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女46岁,现病史:反复发作咳喘15年,加重4个月。该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每年冬

2022-08-15 10:07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一女46岁,现病史:反复发作咳喘15年,加重4个月。该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每年冬季病情加重,春暖稍减,经中西药及单验方治疗无效。近年来病情日益加重。

经常咳嗽,痰多白黏,咳甚则兼气短,喘息气急,胸憋痰黏难以咳出,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4个月前受凉后,诸症加重。

目前胃纳尚可,平素喜嗜凉饮,大便干而不爽,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弦,左脉尤甚。

辨证:寒湿伤脾,脾虚湿困。

立法:升脾宣肺,化湿祛痰。

方药:苍术,麻黄,莱菔子,桔梗,茯苓,前胡

嘱患者,服药后如无任何不适,应守上方经常服用,并戒掉嗜茶多饮的习惯。

复诊:患者自述,服上方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且便爽、渴止,又继续服药1个月后,咳痰、喘憋、气促诸症俱已消除。

按语:

因为患者素有慢性咳喘15年,肺气已伤。肺主皮毛,腠理不固,易受外感,风寒袭表,遂咳嗽不止。久咳必脾虚,加之患者素嗜凉饮多,损伤脾阳,致脾运失健,则痰湿内生。治宜升脾宣肺,化湿除痰。

方中以苍术升脾气,使困脾的水湿得行,茯苓助苍术健脾渗湿。麻黄疏风散寒,宣通肺气,将湿邪予以通调下输,水精各得其所。

桔梗开启肺气以驱痰浊,前胡助桔梗宣肺化痰,莱菔子降气化痰。

用药后痰消湿化,脾复健运,痰无所生,则咳痰自愈。再经巩固治疗,效果较好,病未复犯。

慢性咳嗽之痰湿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稀,易于咳出,甚或痰鸣喘促,胸脘痞闷,纳食不佳,肢体困重,面色萎黄,甚或水肿,大便溏或黏滞不爽。

患者多有嗜好茶酒、贪食生冷或肥甘厚味、饥甚暴食、饮食不节等不良习惯。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或缓。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对此类患者,许公岩认为禀赋虚弱、脾胃失健是其发病的基础,寒湿伤脾、积湿酿痰是其主要病理因素。

湿邪的生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


一女46岁,现病史:反复发作咳喘15年,加重4个月。该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每年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