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捏车#19]DF11D型准高速高原客运机车

本专栏的时间轴为2010年,技术水平,需求均为同期等级。原图作者:上局杭段,二改:UP本人,参考设计:DF8-9000、NJ2、HXN3高原。
文章内提及的车辆,计划,技术,方案均为纯属个人捏造,不代表任事件或物品,也不预告可能出现在未来的任何时期,请勿抬杠!文章内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长春机车车辆厂]、[铺镇客车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均已改名,为了不与历史冲突使用原名。
强调:专栏内出现的任何机车均为个人凭空制造,不存在于任何时代,更从未留下任何实际运用痕迹包括但不限于零件、报废车、展示车,请勿考究车辆属实问题!!!
介绍:
DF11D型作为一款高原准高速机车,设计于2009年,完成并下线于2010年,共计生产58对116台,配属青藏格段、青藏林段、乌局和段。主要往返于拉萨、西宁、成都、和田等地,牵引直达列车等快速机车,0023和0024作为实验机车则在拉萨和林芝站充当动车救援机车。该机车具有大功率,抗高寒风沙,可进行DC600V机供等诸多优点。机车自DF11G型和DF8B-9000系衍生而来,是一款成功的高原机车。
研发历程:
2002年,随着高原版DF8B研制成功,并前往西宁进行性能测试,戚墅堰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2005年,随着青藏线建设接近尾声,铁道部开始了新车的采购。由于国内当时各大机车厂给出的方案五花八门,动力方式也奇奇妙妙,资阳厂给出了18轴大北京、大同厂的高原版前进也接近下线,长客给出的燃气轮机瓜正在实验,而只有戚墅堰研制成功DF8B高原版,并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数据,于是首批青藏机车选项定在了DF8B上。2005年8月,一批新造的高原版DF8B前往青藏线进行预配属。一同前往的还有为数不多的NJ2型。
2009年,随着进藏直特列车越来越多,青藏线机车逐渐开始紧张起来。同时,3年的运用证明单机牵引客车安全性和效率无法保障,因此多为双机牵引甚至三机牵引。

依据独特的运用环境和运用方式,设计团队于2009年开始研发。针对高原缺氧以及压力不足的问题,团队联合瑞士ABB公司研发了TPL64-A30型增压机,装备此型号的16V280ZJ柴油机可以在海拔3800m时保持3100kw的输出,而在5010m海拔时也可以输出2700kw。同时团队考虑到后期日和线、川藏线的建设以及提速,研发了160km/h的准高速机车,并具有机供能力。2010年3月,机车于戚墅堰下线。

机车于2010年5月前往环铁进行性能测试。在低氧环境下,机车在滚动平台上模拟1100吨的负载保持155km/h的速度4个小时,在机供能力上也不输于一台KD。在坡道起步模拟时,机车在12‰的坡道上牵引1100吨的列车完成起步,加速到120km/h花费46分钟,而在33‰的坡道上则起步困难,多次发生空转,最后花费1个半小时完成了加速。在制动能力方面,机车在环铁轨道上从168km/h的最大速度减到0仅花费1300m,在2000吨负载测试时也仅需1610m完成制动。
8月,机车前往青藏线进行运用考核。8月正是青藏线旅客需求激增的时候,大量临客、临游使得机车保有量较少的青藏公司压力巨大。8月18日起,机车开始在西宁站和拉萨站之间往返,担当Z9899次(拉萨-西宁)。运用满一周后,机车担当Y918次(拉萨-西宁-兰州)全程进行长途运行实验。在兰新线上,机车可行驶到最大速度,发挥出不亚于一台DF11G的性能。从兰州到西宁仅需2小时24分,比SS7E牵引的Z223次还要快上22分钟。8月中旬,随着旅游旺季到来,Y918次也加挂到加3车,来到了20节的超大编组。这也是对DF11D高原牵引的考验。但20天以来,机车从未出现问题。仅23日因为加挂的YW车底车门出现故障晚点。而驾驶这辆车的三组包乘组也被评为最佳安全走行组。

上线运用:
2010年10月1日,第一批6组DF11D开始上线运行,接手部分由NJ2担当的客列。其中大部分机车都牵引过夜列车,如0002号固定牵引的Z918次列车需要在夜间停靠站点反复启停,夜间行车更是不容机车出现任何故障,而DF11D正胜任了这一点。

由0001号机车牵引的Z22次相比较于NJ2牵引,旅速提高了11%,缩短到19小时,而0005号机车则节约了拉萨站换挂时间,同样提速不少。而由于西宁-格尔木区间为140km/h(后期200km/h),旅速均有不同提升。
2012年,第二批改进型DF11D陆续配属青藏宁段,担当客运任务,而NJ2型则更多担当货运任务。2012款DF11D改进了驾驶室噪音问题,并增加了集控插座。

技术改进:
相比较DF8B,DF11D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提升:
机车的最大速度。DF11D最大的不同则是最大速度提升到160km/h。机车拥有ABB公司的增压技术,使得在高原运用时功率不会下降过多。在牵引方面,采用牵引电机滚动抱轴承悬挂装置、整体车轮及抗辐射老化橡胶减振垫的转向架、空气制动系统采用螺杆泵配直流电机传动。人话:各种提升跑的很快一系列改进使得高原机车也拥有了160km/h的速度。
机车的供电技术。根据计算,在平原地区使用的发电车在海拔5000米时功率会下降约40%。为满足高原地区全列车供电负荷达到1400千瓦的需求并替换KD25T型发电车,DF11D型机车为辅助柴油机也增加了加压系统,使得在高原运行时功率输出不低于540kw/组。同时,机车加入了新型防雷设备,在综合控制柜直流600V输入、直流110V输入、网络输入、GPS和广播天线等关键部位增加了浪涌电流吸收装置,在车端增加了等电位连接,在转向架上安装了四套接地装置,有效防范了雷击的影响。
机车的牵引舒适性。先前配属的DF8B和NJ2均为客货通运机车,手柄调级较粗,而DF11D型自DF11G型的标准化驾驶室衍生而来,具有24级手柄调速,还具有电子防滑系统和制动防滑系统,使牵引旅客列车时更加平稳。
衍生改进:
2019年,随着5G商业化逐渐开始,青藏公司联合华为通讯,为DF11D-0024加装了5G模块和北斗定位系统,并加装了CTCS-3型信号系统,使得机车能在客专线路上行驶,并具有更加稳定的通讯。2021年配合新造青藏25T下线加入网络接口,由机车提供网络给车厢供应wifi,但由于效果欠佳半年后拆除。
2026年,随着和日铁路通车,部分配属于青藏格段的机车转配乌局和段,并扩大油箱容积和加强散热系统以应对长交路行车,如Z937次(乌鲁木齐-拉萨)。
事故:
2024年2月,在林芝站热备的DF11D-0024收到救援任务前往香格里拉救援D899次(重庆-拉萨),在接近汶川站时突发小型地震,导致DF11D-0024和机后第一位KZ25DT脱轨,机车撞上隧道墙壁导致中破,后返回戚墅堰修理,半年后重新投入使用。
我真的不知道后面造啥了,球球了给up点建议吧
下一期内定了,DF4D动车组,后头就不知道搞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