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独立游戏开发学习笔记59--编曲学习笔记11--第五堂课 为什么学乐器,终止式等

老师说第八章开始,《完全音乐理论教程》就不重要了,只用来当参考书。
所以之后标题应该就不会合并了。
7/22: 莉可丽丝很好看,希望大家都去看。
1. 为什么学编曲,还要学乐器
这是我问老师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一门乐器,才能学编曲呢?
1.1 什么时候可以不学乐器?
你可以非常有钱,请别人来帮你演奏。比如 michael jackson,当然人家也不用付钱。
未来二三十年后,MIDI,AI 发展好了,可以帮你节省创意之外的东西。
当然这还没有解释问题,为什么还是要别人来,我自己鼠标点点不行吗?
1.2 演奏的重要性
学乐器,就是为了演奏,为什么编曲还要学会演奏呢?
演奏包含的那些表达,那种随机性,即使是人手非常规律地弹,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随机性的。而计算机就会非常死板地一致,过于规矩了。即使现在有那种加上随机性的人性化效果,依然比较假。
学乐器,学会演奏,避免表达被丢失。学会键盘,使用 midi,可以用来演奏所有乐器,让这些演奏具有人性化。而且,即使弹得比较一般,也比鼠标拉的好。
想要避免演奏,可以等科技发展,midi 2.0 普及,AI 的发展等等。但现在看来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1.3 AI 人声
AI 在有些地方的发展已经很强了,老师顺带给我安利了一些虚拟人声,确实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以为 voicevox 算厉害的了,没想到虚拟声音已经可以到这种地步了。
老师给我介绍了青溯,星尘,kevin,都可以唱中文,日文,英文,kevin 比较偏英文。找了几个例子听下来,青溯真的无敌。看着老师调了一下,很方便使用,很多开箱即用的也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也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更改。老师写了个青溯的高音,我只能说无敌。
1.3.1 题外话
这里不是老师说的哈,是我自己的想法。
我本来还打算去推特找一些有名的业余配音演员来给我的游戏配音呢,现在看来这些都完全可以胜任。
这样看来,给游戏做带人声的主题曲也不是不可能了。
说一个商业的东西,有配音的游戏会比没有配音的游戏看起来“高级”一些,这样子卖更高的价格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比如说就可以让你从 34 元的品质,却有着 48 元的卖相。
1.3.2 网易天音
AI 也不只是用在人声上,还有用在编曲上。比如网易天音,当然这个能做的还比较少。
1.4 总结
所以说如果不学乐器,想要编曲,不是不行。上这堂课不需要学会演奏,老师会给我安排不需要演奏就能进行的讲解。
此外,还顺便介绍了一些之后会用到了软件。
2. 其他问题解答
1.1 我 C 大调里给 F 添加一个临时符号算 G 大调吗?
当然不算,一个是临时符号只持续小节,二个是原来的不变化的 F 不也还在嘛。
1.2 六级是小调和弦?
上堂课说六级是小调和弦,这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虽然其实是大调的六级才等于小调和弦,但如果不专门说,那我们就默认是大调六级,也就是小调和弦。
反正大家说几级几级的时候,一般默认就是大调的音级。
1.3 和弦怎么记?怎么练?
配着练琴一起记,并且练的时候最好是练琶音,分解着弹。从低到高练大和弦,CDEFGAB,然后反着来。然后再练小和弦,以此类推。
3. TCM 第七章:音乐中的等级制
3.1 等级制
之前讲过,主音是最高,然后是属音和下属音,剩余的一起,导音比较特殊。
然后这样子,一个调七个音,协和与不协和都存在。
3.2 无重音的不协和
比如说只让你用 CDEFGAB 来作曲,其实不看别的,这七个音本身排列组合方式就很庞大,即使不加上节奏和音区,依旧很大。
让一个音在重拍或者弱拍上,听感是不同的。
之前讲过换和弦一定是重音,那么换和弦的时候,旋律要不要发声呢?有或者没有是两种选择。
没有的情况下,重音就是和声本身了。这时候旋律就落在弱拍上,而我们之前说过我们倾向于写出不协和。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些不协和,来让听众想听到协和的感觉。因为一直听到不协和,就想去听到协和。
而实际上,我们听到的,强拍和弱拍,协和,不协和与和声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总结的。
弹一个和弦,如果你听到了协和,说明旋律肯定是和弦构成音。比如说我们弹一个 135,此时如果你听到了协和的,说明旋律是 135 之一,如果听出不协和了,说明肯定有 2467。因为 135 和 135 任何一个音都协和。或者从二声部对位来理解,给一个 CF 为 1,那么协和的音是 1356。所以这里的音构成的和弦就是协和的。
3.2.1 装饰音
然后我们再来看装饰音:
邻音:邻音就是相邻的音,1和2。下方的叫做下邻音,上方叫上邻音。
琶音:琶音就是和弦拆开。
还有回旋音,颤音等,颤音就是邻音其实。
这些在对位法里我们已经讨论过一部分。比如说对位法里说过的协和经过音和不协和经过音。经过音基本都在弱拍上,很难出现在重拍上。
3.3 旋律流畅
这个之前一直在提,就是字面意思。此外,如果是流行音乐的话,其实还多一些东西:
要适当停顿,就像说话要换气。
停顿要流畅,也就是节奏型流畅,就像说话不要忽快忽慢,突然停顿过长。
流行音乐很像演讲,就像演讲如何带动情绪一样,流行音乐也要带动情绪。
3.3.1 重复
流行音乐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复,把你觉得最好听的那一段疯狂重复,就为了让观众记住这个。就像是演讲喊口号一样。
annie are you ok?
