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礼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023-11-20 12:43 作者:我爱吃瑜头  | 我要投稿

(这个是我需要的文章没有你们网站不适宜内容申请十分钟后审核通过) 《礼记·大学》有云:“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思是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必须首先使自己意念真诚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境界和修身理念。 诚形声字《说文》诚信也从言成声诚的本义为真实无妄多半由言语表达因此诚字从言表义诚实真实是诚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含义诚是儒家的核心道德理念之一。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儒家认为诚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为人的根本和重要的人格准则那么究竟何为诚朱熹认为盖诚之为言实而已矣可见诚的本质就是真实实事求是实实在在不欺人不自欺不虚伪表里如一等都是诚的表现。 如何修诚关键要择善而固执之就是选择好的正确的事情去做只要代表事实公道正义仁爱良知原则等便初心不改坚持到底能够择善的前提是内心光明有正气正如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修诚的关键是内在的意念念头要正强调人在起心动念之时便要省察克治去恶存善对不正不善的念头和个人的私心私欲在其萌发之时便须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从意识深处培植正念之心让善意仁爱持续存养于心间并在外在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内在的意念想法与外在的行为完全一致便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达到至诚的境界。 内正作为诚的前提和根本就如同一座大厦的根基根基稳固大厦才能巍然屹立一个人只有内正才能做到外正才能心身统一此便是诚反之若内不正外正可能只是一时虚伪的掩饰也就是说这种缺乏内在正念力量支撑只受外界环境和外人监督等因素影响才表现好的外在行为一旦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必然难以维持所以才会有《大学》所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品德低下的人表里不一人前人后两个样一见到道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是欺人又自欺便是典型的不诚。 诚也是历史上一些名臣贤士信奉坚守的准则之一司马光一生以诚字作为立身之本曾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学生刘安世向他请教行己之要司马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 古人云独则毋自欺修诚特别强调一个人在独处独知的时候要坦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做到不自欺王阳明也说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人在独处之时自己的一念是善是恶只有自己最清楚欺骗不了自己据《宋史·赵抃传》记载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说的是北宋大臣赵抃不欺己不欺天夜晚独处时能够直面自己内心并警醒自己不敢告之于天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造物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诚作为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我会将其内化到个人生命体验中加以涵养培育现实中我们为人处世应该说真话讲实情做实事与人交往以诚相待少些虚情假意少些妄语欺人相信只要诚心向上以诚待伪则无人不信无事不克无业不兴。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并非代他人告知:叶孜 2023.11.20

《礼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