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空》为何口碑翻车?无脑营销为罪魁祸首

2023-09-01 20:14 作者:月の境界  | 我要投稿


       星空的评分解禁了,但关于它的争论有增无减。有人在欣喜若狂,有人在岁月史书。我只想谈一谈我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基本是两个半月之前的复读,不过现在来看也许会很有趣。

听说星空有1000个星球

        6月中旬,星空官方的40分钟玩法演示更新后,我转载了一个精英危险的视频,这个视频的实际发布日期是7年前。那为什么我选在这个时间点,去上传一个7年前的老视频,还要给它起一个《听说星空有1000个星球?》这样的引战标题呢?

        因为它代表了我对陶德口中星空探索机制的全部看法:nothing special 

        而这是我在两个半月前就做出的判断。


房间里的大象:什么叫太空RPG

        浏览过去几个月星空拥护者的言论,你可以感觉到一种非常分裂的思考方式。

        大家被官方演示中太空的浩瀚,星球数量的庞大,未知的可探索性所吸引,被开发者论中隐隐折射出的“大数字、大地图、扩展性”所吸引。

        但另一方面,每当有人列举无人深空、星际公民、精英危险这些游戏的数量、尺度、探索性时,星空粉丝就会立刻告诉你:“星空是RPG,没有可比性“。    

        这是一个充满自相矛盾的观点,一边对陶德哥哥们口中的“尺度和数量”感到兴奋,一边从来不愿正视相同题材游戏已经实现的“尺度和数量“,

        每当提一句“无人深空”,不知道让多少迷友嗤之以鼻,留下一句 “别来碰瓷”。

        我不知道“星空是RPG”被多少次用作游戏缺点的挡箭牌,

        一开始, 1000个星球的规模比不过无人深空和ED,他们说“星空是RPG”

        接着,官方说没有地面载具,可是无人深空、SC和ED有,他们说“星空是RPG”

        然后,演示中没有无缝登录,可是无人深空、SC和ED有,他们说“星空是RPG”

        再然后,争论星际航行和无缝直飞,可是无人深空、SC和ED有,他们说“星空是RPG”

        发售之前,发现地面行走也不能无缝,可是无人深空、SC和ED有,他们说“星空是RPG”

        直到今天,你看到了星空所谓太空交互的真正面貌,那些拥趸们退无可退,依然高呼着“星空是RPG”。

        可以说非常搞笑了。

        这些观点的发言者,简单的拿出RPG(角色扮演)和Spacesim(太空模拟)这两个词,试图一刀切的割裂星空和同题材游戏的任何直接比较。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游戏做成这样不是因为星空是RPG,而是贝塞斯达没那个水平?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对同题材游戏避而不谈的数量和尺度,正是陶德哥哥向你们吹水的内容?

        有没有一种可能,近地载具、无缝行星登录和星际航行、这些被他们鄙视不已、“做出来就真褒姒”的spacesim要素,是真的能够提高玩家代入感和沉浸感、其实属于RPG这三个字母中Roleplay的一环呢?

   

        这种迹象其实早有可循,reddit和贴吧都爆发过大规模关于无缝直飞的争论。而考虑到spacesim这个分类的冷门小众程度,这样的讨论规模显然是异常的。这说明在星际中自由探索的愿望不仅来自于无人深空、SC和ED的粉丝,更来自于广大的玩家群体和游戏测评者。

        最直接的证据,几乎所有测评都提到了星空的探索限制和祖传过场黑屏,人民群众已然给出了自己对一款《2023年发售的太空RPG游戏》的期望。

        贝塞斯达和陶德当然深知此事,但仍在在演示中不断给你画饼,告诉你有1000个星球、告诉你可以在星球任何地方行走。

        正如我两个半月前提到的,B社一直试图在自己的短板内容上做营销,拿着星球数量、登陆自由度、探索自由度这些星际公民和ED的招牌门面做文章。这个无比诡异的策略,竟然还被人吹上了天。

        差点忘了那个让马桶跟着玩家走的地图机制,一个建立在缺陷之上的逻辑都能被介绍成亮点。

        如今真相大白,这个回旋镖终于打到了我们脸上,

        原来不是无人深空、ED和星际公民在碰瓷星空,是星空在碰瓷它们。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7月份的时候,我给出过个人对星空的期望:

      而最近B站上星际公民和无人深空的视频多起来了,很多观众看过之后也和我一样,希望把现有的星空和SC的探索部分组合起来。

      但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B社的技术力,更加不可能。

      其实很多人也没觉得B社能做的多好,1000个星球刚讲出来就有粉丝理智分析过了。

      星空舆论逆转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在营销欺骗,如果说星际公民的探索部分是100分,B社就是一直告诉你能考90分结果考试那天说自己不来了。游戏关于星球几何和太空尺度的构建,不是做的不好,而是一点没做。

      再次说明一个在自己短板内容上做营销的公司有多可怕。

      这几天,无人深空和X系列的最新作品《X4:基石》开始了打折互动,以上游戏都有中文可用。如果能接受英文的话,游戏内容早已稳固的精英危险,也值得大家尝试,虽然这周的淘金热过去了,但有非常完整的挣钱路线和大佬的保姆级教程与你为伴。还有spacebourne 2、everspace系列、太空工程师、以及在中文圈子被戏称为“无限开发”的无限星辰(Infinity: Battlescape)均可在steam尝试。星际公民目前也开启了例行的免费试玩,建议先体验,再考虑付费。

       可以看到太空题材游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门类,开发过程也很困难。除了那些两只手就数的过来的明星作品,大部分游戏的销量和名气都十分惨淡。但终归,它们都努力给出了自己对space探索的方案。

      而贝塞斯达在过去几个月利用玩家的想象力肆意画饼的时候,没有给与这些先行者和同行们一点尊重。

        

        总之,《星空》是B社在太空题材RPG的一次尝试,尽管开发者下了很大功夫,但游戏有明显的遗憾之处。特别是在无人深空、SC、ED已经面世多年的情况下,贝塞斯达没有能力复制上述任意一款游戏的太空交互机制,而其迷惑性的营销策略更显得德不配位。

        虽然如此,我对星空的任务线和叙事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从没有怀疑过贝塞斯达讲故事的能力,上面说的这些话,实属爱之深而责之切。

        就算星空在一些方面让人失望,也很难说它是一款偷工减料的游戏,也不意味着星际公民就有多值得入坑(

        其实陶德哥哥还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在9月6日全平台解锁前改善上面的问题,也许mod作者们可以让星空真正伟大,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星空》为何口碑翻车?无脑营销为罪魁祸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