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息斋记

2023-11-20 12:42 作者:解语析文  | 我要投稿

 不息斋记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2分) (23松江二模)

不息斋

 (宋)胡宏

①绍兴二十有九年春,友生毛子请曰:“以谟斋房,衡麓先生名曰‘不息’。义之奥,至今十年,若存若亡,请先生辞达之。比盘盂几杖之铭戒,庶几可以朝夕从事。”

②予闻其言,喟然叹曰:先兄既为子名,我其可不敷畅厥义,以励子志?然难言也。子试察夫天地之间,有一物息者乎?仰观于天,日月星辰不息于行也;俯察于地,鸟兽草木不息于生也;进而观之朝廷之上,卿士大夫不息于爵位也;退而观乎市井之间,农工商贾不息于财货也。滔滔天下,若动若植,是曾无一物息者矣。今予兄以不息教子,无乃使子泯泯然与万物同波,沦胥以亡乎?将何以收子之放志,表万物而正之邪?惟子知其有道也。

③子其审听吾之言乎?夫日月星辰,虽不息于行,而息于象;鸟兽草木,虽不息于生,而息于形;卿士大夫之不息于爵位也,而固息于名;农、工、商、贾之不息于财货也,而固息于利。夫有所息,则滞于物;滞于物者,不全于天;不全于天者,虽日月星辰不能以自化,而况于六尺之躯乎?

④噫!六尺之躯有神妙,而人不自知也。圣人启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此心宰制万物,象不能滞,形不能婴,名不能荣辱,利不能穷通;幽赞于鬼神,明行乎礼乐,经纶天下,充周遍满,日新无息;虽先圣作乎无始,而后圣作乎无穷;本无二性,又岂有阴阳寒暑之累、死生古今之间哉!是故学为圣人者,必务识心之体焉。识其体矣,不息所以为人也。此圣人与天地为一之道。

⑤大哉言乎!舜禹知之乎!吾徒其可以日月至焉而已②乎?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此不息之端也。言有尽旨无穷,有志于道者可忽诸?

【注】①不息斋:胡宏朋友毛以谟的斋房名,斋名为衡麓先生(胡寅,胡宏兄)所提。

②日月至焉而已:意指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或做到。

20.对第一段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惟义之奥”:“惟”表示唯一,确定此斋对于作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深奥意义。

B.“请先生辞而达之”:“而”意为“并且”,是希望胡宏能用文辞表达清楚宅名的奥义。

C.“以比盘盂几杖之铭戒”:“以”表示欲把“不息之义”比作刻在盘盂几杖的铭戒。

D.“庶几可以朝夕从事”:“庶几”有希望的语气,表明毛以谟践行斋名奥义的决心。

21.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语言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以下例子不能体现第④段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醉翁亭记》中流露出欧阳修对名利的释怀,他寄意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

B.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抒怀,感悟到物与我皆无尽,当随遇而安乐享风月。

C.《祝福》中鲁迅无情地揭露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表现了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

D.《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终于参透生命是以不息的欲望将一场生死炼成了永恒。

23.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2分) 

不息斋

 (宋)胡宏

①绍兴二十有九年春,友生毛子(即毛以谟(mó),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等)请曰:“(以谟)斋房,(衡麓先生)名曰‘不息’。惟(由于)义之奥,至今十年,若存若亡,请先生辞达之。盘盂几杖(根据20题C项可知为专有名词)之铭戒,庶几可以朝夕从事(遵照“不息”做事)。”//希望毛以谟以不息作为座右铭来警戒

②予闻其言,喟然叹曰:先兄(指衡麓先生)既为子名,我其可不敷畅厥(他的)义,以励子志?然难言也。子试察夫天地之间,有一物息者乎?仰观于天,日月星辰不息于行也;俯察于地,鸟兽草木不息于生也;进而观之朝廷之上,卿士大夫不息于爵位也;退而观乎市井之间,农工商贾不息于财货也。滔滔天下,若动若植,是曾无一物息者矣。今予兄(指衡麓先生)以不息教子(您)无乃使子泯泯然与万物同波,沦胥(相率牵连,泛指沦陷、沦丧)以亡乎(恐怕……吧、该不会……吧)?将何以收子之放志,表万物而正之(以万物为表率来纠正你的“放志”)邪?惟(希望)子知其有道也。//阐述“不息”的内涵来激励毛以谟

③子其审(仔细)听吾之言乎?夫日月星辰,虽不息于行,而息于象;鸟兽草木,虽不息于生,而息于形;卿士大夫之不息于爵位也,而固息于名;农、工、商、贾之不息于财货也,而固息于利。夫有所息,则滞于物;滞于物者,不全于天;不全于天者,虽日月星辰不能以自化,而况于六尺之躯乎?//“不息”不应是外物形象、功名利禄

④噫!六尺之躯有神妙,而人不自知也。圣人启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此心宰制万物(心不为象、形、名、利所役,而是主宰万物),象不能滞,形不能婴,名不能荣辱,利不能穷通;幽赞于鬼神,明行乎礼乐,经纶天下,充周遍满,日新无息;虽先圣作乎无始,而后圣作乎无穷;本无二性,又岂有阴阳寒暑之累、死生古今之间哉!是故学为圣人者,必务识心之体焉。识其体矣,不息所以为人也。此圣人与天地为一之道。//“不息”应做到心主宰万物,而不停滞于外物功名

