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章——寒芒乍现

2022-06-22 13:46 作者:北极温海水母  | 我要投稿


    清晨时分,沧州武馆绿树青葱,鸟鸣依旧,萧定成伸着懒腰打开房门,迎面便看到了赵炳天和袁新踏着轻快的步伐走来。待靠近后,赵炳天再次顺势搭上他的肩膀,说:“师弟,考虑的怎么样?“
    萧定成反手搭上赵炳天的肩,另一只手拉住袁新,回答到:“我跟你们去。”

    在一阵欢呼声中,三人勾肩搭背的前往武馆中庭。这里已经零零散散的站了不少人,他们都是不是地看向厅堂上空着的主座,等待的同时,也满怀期待地相互讨论着自己畅想的军营生活。

    约莫一刻之后,决定前去参军的师兄弟们基本到齐,讨论声也渐渐平息,大家整齐的立侍在中庭,只待师父出面发话。师父也在此时从后房走出,落座于主位之上。

    今天的他,坐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笔直,有些发白的胡须和鬓角也被精心修剪,身上那沧州武馆标志性的白色习武服已然失去了光泽,变得暗淡陈旧。但今天,却被熨烫的没有一丝褶皱。

    见状,萧定成心知时机已到,作为首徒的他率先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开口道:“徒儿愿赴雁门关参军,望师父准许。”其余人也随即跟上,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齐声道:“徒儿愿赴雁门关参军,望师父准许!”

    师父仍然端坐在主位,并未明确表态,只是淡淡的开口问道:“你们有谁到过雁门关,见过契丹人?”
    堂下人面面相觑,他们许多人至今也没有离开过沧州,就算离开过,也不会想着去雁门关,自然也就没见过契丹人。这个问题,自然无人能应。众人只能陆陆续续的回答,“没有” “没有” ……

    “那好,我告诉你们。”师父站起身来,清了清嗓,沉声振气,似乎是要所有人听个真切:“雁门关,与沧州同属冀州辖区,但一南一北,相距千里,气候风土,大不相同。雁门关夏日极短,但雨涝频发,蚊虫肆虐;冬日漫长,且寒冷干燥,风沙四起。若是长途行军,补给困难,简灶粗谷,炊米难熟,风干腊肉,味同嚼蜡。夜间原地扎营,住于毡篷之中,不可点火取暖,寒风刺骨,夜不能寐。我告诉你们,这才是真正的军营生活。”

    听完,众人心中皆大为惊诧,军中苦寒,人人都有耳闻,可未曾想,竟是这般艰难。赵炳天连忙问道:“师父,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难道你以前参过军?“

    “是,也不是。”师父望着众人,缓缓道来:“大概三十年前,朝廷征召十万男丁,随冀州厢军(地方军)北出雁门关,支援凌风军,征伐契丹。但后来大军遭遇袭击,粮运断绝,又突然起了大风沙,部队匆忙撤回,远征也就不了了之。我也离开回归乡里,之后进了这沧州武馆。”

    师父讲着讲着,面色更加沉重,似乎是这次讲述,让他回想起了些不好的往事,他又清了清嗓,接着说到,“本来呢,这些事情我不该跟你们说,我应该让你们和我一样,自己去经历。毕竟,当年我只是一个临时兵,这么多年过去,你们从军会遭遇什么,我也不好妄下结论。但我必须告诉你们,打仗是会死人的!那不是武馆的比武,更不是你们的日常切磋,契丹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善于骑射,生性残暴,不知道哪一天,你们可能就被人砍下了脑袋,带回大营,换成赏钱。那场仗,契丹单于亲自率兵劫夺粮草,契丹人的刀锋离我不过数十步,若不是凌风军的人拼死抵挡,我可能活不到今天。但我的两个发小还是永远的留在了塞外,他们的死状,我至今记得清楚。”

    说罢,师父似乎是不能再言,沉默下来。他整了整衣襟,抬头看着自己的徒弟们,静待他们做出选择。

    但萧定成却站起身来说:“师父,您常教导我们,武者的第一要义,在于不惧,心生惧意,招式不成,未战先降,是为懦夫。如今徒儿还未于契丹人交战,绝不会只因他们生性暴虐,便失了参军的勇气。更合况,师父您也说过,习武者,小则杀贼平乱,保护乡里,大则安邦定国,造福千万黎民。若是那凌风军未曾忍受风霜,拼死御敌,如今的我们,又身在何处?”

