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宝金委积美玉盈堂——整理87版《红楼梦》里的道具陈设(5)

2022-01-28 09:44 作者:天鸿_  | 我要投稿

此文为转载,作者是天涯:我不要脸II

原帖作者动笔于2019年12月18日,完成于2020年1月24日

       第十五集

  贾政书房的一角。

  这就是我上面讲过的不同时间表现同一房间不同角度景致,丰富观众的层次感官。
  贾政的书柜和书桌在以前的剧集拍过了,这次拍了见客的正堂。
  摆着六棱红釉瓶、假山盆景和大理石桌屏,走清贵风。

  花瓶细节。两耳作象头形。取太平(瓶)有象的吉喻。
  然而就是要在这个太平有象面前,贾政马上就要家暴儿子宝玉,剧组的讽刺之意不可谓不深。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时隔两年,大姐的玩具当然要更新。
  就是用现代人眼光看也很精致的大阿福泥娃娃。

  这个我犹豫了很久,应该是茶叶末釉描金彩绘瓶。
  湘云的螃蟹宴没拍,在对话里一溜而过。

  贾母“召见”刘姥姥。

  景泰蓝的多棱香炉。

  两边共六个粉彩瓷的熏笼,刘姥姥挡住了一个。这里剧组实在没凑齐六个同花色哈哈哈

  好大的一盘摆果闻香!

  榻上还有个半人高的大理石炕屏。

  第十五集完...


  第十六集

       这一集又是好物打堆!

  李纨献花的大荷叶式翡翠盘子。

  翡翠的纹理感都做出来了,以上世纪80年代的工艺讲不错了。
  这一盘子菊花,就压现在所有古装片一头。
  都是传统中式菊花,不是什么非洲菊百日菊来敷衍充数的。
  还特意挑选了不同的花型花色。

  探春的闺房。

  这一角是剧组的自由发挥。
  没有书中案上的大鼎,以这款白玉香炉代表富贵气。

  细节。
  这可不是狮子,是狻猊,龙生九子之一。
  形如狮,喜烟好坐。故多制作在炉器上。

  洋漆架上的白玉比目鱼磬。

  鱼、磬谐寓“吉庆有余”。比目鱼在中国传说中误传为仅有一目,须两两相并而游,所以多比喻夫妻情侣和亲友。张居正曾写“昔为比目鱼,今作纷飞鸟,人生聚散离合,可胜叹哉”。曹公给探春安排比目鱼磬,应当是隐喻她不久后的和亲远嫁。
  此外因为不能和白玉香炉撞色,把白玉磬改成了米黄色。
  汝窖花囊远远在的架子后面,薛姨妈头侧。同样为了配色,把水晶球的白菊花换成了红黄两色。

  比目鱼磬细节

  花梨大理石的大案,案上推着各种名人法帖。

  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米襄阳的烟雨图。颜鲁公的对联。

  大官窑的大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藕香榭听戏吃饭。

  每人跟着摆一张高几。
  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一。

  剧组不但安排了样式不一的花几,还配套上也是花样百出的什锦攒心盒子。但为了视觉效果,并没有“攒盒式样,亦如几之式样”。

  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

  贾母和薛姨妈专用的两榻四几。

  一几放一分炉瓶,一几放吃食的攒盒。
  炉瓶是指炉瓶三事,焚香用的三件套,香炉、香盒、箸瓶。
  薛姨妈是客人,各种明面上贾母都优待她。

  贾母和薛姨妈用的同式三件套。玉香炉、铜香盒、珐琅箸瓶。

  贾府用来将菜肴从厨房提到各房的捏丝戗金五彩大提盒。

  看这精致的描花。

  一溜三个式样的提盒,最右还是方形的。

  凤姐鸳鸯戏弄刘姥姥用的十个黄杨木套杯。

  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
  青花酒坛子上还有出产方的彩笺,王记哈哈哈,这个自设细节好可爱,是凤姐陪嫁来的吗?

