓜式流程自动化程序。“拖拉拽”并非是RPA的最优化形态,其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家可用的RPA。这种方式虽然相对于以往需要编程的代码方式更进了一步,但依然存在不小的使用门槛,主要表现在:


使用这种传统RPA,用户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必须站在IT视角,先学会如何使用RPA软件,进而才能在RPA软件与业务软件之间不断切换,逐步以“拖拉拽”或“写代码”的方式,完成自动化流程配置。这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而言,会带来不小的学习成本。


实际上,RPA的最优化形态应该是:用户无需“拖拉拽”、直接“点选用”。


实在智能首创首发的沉浸式搭建超自动化流程的实在RPA 6.6.0就做到了这点,它彻底推平了横亘在用户面前,导致传统RPA学习成本大、使用门槛高的三座大山——“拾取、元素和变量”,带来了真正的人人可用,实现“打开就能用、入门就上手”。


实在RPA 6.6.0:打破传统,带来真正的人人可用

实在RPA 6.6.0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超自动化体验,能识别一切,操作一切,主要表现为:


用户不再需要传统RPA软件的“流程画布”,把“更大,更宽,更全面”的电脑屏幕留给用户;不再需要传统RPA软件的“拖拉拽”,鼠标悬停+鼠标点击,即可完成自动化流程配置;不再需要传统RPA软件与应用软件之间所必须的频繁切换,基于对所有屏幕元素的识别和理解,以及顶部“灵动岛” + 侧边“流程窗”的轻盈交互,实现在超自动化的元宇宙中快速打造数字员工。

实在RPA 6.6.0的编辑页面

实在RPA 6.6.0还能给用户带来所见即所得的操作,使得用户一看就会,一用就对,主要表现为:


用户无需学习,不用理解和记忆“组件/元素/变量”,不用“拖拉拽”,不用“写代码”;用户无需思考鼠标悬停,马上弹出可能的自动化操作推荐列表,鼠标框选任意图像区域后,马上弹出可能的AI能力推荐列表(文字识别等),支持基于场景和动作的在线学习,用得越多越“聪明”,推荐越准;用户无需转化,鼠标点击,马上在“流程窗”中自动生成自动化流程。


以某客户真实场景的Excel自动化操作需求为例,使用传统RPA相对资深的RPA开发工程师需花4个多小时,通过50多个组件才能完成搭建。使用实在RPA的IPA模式,无需RPA开发工程师,业务人员自身只需短短6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流程窗”中生成的动作只有32个,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传统RPA vs 实在RPA6.6.0(IPA模式)

基于以上内容,实在RPA 6.6.0带来了真正的人人可用,这更是因为其背后有着强大的国产自研的智能屏幕语义理解技术(ISSUT)。它集合了融合拾取3.0、动态元素匹配、页面结构分析、屏幕语义抽取、多模态预意图预测等多项技术应用,有着识别屏幕、理解屏幕、操作预测和在线学习的能力,使得用户不用“拖、拉、拽”,只需“点、选、用”。这将RPA这项技术的易用性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对于RPA的大范围普及有着重要意义。


未来,实在智能会持续变革创新,致力于打破传统RPA的天花板,勇攀RPA高峰,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实在RPA 6.6.0:创新变革,打破传统,让RPA人人可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