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技术加持下的领克,到底有多先进
随着领克02 Hatchback的上市,领克旗下已经有两款主打性能的紧凑型运动轿车,品牌战略更加向年轻化、运动化方向倾斜。相比之前上市的领克03+,领克02 Hatchback车型没有搭载四驱系统,采用前置前驱布局,在设计上更符合小钢炮车型的定位,比03+更低的售价也让它颇具亲和力,让喜欢性能钢炮车型的小伙伴不用付出太大代价就能体验到一定的驾驶乐趣,可谓是中国性能车市场不可多得的产品。

为领克03+ 以及领克02 Hatchback提供动力的是来自沃尔沃的Drive-E 2.0TD T5发动机,最大功率187kW,最大扭矩350Nm,考虑到它不足18万的起售价格,能有这样的动力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相比起售价在22万以上的大众高尔夫GTI,领克02 Hatchback在功率输出上更加优秀,性价比极高。

那么这台由吉利主导,沃尔沃负责研发的Drive-E 2.0TD T5在技术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吗?面对其他品牌高功率发动机的挑战时,它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捍卫自己的地位?
模块化设计
T5发动机属于沃尔沃在2013年投放市场的Drive-E系列动力单元,它诞生于VEA(Volvo Environmental Architecture)项目,这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后该品牌首个动力研究项目。由于吉利汽车的入资,沃尔沃将VEA项目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由之前的北美转移到了亚洲市场,因此他们放弃了由福特提供技术支持的直列6缸发动机,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4缸发动机研发当中,为了满足环保以及多元化动力系统的需要,VEA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该平台能够为3缸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Drive-E系列动力单元分别为1.5T三缸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组成的T3动力单元,2.0T低功率4缸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组成的T4动力单元,2.0T高功率4缸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组成的T5动力单元,在此之上,还有2.0L机械、涡轮双增压发动机与自动变速箱组成的T6动力单元,以及2.0L双增压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的T8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单元。

可以说,Drive-E系列发动机通过模块化设计理念,让动力总成实现了小排量、大功率、低排放优异表现,而且只需要经过简单改造就可以搭载到不同的车型上,这也为后来领克品牌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大动力、高效能
早在2002年,沃尔沃为了进军北美市场,满足北美消费者对大动力的需求,开始研发直列4缸、5缸、6缸三种动力系统,由于当时沃尔沃的股权被福特拥有,因此这三台发动机在缸体设计上都由福特提供技术支持。当时沃尔沃产品的动力表现确实不弱,但极高的能耗显然无法适应北美以外的大多数市场,因此,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他们在动力系统研发上确立了大动力、高效能的研发目标,以适应全球日益严苛的环保法案。

T5发动机的缸体设计还是有许多福特技术的影子,为了更好压榨这台发动机的潜力,沃尔沃为其配备了中置直喷燃油系统,该系统将火花塞和喷油嘴都安装在燃烧室的中央部位。中置直喷技术在起始分层燃烧和有效的催化器加热方面更超越气道喷射和侧装直喷,实现了低油耗和低排放的双重优势。与此同时,沃尔沃还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发动机运动副的运动惯量,即相关部件的质量,例如:降低轴颈尺寸,曲轴采用锻钢制造,最终降低了20%的运动惯量。另外,Drive-E系列发动机采用高压铸铝曲轴箱,内嵌铸铁缸套外层有共晶铝合金涂层,让活塞张力降低(仅在T6发动机上采用)。

车叔总结
沃尔沃Drive-E系列发动机诞生至今已经有8年的时间,市场已经证明了这套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故障率较低),要知道在当时它采用了许多革命性的技术,例如中置喷射、高压湍流点火、涡轮、机械双增加系统等,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证较低的故障率,非常难得,这也是领克采用该系列动力单元的主要原因。
时至今日,Drive-E系列发动机在技术先进性上已经难以和后来的发动机抗衡,它没有超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也没有多级可变进排气门正时系统,因此在燃烧效能上已经不占优势,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更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