  到拢翠庵醒酒。

  原书是写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窖五彩小盖钟”。
  不知为何剧组去掉了茶盘,安排妙玉手捧盖钟献茶。

  成窑五彩小盖钟就是成化鸡缸钟。

  其余众人用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脱胎是指瓷胎非常薄,尤如没有瓷胎只剩釉层。对光能透出器内的水层来。
  填白是甜白釉色。
  妙玉给其它人用的茶器不可能比贾母的明代成化鸡钟名贵,所以这里的官窑应该不是指最出名的宋代官窑器,而是清代向皇室供器的官烧瓷具。

  接着妙玉拉黛玉宝钗去喝私房茶。

  又是剧组私设时间。
  书里只写了几人喝茶的杯具,而没有描写妙玉烹茶的过程。
  剧组特地丰容,展示了下中国传统茶文化用具。
  装茶的锡罐。
  锡器因为没有异味,不易氧化,且密封性强,古代经常用来作储水和储茶的用具。
  但是不能装盐、酒、醋、酱等有腐蚀性的特质,也不能加热。

  自带茶漏的银茶壶。
  银器能软化水质,让水的口感变好,所以古人多用银子做饮具、泡茶。

  烧水用的铜壶。
  铜的导热性比铁强,所以古代有钱人家更多用铜器烧水。

  妙玉和两个好姐妹用的妙器。

  自用的绿玉斗。

  宝钗的(分+瓜)瓟斝
  旁边有一耳体现了。

  斝器在第七集贾母的藏品中出现过,有足和柱。但此物在宝玉眼中看来是个“杯”,所以剧组去掉了足、柱,保留了圆形的斝腹。
  斝身上的刻字都没有体现。
  商代斝

  给黛玉的杏犀(喬+皿)

  没有用常见僧钵形态,而是使用了古钵器形。
  (喬+皿)这个字是曹公自创的,目前无解。
  河姆渡陶钵

  这三字按原书所记,是由垂珠篆所标写。
  垂珠篆就是垂露篆,收笔时顿笔成圆,字形优美。
  篆体产生于秦代,而垂露篆是东汉曹喜所创。所以这件古董最早不会早过东汉。
  不知道为什么剧组并没有刻垂露篆。
  垂露篆

  红学爱好者围绕杏犀(喬+皿),给出无数解释。
  其实这器的关键不在器物本身上,而隐藏在垂珠篆这三字上。
  元代诗人张可久有一道诗《云林隐居》提到了“小篆垂珠”一句,而诗中还有“笑齐奴三四尺珊瑚”,齐奴就是和王恺斗富的晋代世家石恺。他二人后来因为争夺美女绿珠,搞出人命生死的风流官司。
  (分+瓜)瓟斝以王恺影射宝钗,杏犀(喬+皿)将黛玉比作石恺,自然就是以王石争绿珠的典故暗示她们二女争夫的三角情。

  给宝玉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

  这大概是最不符合原著的器皿了。而且完全体会不到剧组改形的用意。(确实,这个就是很平常的杯子)

  原书写了竹根,又写了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显然是指的竹根特有的竹节特征,这也是竹根雕器的趣味精华所在。
  结果87版就搞了个灰不灰黑不黑,平平坦坦,隐约有刻花的东西。
  看看真正的竹根器,是不是九曲十环了。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四面墙壁,玲珑剔透。锦笼纱罩,金彩珠光。

  琴剑瓶炉,皆贴墙上。

    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

  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

  这里又别出心栽了一下。
  因为电视剧里给很多角色都安排了大穿衣镜,宝玉这款就突出不出来了。
  要怎么体现宝玉镜门的别致呢?
  那就双面镜吧。

  袭人焚百合香的大鼎。

  刘姥姥给巧姐送祟。

  巧姐从此得名巧姐,并得到了一个将来会让她逢凶化吉的保护者。
  这个大阿福原来还抱着个小狮子。

  枕头边有一个布老虎,还有一个泥老虎,看来大猫才是巧姐的真爱。

  第十六集完...


