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10个“臭毛病”要改掉,否则影响孩子一生!
虽然性格脾气和智力一样,也属于多基因遗传。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大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在生活中,做父母的经常不经意有以下几种我们认为再平常不过的细节,却在不知不知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性格。
怎样培养出乐观自信、人格健全的孩子呢?父母们需要赶快“戒掉”以下几个臭毛病。
一、逼孩子承诺
“知道错了吗”
“错了”
“说说看,哪里错了”
“我撒谎了”
“下次还敢不敢了”
“再也不敢了”
这样的错误,99%的家长都犯过。其实,我们有更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刚才你撒谎说不是你干的,你害怕妈妈惩罚你对不对?”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妈妈也犯过错”
“你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妈妈希望你能多说一点”

二、逼孩子勇敢
“你一个人去啊,怎么那么胆小,有什么可怕的,人家比你小的妹妹都去了!”
勇敢可不是什么东西,是强求不来的,它是克服困难之后的掌控感。你的否定、对比、批判,都只会让孩子更没勇气。
“妈妈看出来你有点害怕是吗?”
“有一点点海马是可以的,妈妈以前也是会这样的”
“不过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的,深呼吸,鼓一点点气试试看”
“不管结果做得好不好,妈妈都会支持你”
三、逼孩子“打回去”
“别人打你,必须打回去”
“打不回去,也别找我哭,找我哭的话,我会再打你一顿”
事关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
“别人如果故意打你,你可以反击,我们不要主动惹事,但也别怕事”
“如果不敢,你可以大声喊,你会发现对方没你想的那么可怕,他会被吓到的”
“如果对方比你强壮很多,你要赶紧跑,找大人帮助”
告诉孩子,遇到事情,不是一定要打回去,也不是一定不能打。给孩子说明情况,不惹事,但也不要被欺负。如果被欺负了,不敢反击对方,可以用声音吓退对方。如果对方真的很强壮很凶恶,一定要赶紧跑,找大人求助,给孩子一个退路。
四、逼孩子打招呼
“叫阿姨”
“快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你带着孩子去邻居家或者朋友家,孩子不好意思和大人打招呼,你的这种说话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孩子,而不是在教孩子懂礼貌。
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
“等一下见到的阿姨是妈妈很好的朋友”
“一会见到她,你可以叫一声阿姨吗?”
“如果不行,你也可以对她微笑”
首先你提前给孩子介绍清楚你的朋友了,然后你尊重孩子,询问孩子是否可以跟大人打招呼,你给了孩子时间和勇气。事实上,有你的鼓励和支持,孩子会喜欢和大人打招呼的。这时候的礼貌,不是来自大人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友善。
五、逼孩子道歉
“快道歉!说对不起!”
“去!”
“说不说?赶紧!”
孩子做错了事情,反而发脾气。不是因为孩子不知道错不讲理,而是因为孩子太害怕了。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认错的机会,一点时间,让他鼓起勇气面对错误,而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这样反而会激怒孩子,并掩盖他原本的内疚和歉意。
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你刚才打了妹妹一下,我觉得你应该是太着急或者太生气了,对吗?”
“但是我觉得,你肯定是知道的,动手打人是不对的,你应该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对不对?”
“现在,想想看怎么解决比较好,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先道个歉,可以吗?我陪你过去。”
你和孩子有了共情,并作出和善的引导,最后你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坚定,或许能给孩子的心灵上多一点正能量。

六、逼孩子说“没关系”
“说没关系啊”
“快,哥哥都说对不起了”
“快说没关系!”
有没有关系,是孩子自己心理上的感受,不是父母面子上的感受。
或许,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
“哥哥跟你道歉了,你还生气吗?”
“如果好一点了,那可以说没关系”
“如果你觉得还有一点点生气,那可以晚一点再说,但是我想你们还是好朋友吧?”
先关心孩子的感受,再给孩子做引导,最后再鼓励孩子。
千万别逼迫孩子善良,“对不起”的后面不一定就是“没关系”。
七、逼孩子分享
“把这个给分一点给弟弟”
“要学会分享啊,快啊”
“乖!”
小孩子的占有欲在大人眼里,都是比较强的,这不是因为他们自私,而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你”和“他”的存在,他们只知道“我”,什么都是我的,所以没有分享的概念。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分享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欢喜,而不是“牺牲感”和“讨好”。
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
“弟弟看起来也很想吃的样子”
“如果你愿意分享一点的话,弟弟应该会很开心的”

八、逼孩子大度
“你就让一下弟弟怎么了,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那么不懂事!”
如果孩子的“大度”是你逼出来的,以后她会认为“都是因为你,妈妈才会批评我”。你这样做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弟弟好像对你的玩具很感兴趣”
“如果弟弟抢你的玩具,你可以自己决定,这是你的玩具”
“但是你也可以考虑一下,玩好了之后,要不要给弟弟也玩一会,或者轮流和他玩,你来决定”
九、逼孩子当众表演
“跳个舞给叔叔阿姨看看,你在学校跳得很好的”
“你是不是不会跳了啊,肯定是,或者没别人好吧,哈哈”
别为了自己的面子,毁了孩子。
“叔叔阿姨们很想看你跳舞,可能是觉得你跳舞很好看吧”
“不过妈妈觉得这是你的事情,你可以跳也可以不跳,我们大家都会尊重你的决定的”
十、逼孩子自律
“别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你就知道玩!你能不能懂事一点?别气妈妈了”
其实,自信的孩子才自律,因为自律是需要勇气的。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既没有自我,又没有勇气,怎么自律?
“今天回家没有按时写作业,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你自己有什么安排吗”
“妈妈知道你一定会安排好时间,把作业完成了对不对?”