大(深刻)哉言乎!舜禹知之乎!吾徒可以日月至焉而已②乎(难道……吗)?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此不息之端(开端)也。言有尽旨无穷,有志于道者(立场于求道的人)可忽诸(之乎)//“不息”的开端为学而时习之,立志追求“不息”应学而时习之

【注】①不息斋:胡宏朋友毛以谟的斋房名,斋名为衡麓先生(胡寅,胡宏兄)所提。

②日月至焉而已:意指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或做到。

20.对第一段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惟义之奥”:“惟”表示唯一,确定此斋对于作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深奥意义。(由于)

B.“请先生辞而达之”:“而”意为“并且”,是希望胡宏能用文辞表达清楚宅名的奥义。

C.“以比盘盂几杖之铭戒”:“以”表示欲把“不息之义”比作刻在盘盂几杖的铭戒。

D.“庶几可以朝夕从事”:“庶几”有希望的语气,表明毛以谟践行斋名奥义的决心。

21.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语言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整句,从天、地、进、退,全方位写出自然界与社会上各种不息的表现,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连用四个“不息于”,形成排比,强化语意,语气强烈;每句以“也”字结束,肯定语气,表示世间充满着这样的“不息”现状。(评分说明:1点1分。)

22.以下例子不能体现第④段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C  )。(2分)

A.《醉翁亭记》中流露出欧阳修对名利的释怀,他寄意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

B.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抒怀,感悟到物与我皆无尽,当随遇而安乐享风月。

C.《祝福》中鲁迅无情地揭露封建思想封建礼教,表现了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

D.《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终于参透生命是以不息的欲望将一场生死炼成了永恒。

解题说明:ABD都有不因外在而影响内心,只有C项不是如此。

原文:

圣人启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此心宰制万物(心不为象、形、名、利……所役,而是主宰万物),象不能滞,形不能婴,名不能荣辱,利不能穷通;幽赞于鬼神,明行乎礼乐,经纶天下,充周遍满,日新无息;虽先圣作乎无始,而后圣作乎无穷;本无二性,又岂有阴阳寒暑之累、死生古今之间哉!是故学为圣人者,必务识心之体焉。识其体矣,不息所以为人也。此圣人与天地为一之道。

23.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本文是作者受朋友毛以谟(毛子)所托为不息斋释名来作为铭戒;用对于兄长提名的阐释,来激励毛以谟的志向;否定一般社会上不息于名利,滞于物的现象;指出真正的不息应该是不受外物所滞;强调坚定的内心才能接近圣人和天地之道;勉励友人有志于此道,就要有长期学习的准备。(1点1分,满5分为止)

 

参考译文:

    绍兴二十有九年春,朋友毛以谟请求我说:“我的斋房,衡麓先生把它命名为‘不息’。只是这意义太深奥,至今十年,若隐若现,请先生说一说让我明白。我想把‘不息之义’比作刻在盘盂几杖的铭戒,希望可以早晚照它做事。”

    我听了他的话,感叹地说:我的兄长为你命名,我难道不能全面陈述阐发他的意义,来激励你的志向?然而太难说明白了。你试着观察天地之间,有一种事物是停息的吗?仰观天空,日月星辰不停地运行;俯察大地,鸟兽草木不停地生长;进而观察朝堂之上,卿士大夫不停地追逐爵位;退而观察市井中,农工商贾不停息地追求财货。广大天下,不论动物还是植物,竟没有一种事物是停息的。现在我的兄长用不息教导你,恐怕是让你和万物一样起伏不定,相率沉没吧?用什么来收敛你放纵的志向,以万物为表率来纠正你呢?希望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你要认真地听明白我的话吗?日月星辰虽然不停息地运行,但是它们停止于外象;鸟兽草木,虽然不停息地生长,但是它们停息于形状;卿士大夫不停息地追逐爵位,但是他们在名声的追求上是停息的;农、工、商、贾不停息地追求财货,但是他们在追求利益上是停息的。有所停息,那么是被外物凝滞;凝滞于外物,就不符合天性;不符合天性,即使是日月星辰不能改变自己,何况是拥有六尺之躯的人呢?

    哎!人有神机妙算,但是人们自己不知道。圣人启发我们说“人是天地的心。”这个心统治万物,外象不能拘束他,形状不能缠绕他,利益不能使他感到荣辱,利益不能让他觉得穷通;暗处受鬼神的辅助,明确地实行礼乐,管理天下,这个心充满周遭,每天都更新不停息;虽然先圣在没有起始时已经推行,后圣把它推行到无穷;本来就没有别的想法,又怎么会因阴阳寒暑、死生古今而受到影响!因此学习称为圣人,一定要认识心的本性。认识了它的本性,就知道不息是用来称为人的根本。这是圣人和天地融为一体的道理。

    言论是很深奥的!舜禹知道吗?我们这些人难道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或做到吗?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这是不息的开始。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志于道者可以忽视这个道理吗?

不息斋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