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万追番,豆瓣8.1,《灵笼》做对了什么?专访艺画开天创始人阮瑞|雷报
作者:孔媛
编辑:努尔哈哈赤
2019年7月13日,由艺画开天制作、艺画开天与B站联合出品的原创动画网剧《灵笼》正式登陆B站,尚未开播追番人数就已破百万。如今,《灵笼》下半季在B站斩获2.8亿播放、447.2万弹幕、622.6万追番、29000+评论和9.6高评分,其豆瓣评分也稳定在8.1以上。
作为一部国内罕见的原创科幻末世动画,《灵笼》承载了怎样的立意和内涵?其制作过程中又遭遇了哪些挑战?近日,雷报【微信:leinewspaper +关注】专访了艺画开天创始人阮瑞,就《灵笼》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收获、产业链的延展规划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立意深远,不盲目追随市场大流
末世题材动画在国内市场上较为少见,庞大的世界观体量和前期的巨大投入天然具有“劝退”属性。阮瑞表示,末世题材动画在世界范围内其实很常见,国内相关题材的空白主要源于较高的开发难度。
“末世题材的制作投入比较大,它需要一种架空氛围,让观众深度沉浸其中,这对作品立意、场景细节、故事节奏、音乐音效等精致程度都有着高要求,无形中提高了门槛,全盘把控的难度加大,再加上高投入,国内做这类题材的就比较少。”
阮瑞告诉雷报【微信:leinewspaper +关注】,艺画开天对市场进行了分析,但选择开发《灵笼》,主要还是因为满足了开发条件。“我们分析市场,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用它来指导创作方向。我们只想把擅长的东西做好,而不是盲目跟随市场大流。”
在阮瑞看来,《灵笼》是一部有着深刻立意的作品,其顶层概念是全体人类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灵笼》的主角团不单单由中国人构成,而是囊括了各个种族和国别。
“东西方思想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对问题看法的思考方向也不一样。既然做中国的科幻故事,就要传达我们对世界、宇宙、人类群体的思考。”
阮瑞表示,《灵笼》中对极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均有呈现,以多层次、各种肤色和种族的人物为主角能够实现表层公允。从故事层面来讲,末世人类所剩无几,总数已经很少,就没有区分国别和种族的必要和意义。
《灵笼》对深度议题的探讨涵盖了多个维度。如同呓语般的台词“都是躯壳”贯穿全剧,引发了诸多网络“灵学家”对灵与肉关系的争论。
阮瑞认为,灵魂是驱动生命的能量,情感是灵魂的温度,而躯壳是灵魂的寄宿体和宫殿,通过呈现三者之间的关系,《灵笼》展开了对生之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人类是顽强的、无比坚韧的种族,纵观历史,总有人愿意站出来捍卫人的平等。在极端环境下,在末日环境中,人除了活着能干什么?什么才叫真正的活着?我们在故事中刻画了一个个为了捍卫人性去努力甚至牺牲的个体,无论世界多么黑暗压抑,都无法掩藏人性的光辉,这就是《灵笼》想要传达的东西。”
阮瑞表示,《灵笼》中的每一个角色态度不同,对事情的判断不同,活下去和抗争的方法也各有差异。地面小分队和灯塔面对世界有着不同的对待方式,他们的首领和统治者基于自己的资源、生存环境给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光影会在《灵笼》上半季里也有重要章节,其存在有着逻辑性和设计。
“从纲领和大的方向上,主创团队已经传达了正向的力量。我们对每个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推理、推断,但仍希望观众成为最终做判断的主体,在看到马克、查尔斯、4068、冉冰等每个人的线后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不怕试错,不以省钱为第一目的
为了将更多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艺画开天在世界观设定上做足了工夫,又在表达时极尽克制、含蓄,避免过度煽情。作为国内单季投入最大的动画网剧之一,《灵笼》给艺画开天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这个题材需要相对较大的资金投入,拥有这样大体量投资的、400分钟以上的动画网剧前所未见,所以我们也是一路摸索着过来的。”
阮瑞表示,末世科幻题材对国内编剧和制作团队而言难度较大,团队需要提高整体的作战效能,在探索中不断优化工业化流程,目前看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灵笼》不是以省钱为第一目的,而是以达到某种效果为第一优先级。我们前期时间花了较长的时间打造完全原创的动画新IP,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只做设定,建构世界观、完善细节和人物关系,故事阶段又用了一年。相对于体系成熟、较容易把控的中后期流程,前期的试错代价更大,我们更重视的也是前期。”
