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最近很多人都在传美联储要加息了,也有一些朋友后台问:
美联储加息,对我们的投资有什么影响?
会不会利好银行?
网叔过去很少谈宏观经济。
今天就这个问题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0
2021年7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高达94.3万人,超过市场预期的87万人;失业率为5.4%,远低于预期的5.7%。
就业是目前美联储最为“关心”的指标。
在疫情中,为了刺激就业,美联储一直在做QE,即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大白话就是“印钞”。
降息是为了支持经济,如果就业市场大幅好转,那似乎“印钞”的理由就没那么充分了。所以现在市场很多人就猜,美联储是不是就要退出QE了?
而一旦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向加息(QE退出,货币供给少了,价格就会上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美的利差将缩小……
人民币对资本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那么,对中国来讲就有了资金有外流的风险。
为“阻止”资金外流,从过去的经验看,我国央行往往采取策略是“紧随”。
你加息,我也加。
而如果央行收紧货币,利率就会上升,一般来讲会利好银行等金融板块。
毕竟加息等于增加放贷的利差。
2.0
从长计议,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概率有多高?
说实话,以网叔的理解,
现在谈“加息”其实还为时尚早,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还要看美国后续经济的表现。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有四大基本职能: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美元是国际货币,所以不用过于考虑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美国的就业、物价、经济增长情况:
从趋势上看,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不断增多,CPI也在不断上升,GDP在2021二季度也同比增长了12.2%,看样子确实应该紧缩货币了,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从绝对值上看,就业和经济都不太乐观。
2021年7月,非农就业人数总计14682.1万,疫情前2020年3月,非农就业人数有15084.0万,缺口还有401.9万;
2021年二季度,GDP的同比增速虽较高,但这主要是由2020年二季度的低基数造成的,若以环比计,2021年二季度的GDP只相对于一季度增加了3.1%,不算很出色。
所以,仅以增量来判断美国的经济已恢复是以偏概全。

至于通胀,从趋势上看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必须注意到,疫情对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在这种环境下,各国都相应地提高了对通胀的容忍度,将经济的修复视为首要目标。
目前美国经济还很脆弱,急需政策继续支持,
拜登政府的3.5万亿美元的预算计划获得参议院通过,便是明证。
经济停滞的通胀叫“滞涨”,
在“滞涨”的情况下,美国不太可能冒险紧缩货币,以免对经济造成伤害。
要不,就有那么点本末倒置……

3.0
如果确定美国不加息,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压力就不大。
而就目前来看,国内还没有明显的加息的迹象。
预计会继续以稳健为主。
事实上,就中国目前的各项经济指标看,也没有加息的理由,
失业率在5%左右,接近充分就业;
CPI在1%左右,没有通胀压力;
经济增速也在合理区间,一季度增速较高是由2020年的低基数造成的。

再者,
《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申了“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
传递的是一种“稳健”的思想:既不紧,也不松。
所以综合来看,当前货币政策大转向的可能性还不大。
最后说一点,一般在加息的时候,银行等金融板块的表现往往较好。
这也给人一种错觉,加息就一定会利好银行。
其实这种逻辑多少有点牵强……
银行等金融周期性板块的走势,与经济的走势息息相关,在经济好的时候,实体经济赚钱,银行等虚拟经济才跟着赚钱,实体经济不赚钱了,银行等一般会响应国家号召来支持实体经济,
历史上,银行股的走势和加息的相关性较大,原因在于加息一般是经济过热的信号。
换句话说,如果加息并非是由经济推动,则其对银行板块的影响有限,
所以以网叔的理解,
如果投资银行板块,比起加息,更需要注重经济的基本面。
所以,
虽然银行板块的估值已经足够低了,
但中短期反弹的动力依然不足。
当然了,以银行当前的估值买入,安全边际还是可以的。
毕竟股息率4.66%……
长期拿着不卖,比银行存款收益高。
本文非预测,仅从经济学常识做个简单的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网叔:资深投资人,长期创业者。独立,理性,深度思考。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