  第十七集

  上一集省去了刘姥姥参观宝钗黛玉闺房的部份。所以这集稍稍补充了下宝钗蘅芫苑内容。

  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的房屋。
  还是有一个青花大缸子的。

  供着数枝菊花的土定瓶。

  青花帐幔并透雕梅枝的落地花罩。

  这个蓝釉花瓶是从梨香院带过来的吧,有和花罩对应的白梅花纹。

  宝玉撞破贾蔷和龄官私情。

  龄官用的蓝底白花四方大瓶。

  凤姐生日宴。

  老太太和太太们一桌,用的都是银器。

  杯壶碗盏,连小勺子都是银的。

  少奶奶和小姐们用的就是青花器了。真的是无处不在的阶级体现。

  陈设就现了一个青花釉里红的锦地开光瓶。

  第十七集完...


  第十八集

  贾赦夫妻的房间

  京式家俱,一水镶螺钿+彩绘。
  青花的盖碗,红漆对瓶。
  右边那个娉娉袅袅的红衣美人就是后来给了琏二爷的秋桐。这种娇俏的古曲仪态现在有几个女演员做得出来?

  柜子上的青花天球瓶,这个图案已经是制式了,和另外几件青花大瓷瓶是一套。

  邢夫人去讨鸳鸯,凤姐躲回家。

  看看家里又换了些什么好东西。

  天蓝釉的花盆,明显是配衬李纨衣服来的。
  盆里的花虽然是假花,但插的错落有致、葳蕤可爱。

  前面宝玉的房间按书中描写是“琴剑瓶炉,皆在墙上”。
  16集刘姥姥只看到了瓶和炉,琴和剑挂到凤姐墙上来了。

  鸳鸯的哥哥嫂嫂当说客。

  托鸳鸯受贾母宠信的福,她哥哥当着贾母屋里一应采买的职务。
  看这陈设,落了不少油水吧,远远胜过袭人娘家。
  插菊花的瓶子是描金的。

  点心碟子是青花的。

  茶叶罐子(右下角)不但是绿底五彩的,还是贴塑的立体花。

  这个象腿瓶上的花描得多雅致。

  这款玉璎珞前面11集在王夫人屋里露过面。

  可以看清楚点了。

  出了个新古董。
  是不是和第7集老太太的青铜斝很象?
  虽然大家都是三只脚,但这位可是有个长嘴巴的,它叫盉,是一种酒具。

  文物实物,西周伯定盉

       十八集完...


  第十九集

  芦雪庵里烤鹿肉来了。

  首先给你烧个大铜壶。

  雾气蒸腾里的“杯盘果菜俱已摆齐”

  大冬天里,大家都用着手炉,小的那个是林妹妹的。

  各式各样的手炉。
  还要为联诗对句预备的文房四宝。

  芦雪庵和李纨住的稻香村类同。

  是刻意仿民居环境的拙朴设计。
  所以湘云她们在这里烧肉,用的餐具多是泥碗陶壶,一味的古拙。

  宝玉喝酒的杯子也是红泥的。

  瞧见桌子角上立的那个小鸟没有?
  那是古代的桌角防撞器。

  可惜林妹妹肠胃弱,不能吃烤烤。

  还好宝钗陪着她另一桌吃饭。
  宝玉两桌轮流串场。

  芦雪庵虽然走拙朴风。(为了表现临水潮湿,上图连墙皮掉色都做出来了)

  但怎么可能一点名贵器呢。
  金制小觚。

  青铜编钟、郎红瓶。
  平儿在这失了镯子。

  终于从妙玉那讨来梅花了。

  粉青观音瓶。
  真的树干(所以才这么优美),粘的绢花。

  湘云吃烤肉用的是专门的火盆桌。

  桌面做成上下两层台,下层放火炭盆,上层放烤架或食锅,一家人围坐烧烤或烫火锅,兼以烤火取暖。
  现在的火锅店或自助烧烤店也在用类似的器型。

  器形缩小缩矮,就成了火盆架。取暖兼烧水用。

       十九集完...




宝金委积美玉盈堂——整理87版《红楼梦》里的道具陈设(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