据阮瑞透露,《灵笼》的主线迭代了4-5次,仅全盘的推翻重来就有3-4次。“贴了末世科幻标签的题材需要突出重点、安排好层次,要有较高的立意和思想内涵给观众思考,但又不能说教,需要用精彩的故事和精巧的设计把人物关系、创新的机甲打斗等元素包进去,需要铆合的点非常多。而由于篇幅有限,一共只有400分钟,我们需要进行取舍并呈现优化后的状态,在有限时间内讲清楚故事并引起观众共鸣。”
阮瑞表示,由于担心观众无法理解复杂的世界观,《灵笼》前几集铺垫较多,但动画上线后,观众理解力超出了主创的想象。“很多人在解读灵笼,弹幕观看和看电视电影的体验也不同,观众们总能自己给出一个合理答案,可能一个解析视频就把可以思考很久的内容揭示出来了。”
阮瑞表示,观众的热情给了艺画开天信心,在《灵笼》第二季中,主创将继续压缩信息、更快进入冲突,在世界环境呈现、主轴和人物关系上继续雕琢。
专注品质,力求作品没有短板
在制作过程中,艺画开天团队进行了多方面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创作动画片头时,阮瑞希望它与日式动漫的开头有所区别。
“OP代表片子的气质和质感,也包含了我们未来对片子的理解,希望观众看片头时能感受到片子的调性,因此我们和杨秉音老师一起做了很多尝试,在配合过程中反复调整旋律、节奏,力图传达出精确的情感。”
而在制作方面,尊重创作、专注品质是艺画开天的追求。“创作者永远都会觉得作品有遗憾,为了最后的品质和内容,我们投入时更倾向于尊重创作,控制短板的长度以实现更高的综合水准。”
阮瑞认为,《灵笼》并不是靠某一项的重大突破来提升品质,而是努力做到各个环节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
“我们在表演、镜头语言、音乐音效等各方各面都保持高要求,也曾经在故事阶段吵得面红耳赤。《灵笼》在制作层级上很辛苦,团队的伙伴们在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在各个环节高标准要求,一切为故事服务、情感和情节服务,最终达到了没有短板的效果。从理念上看,我们有着规范的流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有进步空间。”
跨界联合,奥迪植入成汽车行业新热点
目前,《灵笼》第二季已经进入剧本阶段,整个IP在泛娱乐产业链的布局也已经铺开。
“不久之后会出漫画外传;游戏已经发布,可以预约了;摩点众筹,徽章、桌游、手办、服装一应俱全;《灵笼》真人剧也在筹备,未来会在合适的时间公开。产业链的重点部位我们都有布局,目前《灵笼》整体收入不错,第一季全播完时,成本能够回收到一定程度。而且在这一季里,我们和奥迪的合作可以算得上是动画网剧领域里有意义的事件。”
据阮瑞介绍,《灵笼》第12集中奥迪汽车的植入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热点事件,不仅提升了广告招商的合作程度和规模,也使动画和汽车两个行业走得更近了。
“目前,在B站投放广告的车企变多了,他们关注年轻人的动向,这次尝试让他们看到了动画的潜力,算是跨界开了个好头。”
阮瑞认为,此次跨界可以为两个行业带来有更多机会和收入,并透露公司内部在对营收变现做新的尝试,未来可能随着新老作品一同公布。
而在作品方面,除了2021年春天的《灵笼》终章外,阮瑞还对备受期待的《三体》动画进行了介绍。阮瑞表示,在《灵笼》制作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科幻动画制作经验,团队对故事的节奏把控能力和中后期的制作能力均有所提升。
“《三体》可能会超过《灵笼》,成为投资最大的网剧,我们希望把它更合理地开发出来,而《灵笼》在科幻动画的内涵、人物塑造、剧情打磨、体系开发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阮瑞告诉雷报【微信:leinewspaper +关注】,《灵笼》和《三体》的作品属性存在差异。“《灵笼》是自己的内容,发挥的空间大一点。而《三体》是刘慈欣的作品,需要解构再还原。改编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宏大的世界用合理、流畅、节奏感好的故事呈现出来。《三体》中有部分内容不太容易影视化、画面化,刘慈欣更多的是给到大的概念,并没有影视化地设计情节,这里就需要我们做功课了。”
目前,《三体》动画的剧本研究走到了中末期,导演组和美术进入并产出了许多美术资产概念图,目前正在绘制分镜阶段,将在不远的将来与观众见面。“希望大家多点耐心,稍加等待。”
不只科幻,瞄准奇幻、魔幻等幻想领域
阮瑞认为,艺画开天作品和科幻挂钩带有一定的巧合性。“我们的能力和特点在幻想领域,不只包括科幻。除了古装玄幻我们可能不会涉及,奇幻魔幻未来都有可能尝试。”
阮瑞认为,中国科幻包括科幻电影、科幻网剧和低幼动画三大核心品类,在动画网剧里,科幻是较难开发的领域。“前期需要多创作尝试试错,这里的坑特别多,架空科幻的坑就更多。不仅结构容易崩,作品的思想高度、立意内涵、故事人物等维度都需要思考,对知识面的需求很高,所以我不推荐初创团队轻易尝试宏大科幻题材。”
阮瑞认为,初创团队不需要原创一个世界,可以尝试做有趣的人物之间的故事。“科幻题材前期很难,步步都难,需要新奇的视觉设计,需要深刻的思想内涵,更需要多维度把控。”
阮瑞表示,开发科幻作品需要勇气,更要多等待,很难一蹴而就。“对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这个题材慎碰。但我希望行业里能在科幻品类多尝试、多试错,共同推动科幻题材的发展,我们也会在大的幻想品类里继续发力,继续完善我们的工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