因为这个重复的一段会影响整首歌,所以需要高效地创作效率,疯狂写,多写,然后选其中好听的用。
正因如此,我现在就要开始练习写歌了,不过现在还不用记在谱上,哼哼就行。
然后视唱练耳我因为不用考试,不用刻意训练,只要弹的时候能唱准就行。
4. 主,属和弦
从这一章开始,书就只是参考书了。
调性音乐里,一首音乐可以分析到只剩下主和弦和属和弦。即使是 145 以外的和弦,其实分析下来也是主和弦和属和弦。当然,这里说的是功能上。
4.1 正三和弦,副三和弦
一个调式,7 个和弦,最高等级的是主和弦,第二等级的是属和弦,下属和弦。这三个统称为正三和弦,剩下的叫副三和弦。(其实上一堂课有讲过,我给忘了)
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可以相互替换,条件是有两个构成音一致。比如说 613,这不是六级,而就是主和弦。
也就是说不要把 145 看成 1 级,4 级,5 级,而是 TSD 这三个功能(主,下属,属)。
那么,从三和弦来看,3 可以代替 1 和 5,以此类推。
所以比如说一个和弦进行 16451,就可以换成 14236。
4.2 终止式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不是必须的,比如说中国音乐就没有这种限制。
西方音乐才有终止式概念。
终止式是一个停顿的点,一般是一个乐句的结束,叫做 cadences。注意不一定是整个音乐的结尾哈,这是翻译问题。
4.2.1 正格终止
结尾为 V 到 I 的叫做正格终止。
完全正格终止
其中又有完全正格终止,不只和弦是 V 到 I,还要求旋律是级进回到主音的,也就是 21 或者 71。
一个终止式内不能颠倒,比如说 1451 可以,但是 14541 不行,因为前面已经定好先 4 后 5,后面就不能有 54 的顺序,我们可以 145451,不能 14541。
不完全正格终止
正格终止,但旋律最后回到了 3 或者 5 上,叫做不完全正格终止。不完全正格终止会让观众听起来感觉没有结束一样。
不完全正格终止的和弦一般是配一个 I 级和弦的第二转位。
其他情况
完全正格终止和不完全正格终止并没有包含所有的情况。其他情况也叫正格终止,比如说跳进回到 1,比如说 31。这个也是正格终止,没有完全正格终止,但也没有到不完全那种地步。可以用作结尾,听起来还是有点结束的感觉。
4.2.2 半终止
如果最后不是停在 I 上,而是 V 上,比如 1145,那就叫半终止,半终止的话,就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开始新的终止。当然正格终止结束了也可以开始新的终止式。
5. 练习:写歌
5.1 写歌中的终止式
终止式就像诗歌一样,有起承转合。
起要从主音,承可以随便(比如半终止,不完全),转一般是用属,后面立刻接着合,合就是再回到主。
最简单的构造就是两个终止式,第一个终止式从主音开始,不完全正格终止结束,第二个终止式则为完全正格终止。
很多音乐都逃不掉这个结构,连很多爵士乐都是这样。
5.2 练习写歌了
写歌的时候,记住要像讲话一样。想要讲得好,要重复,让人感染情绪,可以从演讲里看。可以从诗歌里看起承转合,来安排结构。
旋律就纯靠灵感了,多写点,然后找到最好的,再加上一些套路,比如说。我们先有了灵感 1231235,然后这么弄:
第一句就 1231235
第二句重复,还是1231235
想着再重复就有点不好听了,就换成 1231236,高一点
最后一句收回来,1231234。(这里听感上没有结束,干脆不唱了,交给和声,最后以主和弦结束,正格终止,只是不是完全正格终止)
这就是一种套路,那现在我们有了副歌。那么主歌怎么办呢?主歌其实不用和副歌多一致,甚至可以不是一个调,主歌写的时候也可以用刚刚那个套路。你可以重复几下,然后比如说在衔接到副歌的时候,稍微调整一下,免得太跳跃。
主歌和副歌的对比,就这么几种:高低,快慢,强弱,疏密,情绪饱满程度。
还有很多歌,主歌副歌是同一个,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副歌。
像是月亮之上,副歌就是 rap。
像是 we don't talk anymore,副歌就一句不停重复。这首歌和弦甚至从头到尾没有变化,连主歌和副歌都一样。
欧美的审美和我们的审美不一样,欧美更关注整体,人声是乐器。中国更注重人声。
而且中国很少有那种单句重复,要重复也是一大段的重复。因为中国注重填词,单句重复不好填词。
很多华语音乐甚至都不管是不是级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