   “说的好!这才是我沧州武馆的男儿!”师父走下台阶,对着徒儿们说到:“当今局势,战端将起,正是用武之际,但只要是战争,必有死伤。若是坚持参军者,为师自然允许;若是谋求军饷者,大可不必以身犯险,过几年学成出师,自然也不愁吃穿,不必忍受边疆苦寒。现在再做一次决定还来的及,不要到了雁门关再后悔,到时侯被认作逃兵,我沧州武馆,可丢不起这个人!”

    “徒儿愿赴雁门关参军,誓死不退!”

    “徒儿愿赴雁门关参军,誓死不退!!”

    豪迈的誓言响彻中庭,二十三人,无一人退却。

    “好!记住你们今天说的话,李长河,把那柄长枪取来。”

    话音刚落,李师兄便从厅堂中持着一柄长枪走出。那长枪枪杆由珍稀的黑色铁木打磨而成,质地并不沉重却硬如钢铁。枪身没有过分雕琢,只是在两侧简单的刻上了回型血槽,但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在阳光的照射下,枪身闪着点点亮光,枪刃处泛起的微芒,更是宣示着它那无与伦比的锋利。细看之下,铸造用的铁似乎也不是一般的铁,颜色较为沉郁,却也让枪身反射的微光,充斥着让人战栗的寒意。

    师父从李师兄手上接过长枪,走到萧定成身前,说道;“这把长枪,名为寒芒,由陨铁锻造而成,十年前由我偶然得到。你是沧州武馆的首徒,本来我准备多年之后,在你出师的时候赠予你,但现在看来,你已经有了这个资格。”

    说完,他端起寒芒,横在萧定成身前。在师兄弟羡慕的眼神中,双手接过寒芒,跪地俯身叩谢师恩。

    “拿来耍两招,给你的师兄弟们开开眼。”

    “是,师父!”

    萧定成后退几步,随即抬手出枪,拦拿扎刺,崩劈穿推,一气呵成。长枪舞动之间,萧定成能明显感觉到,这把名为寒芒枪与其他的铁枪大不相同。重量更轻,阻力更小,破风出招,顺畅自然,他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一招一式,寒芒乍起,杀气凌厉,似是要劈开天地,刺穿日月。许久时候,萧定成才收枪立定,向师父和各位师兄弟举手抱拳。

    众人皆是惊诧无比,许久之后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致以最热烈的掌声。师父也感到十分的满意,说到:“定成啊,这把枪配你可是正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当初我收留你时,给你取名定成,是希望你能每战必成,为武馆争光,这一点你做的很好。参军之后,也祝你能马到成功,百战百胜。对了,到了雁门关,你把这封信交给一个叫林毅的人,你就说这是我萧伯清给他的。他是我多年前的徒弟,听说他在凌风军有个一官半职,也许能帮到你们。不过他也很多年和我没有联系了,至于现状如何,我也不知,只能算是尽点心意。”

    “谢谢师父,徒儿一定不负师父厚望。”

    “去吧,去吧。“,师父对着弟子们说,“听说校场那边还有些活要干,你们去了好好表现,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别到时候选不上,被淘汰回来,到我这哭鼻子。”

    众人皆是一笑,但又很快沉默,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想到这,众人一齐跪在地上,沉重的扣下一个响头:“徒儿萧定成,徒儿赵炳天,徒儿袁新……谢师父多年来教导之恩。”

    师父背过头去,未发一言。大家心领神会,陆陆续续的朝大门外走去。

    空荡荡的厅堂之上,白衣老者双目紧闭,心中五味杂陈。

    “年轻真好。”老者暗自感叹一声,缓缓地离去。少年意气,壮志豪情,多么令人神往。只希望他们面对刀光剑影,生死拼杀,也能保有今日的初心。


第三章——寒芒乍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