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的治理模式是什么?权力架构非常完善,任正非确实大格局

华为公司特别注重权力的架构和分配机制,华为对员工的价值分配主要就分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
“权力是为了实现共同价值的推进剂和润滑剂。反之,权力不受约束,会阻碍和破坏共同价值守护。”
那么,什么是华为公司的共同价值呢?
华为认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客户服务。多产粮食,增加土壤肥力是为了更有能力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公司的共同价值。
而华为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可以做到让各治理机构权责清晰、责任聚焦,但又分权制衡,使权力在闭合中循环,在循环中科学更替。
华为公司的治理模式,核心关键词就在上面这句话里了。
实际上,只要一个公司能做到“权责清晰、责任聚焦、分权制衡、循环更替”,那这家公司肯定能发展得不错。
但华为还有一点是与别的公司截然不同的,“在治理层实行集体领导,不把公司的命运系于个人身上,集体领导遵循共同价值、责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权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则。”
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都是紧紧围绕在老板周围的,成败系于一人。企业等于老板,老板等于企业。
这也是华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不能真正在别的企业落地的地方,因为在别的企业里,老板是绝对的权力核心。
所以,任正非确实是大格局,他在华为早期就有意识地克服自己对权力的渴望和执着,把做事的权力交给下属,从根本上解决“成败系于一人”的问题。
老板们要清楚,把权力和利益分给别人,其实等于是让别人分担自己的责任和压力……还是要有自知之明,人力有时而穷,有些责任是一个人担当不起的。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机制,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从组织、权力架构到管理机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公司保持有效的增长,让公司能够持续活下去。
在华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我们知道,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华为可以说是员工作为股东最多的商业组织(十多万),华为股东会作为权力结构,可以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而监事会主要职责是,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督、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监督、合规监督。
具体到公司的管理平台,华为又分为16个职能部门和体系。在业务领域,又分为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前者是华为的老本行运营商业务、网络产品、企业和云计算等,后者是手机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集团职能平台是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
任正非说过,扩张和控制是企业的基本矛盾。华为这么大的规模和队伍,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和个人诉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是不行的。
企业既要持续发展,但这种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地管理、控制基础上。

华为公司的内控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部分,同时涵盖了财务报告内控体系——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
但管理平台终究是为了“多产粮食”服务的,所以,“为逐步打造公司支撑不同业务发展的共享服务平台,并有序形成公司统治实施的抓手,公司设平台协调委员会,以推动平台各部门的执行运作优化、跨领域运作简化、协同强化,使平台组织成为‘围绕生产、促进生产’的最佳服务组织。”
总的来说,华为的管理体系说复杂是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复杂的是系统本身的成熟度,而简单是强调目标的唯一性:为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